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相册III|②一滴沧海
【编者按】
这些照片出自美籍华人摄影师刘香成之手,他从自己四十余年拍摄中国的庞大照片库中,挑选出了这些发生在上海的碎片。里面跨越了几个明显的时代:第一个是上世纪70年代末,第二个是上世纪90年代,第三个时间段则是最近这几年。镜头涵盖了城市的许多场所和环境:南京路上、学校里、工厂里、摄影棚里……
出现在他镜头前的主要是人:一个人、两个人、聚集成群的人,马路边偶然路过镜头的人,有名有姓有流量的名人……他们出现在不同的情境里,时代映照在他们的脸上,为每个人抹上了不同的表情,写下了一段段仅能通过照片抵达的故事。
面对这些照片,作家陈陌用四段诗歌和它们互动了起来。当叙事的摄影和不叙事的诗歌结合在一起,就像是在看似清晰的风景里加上了氤氲,惹人体味。
上海一家工厂的政治学习活动。上海,1977。刘香成 摄
南京路上的大幅海报。上海,1978。刘香成 摄
电影《雪山泪》的海报挂在街头。上海,1979。刘香成 摄
一对新人在照相馆里拍婚纱照。上海,1980。刘香成 摄
外滩的情侣。上海,1996。刘香成 摄
一
荡开,茶杯里的风暴
破空而来一滴水
每张脸,都像一块拧干的毛巾
忽然获得了舒展
帽舌凹凸着日霭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一直在,正如蜉蝣一直都在
我是谁,我仅是一滴水
在豫园茶馆休憩闲谈的老百姓。上海,1977。刘香成 摄
南京东路。上海,1977。刘香成 摄
夏飞云指挥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排练演奏肖邦的曲子。上海,1977。刘香成 摄
上海杂技团训练熊猫。上海,1977。刘香成 摄
二
我该推搡你吗
你在我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你是我的十面埋伏
然而,你眨眨眼,你也是我
一滴水,也是另一滴水
茶汤里的大街、栅栏和惊堂木
你甚至有一瞬间是幸福的
露出熊猫的笑容
上海一影楼橱窗里陈列着许多婚纱照。上海,1977。刘香成 摄
一名女车工在上海牌轿车引擎盖下工作。上海汽车制造厂,1980。刘香成 摄
滑冰的年轻人。上海,1980。刘香成 摄
三
你知道你是微型的海
在扳手和车床上,在橱窗里
一种引颈向上的虔诚
孔雀开屏的海
一滴携带雷霆的水
却也是温柔的,低入眉眼的黄昏
小弦切切,梧桐喁喁
你洇开着,荡漾
剧作家曹禺与夫人李玉茹在上海家里。上海,1980。刘香成 摄
模特姚书轶在闹市中展示时尚礼服,上海,1996。刘香成 摄
杨采钰在外滩码头,上海,2021。刘香成 摄
四
把磅礴留给翻云覆雨的天阶
而我们来一掬镜花水月
关于暌违,缱绻
弱水三千里的一滴盎然
时间不断睡去又醒来
风荡平了彼岸,当你看见——
故人已朽,又宛若新生
有人大笑着,等我们归来
旁白
如果开始,请从声音开始。
舌尖在齿间漾开。你吐字的平仄,有风在水面开合。就是这两个字:“上海”。
上海,一座海。你听见,而后看见。
这座城,像天光碎影里有那么一个人,于时间长卷里格外有镶嵌感,经得起你一波三折地看。
第一次照面,是我客客气气睁大眼睛。是剪影有了肉身,潮声渐渐入耳,端看却还疏离。邯郸路、五角场,仿佛海上一块飞地。公交车上摇摇晃晃的四平路,是风筝的一根线,拽我入红尘,趋近却又悬空。
此后,无数的照面,果然是那个上海。粘稠,绵密,紧实。上海,就是生活的缠绕感。东湖路,宝庆路,长乐路,五原路……我日常出入的街区,掘地三尺的故事汩汩涌出。海市蜃楼,叠映着箪食瓢饮。浪淘尽风流人物的家长里短和前世今生。
再然后,无数的照面,会神奇地,闪回第一次的照面。片刻清冷,若即若离,另一个上海。犹如一个人淡定下来,洞穿的眼神,满了又清空。无需借助传奇,无需刻意于沧桑叙事。上海的景深,恍然成了“你干杯,我随意”。
海就在那里。对这座城,上帝视角是好的,盲人摸象也是好的,自顾多情是好的,漫不经心也是好的。这个游离的上海,恰恰好。一张脸失散于人海,也恰恰好。
你看,无数无数个照面里,上海总是存在感这么强的城市。不管是用力,还是无意于用力活着的人们,在这里都活成了一滴沧海。
摄影师介绍:
刘香成,美籍华人,著名摄影家。1951年生于香港,长于福州。上世纪70年代赴美。曾任美联社记者、《时代》周刊驻华首席摄影师、时代华纳集团中国首席代表、新闻集团常务副总裁。1992年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2015年创立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文字作者介绍:
陈陌,诗人,复旦大学文学硕士,《青年报》副总编辑,“我是我的一小部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