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贵州有个通往大明的“时光机”

2023-10-07 13: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 文 约 54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分 钟

六百多年前,一条沿着滇黔、湘黔驿道,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延伸的“人力屏障”横跨于明朝贵州的版图之上。这是一条由24个卫、2个直属千户所、约20万人组成的军事防线,他们的使命是为刚刚开国的大明王朝镇守西南边陲、稳定西南大局。

这群来自苏、皖、鄂、湘等地的汉族“明代屯军之裔嗣”,与贵州土著的苗、布依、彝、仡佬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频繁接触。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都异于当地的少数民族,亦异于其他汉人,因此自誉为“老汉人”。随着清朝屯田制的废除、填南移民的不断涌入,“老汉人”们不但没有被时代变迁的洪流冲散,反而自成一个地域性很强的文化系统。

如今,他们在曾经的明代卫所就地屯田,聚族而居,世代相守。明军征南入黔的足迹以“屯堡”的形式留存下来,铺展开一片开疆拓土的漫漫征程和耕读守望的文化史诗,他们也有了一个新名字——“屯堡人”。

穿过这道门,“回到”600年前的明朝,去看屯堡居民的模样。摄影/小红书@方映nic,已获作者授权

大明已去,屯堡里的人还在

西出贵阳进入安顺地界,就像进入了石头的王国。绿色田野上飘着的一座座白色“小岛”,是一个个由石头砌成的屯堡村落。

贵州省安顺市云山屯堡。摄影/十分钟年华老去,来源/图虫创意

村落里居住着一群独特的“屯堡人”——姑娘们长长的独辫垂于脑后,身上穿着宽衣大袖的大襟长袍,腰间系织绵丝质长腰带;婚后的妇女剃额修眉、挽着发髻,饰以银链、红珠,衣领、袖口和襟沿都饰有花边,如同明清戏装;男人们不分老少,一律穿边扣长衫、系腰带,脚穿草鞋或布鞋。他们的口音有大量的卷舌音、儿化音,腔调高昂,明显不同于贵州当地的方言,反而接近北京口音……

今天安顺妇女的日常着装。摄影/小红书@周末の高铁战士,已获作者授权

这一特别的屯堡聚落是怎么形成的?这得说到汉武帝时期在西域开启的军屯制度。自秦汉起,中原政权在巩固中央集权的同时,苦于连年与边塞外族的战争,因此历代政府都推行“寓兵于农”,利用边疆士兵开垦荒田废土,以补充粮饷不足。所谓屯、堡,就是两种带有军事编制性质的社会基层组织,因此,“屯堡”并非碉堡(bǎo)之意,而是村落堡(pù)子。(详情见:)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把军屯制度运用到了极致。明军东突西闯,南征北战,每打下一个地方,都要把一部分军队留下占领当地以巩固政权,京畿与辽东、西南边境均有明代军屯制度的遗迹。公元1413年,明朝正式在贵州建立行省设置“贵州布政司”,并以“调北征南”及“调北填南”的名义,结合军屯与民屯,调遣大批汉民举家迁入贵州。

明代贵州。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

明亡清兴之后,清王朝以其八旗制和绿营兵制取代了明代的卫所屯田制,屯堡就此失去了政权依托。在王朝兴替激烈、社会变化深刻的历史转换关头,屯军是聚是散、屯堡是存是废?

六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其他地方的军屯早已物是人非,但只有贵州的屯堡人“无论魏晋”,仍传承着明代社会文化生活习俗,成了名副其实的“当代明朝人”。

贵州云峰屯堡。摄影/李林,来源/图虫创意

迄今,黔中屯堡大多聚集在安顺市内,可谓“六百年的活化石”。以西秀区为中心,东到平坝区,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且多保留着“屯”“堡”的称谓,如詹家屯、张家屯、两所屯、刘官屯、周家屯、郑家屯;头铺(“铺”通“堡”)、二铺、三铺、幺铺、双堡、陈家堡等。

屯堡的军事性质消失了,但屯堡的人群与建筑犹存,作为地名一直留存至今,屯军之后裔被专称为“屯堡人”。贵州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古夜郎国是个多族群联盟的政治集团,黔东北有仡佬族,黔西北为彝族和仡佬族,黔东南有侗族和水族。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屯堡人,既是远离故土的“异乡客”,也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他们与其他少数民族在文化上彼此独立却又不断互动影响,创造出共融共生、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因此其民习民风较之各民族都显得卓然不群。

