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七彩丹霞景区挖土带走?光明日报:文明不能“放假”

朱晓帆/“光明日报”微信公号
2023-10-06 21:54
舆论场 >
字号

十一假期,人们出游热情高涨,各大旅游景区的热度不减,一些不文明出游的现象也冲上了热搜。

近日,一名游客在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挖土装袋带走的行为,引发了网友热议。

七彩丹霞的地貌类似于古化石,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消除甚至无法消除的印记。景区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无法挽回的破坏。

历史古迹属国之瑰宝,它绝不是谁的留言板、记事本。不管是直接在文物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还是“挖土装袋”拿走文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纪念,这些行为都触犯了公众的底线,反映出当事人极低的道德文明修养。

类似“保护文物、文明出游”的常识其实不难理解,而事实上,非但七彩丹霞被如此破坏并非首次,一到周末、节假日就又会上演着一码又一码不文明出游的真人秀,令人气愤不已:“四川博物院馆内讲解员使用激光笔照射古代绘画展品”“网红南泥湾稻田谷遭游客下地踩踏”“游客站在八达岭长城城墙上拍照留念”等等,更别提还有在公园挖野菜、爬树干、在电影院脱袜观影这些老生常谈的不文明行为。

一位微博网友指出讲解员导览时用激光笔照射文物,四川博物院很快予以回应(图源:微博)

目前,不少景区为了让游客有更直观的游玩体验,都采取不对文物古迹进行圈围这类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加近距离感知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但这样的方式却让一些对古迹文物缺少敬畏的人钻了空子,他们认为,没有围栏的景点,就不是古迹,就像整个景区的普通景点一样,是以供游“玩”的,刻个字、踩一脚,也没什么。

呼吁文明出游的声音并不低,游客“黑名单”制度也早已实施——一个月前,一名女子参观熊猫基地时,向幼年大熊猫活动场的大熊猫投喂竹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鉴于其可能对大熊猫造成危害的行为,禁止该女子终身进入熊猫基地参观。

保护文物古迹,应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本是应深入内心、深入头脑的社会认知。依靠制度的约束让不文明者感受到“痛感”固然重要,但要知道,设置惩戒制度的真正目的也并不在于惩戒,而在于通过威慑和约束,在社会大众中培养起自觉的文明旅游习惯。

每逢节假日,都是一次检测社会文明水平的大考。文明出游不是靠引导标语或是工作人员的劝导,更要靠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也有赖于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国庆假期已经接近尾声,但保护文物、文明出游的必修课并没有结束,这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终身的责任。

    责任编辑:柴敏懿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