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杂家”打造的上海天文馆,为何能出圈?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谢秋伊
2023-09-29 16:5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2021年7月开馆的上海天文馆,距离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近80公里,但自开馆以来,一直“一票难求”。

今年暑假,上海天文馆因一票难求多次登上热搜。客流高峰期,排队进入上海天文馆的购票等待时间少则1小时,多则2-3个小时。每天开放的4500张线上门票,一开售就“秒没”。

国庆期间,上海天文馆再现排长队。可预约日期一开票,很快就售空。

耗资十亿,十年筹划,作为目前全球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馆自2021年开馆以来已接待观众参观共计200万人次。今年早些时候,上海天文馆元宇宙时光机项目入选文旅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

高水平的沉浸式和交互式展览,正是上海天文馆的两大亮点。

走进上海天文馆的第一个展区“家园”,就有一种逼近真实宇宙、身临其境般的视觉体验。游客不仅是被动地观看和感受,还能与展品互动。比如天文馆中的“星际穿越”走廊投影区,游客可以通过挥动手臂在“宇宙辐射”中造成“波动”。

从二楼窗口看家园展区,仿佛置身飞船看地球。本文图片均由 谢秋伊 摄

“星际穿越”走廊宇宙辐射互动区,参观者在挥手

“引力”互动投影区,人们会来回走好几次

上海天文馆如何创造出这些沉浸交互的展品?“出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就上述问题,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走近上海天文馆走红的台前幕后,了解一线科普工作者的初衷和梦想。

数十遍灯光设计稿,呈现步入星空的真实感

上海天文馆2014年正式立项,实际从2012年就开始筹备,至2021年正式开馆,几乎是十年磨一剑,历经许多科普工作者的建设。

“一开始没想到要做沉浸式,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上海天文馆策划团队告诉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当初去了解数字科技,是为了赋能管理。后来在一线人员和数字供应商、展厅设计师的反复交流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数字科技更大的应用应该是在展厅里。”

“沉浸式”的策展理念近年并不少见,不过上海天文馆将它发挥到一个新高度。

比如,平时常见的缺乏诚意的“沉浸式”星空,往往使用同等亮度的“灯点”等距排列模仿星空,并随意拉在吊顶上。这样也能创造氛围,但游客心里知道那只是一排灯,并未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但在上海天文馆,游客步入第一个展馆时,真实感十足的“星空穹顶”扑面而来。真实感的背后,是上海天文馆策划团队对细节的打磨和投资。

“家园”展区的星星和地球还原度很高

“我们在设计‘家园’展区灯光时,尽量模拟夜晚人类肉眼观赏星空的视觉效果,”上海天文馆设计团队解释说,“对现场灯光的布置,我们选取多种规格内径的光纤,按一定比例组合,参照星河图案布置在墙面上”。为了模仿真实的观星体验,上海天文馆的策划团队仅一个展区的灯光方案就推翻重做几十稿,并把展区环境灯控制在最小可用的亮度,比如把地面照明灯都埋进去,营造黑幕之下荧荧星光的观感。

同样的心思还放在影院的设计中。对人们而言,在影院观赏投影和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的体验有明显差别,但上海天文馆的天象厅尽量弥合了这两者的差距。游客躺在地上的懒人沙发上,仰望光学天象仪投射出的高精度模拟星空。沙袋柔软,星空闪烁,恍惚之间,真有身临其境之感。

沉浸交互的设计还能增强展区间的流畅性、乐趣性。比如“家园”和“宇宙”展厅之间有一个长达百米的走廊。“一个简单的方案是打满投影,但那样会很乏味”,天文馆策展团队说,“所以我们设计了肌理油画、交互投影、激光通道几种不同的组合方案,各有意义”。

“星际穿越”走廊

比如,走廊上交互投影以“星际穿越”为主题,借机展示复杂前沿的科学概念,包括空间压缩、光子运动等。这些内容本身艰涩难懂,很难直接传播,但通过艺术的表达、科技的加持,它们变成了可感可知的交互投影。参观者新奇之余,也对前沿的物理概念有了形象的认识。