版画《家园》。来源/赵蓉燕:《屯堡意象》

但实际上,屯堡人入黔始祖的本籍多系江南,为了自证身份,他们自称“老汉人”“南京族”。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他们“从哪里来”,多数当地家族都有修族谱的传统,以保存一个宗族的集体记忆。平坝天龙镇的陈氏原籍南京应天府、安顺鲍家屯籍贯安徽、汤官屯姜氏原籍苏州……这种“家国一体”的观念在屯堡移民地区形成了融合性和凝聚力极强的本土文化,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特质使屯堡文化卓然不群,历600年不衰,延续至今。

屯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屯堡变为村落,实质上是由军转民。军转民在这片土地上如此自然、顺利地实现绝非偶然,是源于其在民族融合中始终固守民俗,坚守着历史积淀奠定的文化根基。

版画《屯堡老佛头》。来源/赵蓉燕《屯堡意象》

因屯堡都设在地势平坦、水近土沃的通衢要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屯堡人的经济生活相对优越。农商并重的生活方式,也为屯堡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特别是广大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为屯堡增添了强大的生产力。其次,屯堡各宗族均有偃武崇文的传统,以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忠勇尚武为特征,以祖先的国家武士身份为荣,以国家的护卫者自居。

因此,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屯堡人没有因为时空的迁移而丢掉原有的文化因子,顽强地保留着祖先留下的建筑形式、生活传统、风俗习惯等,以求召唤后世去寻觅先民的足迹,体察历史的刻痕。

如今的民房门口。摄影/邹雨鑫,供图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屯堡民居建筑是屯堡文化显著特征之一。屯堡人不像其他山地居民那样三三两两散布在山林中,而是选择了数百家聚居的方式,村落外围砌有坚固的围墙和寨门,宛若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将“敌人”阻隔在集体领地之外。屯堡建筑十分注重层次性,堡、旗、哨、铺各自为一区,各户房屋有自己的院落,堡墙内依姓氏宗族沿街巷分布住居,形成一座座三合院或四合院。

手绘安顺市第七桥镇云山屯民居建筑。作者:郭秉红,来源/周道祥:《安顺文史资料》第15辑《安顺屯堡文化专辑》

由于黔中丘陵土层薄,林木稀少,岩石多为石灰岩,这种易于开采剥取的岩石便成为屯军理想的天然建筑材料。屯堡民居均是以石头为墙,石板为瓦,加上石头铺就的街道和巷道,一眼望去俨然是一片灰白色的石头世界。改革开放以来,屯堡人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有条件改建或新建房屋,其中仍以石墙、石瓦的石头房居多。

由于屯堡所在地原为少数民族地区,明朝在此实行卫所屯田制时,星星点点的屯堡位于少数民族村寨重重包围之中,如汪洋中的一座座孤岛,因此以坚固的石头建筑层层设防,让士兵安心屯垦戍边而无后顾之忧。

云山屯村,别名云山屯堡、云山村、云山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摄影/那谁,来源/图虫创意

进入现代社会,许多屯堡因人烟密集、交通方便、场坝宽敞,往往成为方圆一二十里范围内各村寨物资交易的中心,从原来单纯的军事防御向开放交流转变。屯堡内以街为经、以巷为纬,将各聚落院落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发展为各民族相联结、交往的桥梁和枢纽。

屯堡人的“江南基因”,也让他们的建筑体现出实用性与审美观相结合的特征。屯堡房屋布局讲究主次,其门楼、窗根、水道等处多有能工巧匠以刀代笔刻画的吉瑞花草、历史典故等装饰,展现出一派江南遗风。屯堡建筑因地制宜、外刚内秀的文化特色,正是江南文化与贵州高原山地文化相互磨合的结果。

平坝天龙屯堡墙上挂着木刻“福”字。摄影/世间无我,来源/图虫创意

屯堡的历史可追溯至明初征南平滇的战争,因此,融合征战故事的屯堡“地戏”应运而生。

地戏是屯堡人极具代表性的表演艺术,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它古朴粗犷,通过歌颂《封神》《三国》《说唐》《说岳》《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军事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寓演武、祭祀和娱乐于一堂戏剧之中。旧时称为“跳神”,是一种头戴面具在场坝表演的古老剧种。明初,屯堡村寨将地戏带进黔中地区,每年春秋二季,各屯堡兵民集中开展练武强身的锻炼与竞赛,逐渐演变为灿若星河的地戏剧目。

天龙屯演武堂的地戏面具。摄影/邹雨鑫,供图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的不断加深,屯堡周边少数民族村寨也都有地戏班子。如今地戏演出不再是单一的民族文化,而成为贵州多民族共享的区域文化,在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七月展开演出。以同娱共舞的和谐气氛,来打破民族间的藩篱,解除“家族本位”的桎梏,屯堡汉族文化与周边村寨的少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相互发展,各民族共同享受着地戏带给人们的欢乐和需求。

