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什么马丁·路德的限酒改革会失败?因为缺了“黑色吟酿”
当土耳其人丢下咖啡豆时,咖啡已经小规模地出现在维也纳、伦敦、法国与荷兰。第一个由欧洲人记载的有关喝咖啡的记录是在 1615年。可是就算最勇敢的美食者,也要等到 17世纪后半叶才开始习惯喝咖啡。
然而,为了了解这种新的娱乐性药物的意义,你还得先习惯 400年前纯朴、落后的欧洲社会。
在那时,不但没有出版书籍,也没有电影,音乐也不怎么悦耳,食物则更让人不敢恭维……当时胡椒还没有被发现,白盐则稀罕珍贵,而砂糖也才刚亮相不久。非常像长时间过着乏味的周末,不是上教堂就是喝啤酒,可是欧洲人却精明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1660年的巴黎有超过 100个宗教假日,每个假日的高潮都是当时非常流行的马拉松饮酒比赛。“他们得先喝掉一半,然后一口气把剩下的全部喝完,”一位德国人在 1599年记载,“直到他们完全陷入昏迷状态……会有两个英雄脱颖而出,然后再继续最后的酒量比赛。”
有人说,喝酒可以提高社会地位,因此有句话说:“酒醉如大王。”敬酒就是用来显示自己很富有的方式。喝得最多的那位将会得到奖赏,那就是浮在酒杯上的吐司(toasted bread,因为第一个字与敬酒同音)。
啤酒不只是用在庆祝的场合,但以营养成分来说,还是面包名列前茅。在那个时代,每个家庭主妇都会烘烤面包,也会酿酒。“众人靠这道饮料过日子,多过于靠食物。”普列克托玛斯(Placutomus)曾于 1551年如此描述。一般他们都在早餐喝啤酒,午餐喝麦酒,晚餐则喝更强烈的黑麦酒,而每一餐之间也会随意喝几杯。一般的北欧人,包括妇女和小孩,平均每天喝三公升啤酒,差不多是两箱六罐装啤酒,而且他们喝的啤酒的酒精成分比一般的高很多。
社会上较有权势的人,譬如警察,还会喝更多。芬兰的士兵每天可以分配五公升较烈的麦酒(大约七箱六罐装啤酒,或 40罐啤酒的酒精成分)。在苏塞克斯(Sussex)的修道士,大概只有 12罐啤酒。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私酿的烈酒一定不会被浪费,但糟糕的是,主要的营养来源唯一没有酒精成分的面包,则被认为很容易长出引起幻觉的麦角菌,这是一种LSD(麦角酸二乙胺,一种迷幻药)的基本成分。
于是产生了喝醉酒的医生、醉醺醺的政治人物,还有酒后宿醉的将军。接踵而来的就是瘟疫、饥荒,还有可怕的战争,再加上使用迷幻药的教宗,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更了解中世纪的基督教。
因此当马丁路德在 16世纪中期推行天主教改革时,饮酒的问题就是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追随者有圣方济修道会,他们印了最早的“酒精魔鬼”(Demon Alcohol)海报,那是一个有猪头鸟爪的喝醉酒的魔鬼,他们也禁止酒量比赛。
当时的社会对这项改革唯一有响应的组织,是由一群德国人创立的欧洲第一个节制联盟,其会员都限制自己一餐内最多只能喝七杯葡萄酒。
除此之外,其他欧洲国家的人民仍然如同往常一样持续着原来喝酒的习惯,医生依然劝说他们的病人应该让自己喝得醉醺醺,至少一个月一次,以为这样做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在英国,大约有 1/3的农田专门种植大麦来酿制啤酒,而且每七栋建筑中就有一间是酒馆。
马丁路德的限酒计划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可以代替喝酒的建议。接下来就是17世纪40年代奥斯曼禁止咖啡的事件。在这之后十年,欧洲第一间咖啡馆才在英国牛津市开业。过了不久,伦敦也开始出现咖啡馆。就在此时,清教徒夺取了议会的控制权。禁酒的清教徒热切地将“黑酒”视为是上帝赐予的代替啤酒的饮料。这种饮料比啤酒还好的地方是,它被认为有治疗酒醉的功用。
西尔维斯特 ·杜福尔( Sylvester Dufour)曾指出,咖啡“可以立刻让喝醉酒的人恢复清醒,即使没有喝醉的人喝了咖啡,马上也会觉得精神好许多”。不用说,这当然是毫无根据的报道。
虽然近年曾有相关化验结果显示,只要喝两杯咖啡,就可以使身体里的酒精成分减少0.04%——酒精在血液里浓度的高低对人体有相当的影响(0.01%的酒精已足以影响身体)。
根据当时的秘密信件的记录,这种酒后引起的轻微头昏是当时欧洲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影响书记官的工作。根据历史学家詹姆斯 ·豪厄尔(James Howell)的说法,随着咖啡馆的增加,书记官不只变得清醒,就连早上喝酒的休息时间也慢慢被替代。1652年伦敦只有一家咖啡馆,到了1700年已经超过2000家。但咖啡与清教徒的结合并没有普及到整个欧洲大陆。在17世纪初期,主教甚至要求罗马教皇禁止这种“恶魔吟酿”,只因为它是黑色的。而且苏非派教徒在仪式上也开始使用咖啡,所以咖啡被视为恶魔饮用的圣餐酒。
可是教皇拒绝这个提议,因为他试了一杯咖啡后非常喜欢。不过,在英国的清教徒都已经改掉在早餐喝啤酒汤(beer-soup)的习惯,但其后100年,保守的天主教徒仍然坚持在早餐喝啤酒汤。
选自《咖啡瘾史:一场穿越800年的咖啡冒险》,(美)斯图尔德·李·艾伦著,简瑞宏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