“星际穿越”走廊的交互投影,展示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

走廊上的激光通道,还设计了疏导人流的功能。“我们希望人们不要在展区间的走廊逗留过久,”上海天文馆策划团队表示,“这个激光走廊在心理上会引导人往前走,很多人跟着激光拍照打卡,走着走着就到下个展厅了”。

“激光”走廊,紧接着“星际穿越”的末端

上海天文馆的成功,沉浸、交互式技术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魔鬼在细节中。

“我们开馆以来能广受认可,深层次原因在于天文馆整体就是一个策划逻辑完整的原创作品,”上海天文馆管理团队说,“我们希望上海天文馆时尚、有趣、好玩。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把大功夫都下在了细节上,精心设计、匠心打造、用心管理”。

比如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傅科摆,底盘的大理石是设计人员去福建水头原料市场,比对了几十种石头纹样后选定品类,再从原石的开采、切割、选料、拼花步步把关,最终呈现这个科技感的纹理和颜色;底盘直径还特别设计成重力加速度的值;而为了让它规律摆动,连空调的出风口都经过特别安排。

好的科普需要跨界,依赖文化与艺术素养

好看又好玩的展品很酷炫,但这只是表象。天文馆最终目的不是娱乐,最后还要落回科普上。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天文馆的“良苦用心”至少有两点。

第一是为游客创造一种对天文科学的深刻印象,而不仅着眼于具体的知识。土星的土壤元素、引力的计算公式会被忘记,但是体验与回忆会伴随人们很久,唤起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对科学的热爱,从而产生深远影响。

“在一米望远镜里看到真实的土星的那一刻,带给我的震撼不是某个关于土星的知识能做到的。”一位游客说。震撼的体验可能只有一瞬间,但正是这一瞬间,让上海天文馆和普通的天文馆拉开差距,也是这一瞬间,让科普的种子发芽。

第二是沉浸式、交互式的体验,让广泛传播前沿抽象的科学概念成为可能。比如宇宙辐射、空间引力、量子关系......这些写成干巴巴的文字,很少有人愿意看、能吸收,但是做成小游戏一样的展品,人们就能玩儿,玩完后,人们对这些概念也就有了大概的感觉和印象。

好的科普要传递科学知识,但以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的科普更难,也更宝贵。上海天文馆管理团队告诉澎湃研究所研究员,“科学知识是教不完的,但是科学的精神——对待求知的严谨态度、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一旦培养起来对具体科学知识的促进是显著的,也是可持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反而仰赖科普工作者的人文社科艺术功底,去传递一种精神、一种感受。

“因此,科普是一个‘杂家’的工作。同样是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怎么去表达、呈现,怎么能更好地被大家接受,甚至享受,绝不是说科学专业上的造诣高就行,还要看文化与艺术素养,去跨越知识的层面,引发深层次的共鸣。” 上海天文馆管理团队表示。

上海天文馆背后的团队涵盖天文学家、宇宙工程学家,有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也有艺术家、数字工程师、建筑师和管理者。得益于这个“杂家”团队,上海天文馆设展理念不仅新潮、时尚,还兼顾文化和叙事。比如对月亮、太阳、地球、星盘的讲解,天文馆还呈现了不同文明对它们的理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月亮代表一种母性能量,太阳是最高精神象征,星盘曾有占卜的功能等等。

上海天文馆的雄心:向最好的目标进发

2016年召开的“科技三会”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科普工作,对上海的基础研究和科创策源能力有重要作用。

在这个大背景下,上海天文馆渐渐成为一个现象级场馆,在全国科技馆中产生特殊影响。刻板印象里,天文馆多是青少年的主场。而上海天文馆希望可以吸引全年龄段的观众,因为科普对所有人都有意义,它是创新的基础,也是终身高质量学习的体现。

“科普的工作没有句号,我们仍然在思考天文馆延伸作品的可能性,”上海天文馆管理团队说,“我们希望突破线上线下、场内场外,去传递我们的信息和理念,让公众理解科学、喜欢科学、参与科学。上海天文馆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天文馆,也会是最好、最一流的科技馆。”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