贵州省长顺县马路乡屯堡的傩戏表演现场,屯堡傩戏又称屯堡地戏。摄影/罗明荣,来源/图虫创意

山地文化的粗犷和水乡文化的温柔,孕育出屯堡独特的饮食文化,既体现出耐储藏、便携带的军旅特色,也体现出江南美食精加工的特点,更体现出贵州高原寒湿气候和山地生态环境的独特性。

如果去屯堡旅游,肯定能带回不少特产美食,不必担心新鲜度折损的问题。古代屯堡人为适应战争环境,吃的多是利于储存的食品,这是他们求生存的智慧选择。这种对新鲜副食品作腌制等特殊处理加工的传统一直保持至今,腊肉、咸蛋、泡菜、糟辣子、霉豆腐、干豆豉等不一而足。最具特色的是来自江南的屯堡人怀着对故土的思念,将江淮老家的“年糕”改造,用贵州特产的糯米和粳米磨成面后做成“糕粑”,这种主食可以煮着吃、蒸着吃、烤着吃,在没有水和火的情况下还可以冷吃。

遵义黄糕粑。摄影/luoxınghan2015,来源/图虫创意

屯堡还有一种特色的“军帐宴”,最能反映大明军屯遗风的地域特色饮食文化。所谓军帐宴,洪武年间率军征南的明军凯旋,大将军傅友德苦于没有美酒佳肴招待战友,便在军帐内设下大锅将各种飞禽走兽、野蔬菜肴混做成一锅大杂烩。这种由“美酒、飞饭、大盆菜”组成的豪放宴席,已成为屯堡人家迎接贵宾及重大节日的舌尖礼仪。

在屯堡,还少不了一道起源于江苏的传统名菜——万三蹄。这道咸中带甜、肥而不腻的猪肘硬菜,据说,源于明代江南第一巨贾沈万三,他曾被朱元璋抄家发配到贵州一带,今天的屯堡百姓将其奉为财神,以他命名的佳肴也流传下来许多。

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新活力

在明朝“调北征南”之前,贵州境内基本是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极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的山水雕琢成独具风格的画卷,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却带来了山多地少的生存环境,土地贫瘠、资源贫乏、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从北方被迁移来的数十万军民却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且从未遗失文化的根基和底蕴。

贵州安顺云山屯堡风光。摄影/韩豆,来源/图虫创意

曾经,作为原初移民的屯堡人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与外围原住民地区存在的潜在紧张关系,二是蓬勃发展起来的安顺等新兴移民城市带来的压力。以至于到清代,屯堡人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怪人”。

但随着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硝烟消散在黔中土地的山林河谷之间,昔日金戈铁马、南征北战的王者之师,变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野村夫。他们在远离故土的安顺一带聚族群居,在与兄弟民族长期交往交流过程中,把先进的中原文化、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等带入贵州,同时也把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美食、艺术品等吸纳进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具特色、耐人寻味的屯堡文化。这一文化带有浓厚的明朝遗风,但又不同于中原文化,也不同于少数民族文化,但正是在各种文化“和而不同”的长期交往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屯堡,我们在今天一窥大明风华的独特风貌。这是一种汉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贵州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文明痕迹,显示出粗犷与典雅交融、野趣与文明依傍的特殊文化内涵。悠悠六百年间,屯堡在多元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包容之中,不断增进着中华儿女同源共祖、兼收并蓄的文化认同。在这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民族文化共生共荣诗篇还在继续谱写。

参考资料:

[1]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明实录〉贵州资料辑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黄才贵:《独特的社会经纬 贵州制度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

[3]翁家烈:《夜郎故地上的古汉族群落屯堡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

[4]李建军:《屯堡文化研究2010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

[5]帅学剑,王文章:《安顺地戏》,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

[6]吴斌:《嬗变与坚持屯堡共同体的文化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7]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民族学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21年。

[8]姜永兴:《保持明朝遗风的汉人》,1988年。

[9]杨昌文:《屯堡人述略》,1993年。

[10]李业成:《贵州屯堡文化概述》,1995年。

[11]翁家烈:《屯堡文化研究》,2001年。

[12]张顺林:《贵州屯堡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研究》,2021年。

[13]吴电雷,刘章林:《论贵州屯堡地戏的仪式性、戏剧性》,2022年。

[14]刘侠,李继凯:《文化磨合视域下黔中屯堡文化创造、调适与发展研究》,2023年。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关禾

封面 | 小红书@杨小婷jamting,已获作者授权

编辑 | 詹茜卉 陈麒伊(实习)

校对 | 古月

原标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贵州有个通往大明的“时光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