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暗藏玄机,杭州亚运会的颁奖花束竟藏着宝藏非遗
底图来源/图虫创意制图@超级乡村研究
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精彩落幕了。璀璨灯光秀点亮了杭州的夜空,美轮美奂。
开幕式上的种种瞬间,让网友们直呼震撼“这是一场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但中国人带给世界的浪漫还不止于此。在此次亚运会一众颁奖物资里,最引人瞩目的就要数颁奖花束“硕果累累”。
杭州亚运会颁奖花束“硕果累累”图源/杭州第19届亚运会微博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相较于以往的大型体育赛事,“硕果累累”首次增加了花器的使用,使得颁奖花束极具中国特色。
花器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国南宋时期的官窑花觚。花觚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代表着古文明中礼仪文化的至高典范。
瓶口起伏的水纹,展现出浙江山水的韵律之美。瓶口的吉祥物造型以活泼欢快的姿态庆祝运动员勇创佳绩、收获胜利。
杭州亚运会颁奖花束“硕果累累”图源/新华网
花器取材于榉木,虽是木质,分量却并不重。高18厘米,直径8厘米,拿在手中非常轻松,可供各位获奖运动员永久保存。
看起来小巧精致的花器,技术含量可不低。
花器瓶口的三个亚运吉祥物的制作,融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的各种雕刻技法和表现形式。
头部用的是圆雕,身子是浮雕,纹样则是阴刻的。
木雕艺术大师黄小明介绍花器的雕刻技术图源/人民网微博
这样一个花器,光是制作工序就有10多道,每一个步骤都有讲究。因此,要制作7000多个如此雕刻细腻的花器,可不是容易的事。
匠人们要先通过机床定型,完成粗加工,确保尺寸一致,再手工精雕细刻各个部位,保证每一个花器上的雕刻生动精美。
木雕艺术大师黄小明介绍花器的雕刻技术图源/人民网微博
木雕,是一种民间工艺,也称“精细木工”。是用工具刻凿装饰木质物件的艺术。
说起中国木雕,最有名的要数浙江东阳木雕、浙江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潮州木雕,他们被称为中国木雕的“四大名雕”。
因地而名的东阳木雕,作为中国四大木雕之首,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东阳市地处浙江省中部,“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形成了东阳市山多地少的独特地理。
这样的地理条件,在以农业生产为经济基础的古代社会里显然不具备优势。恰恰又是这样的地理条件,成就了东阳成为“百工之乡”。
唐代时,东阳人因为没有地种、没有田耕,只好外出做工赚钱,手艺就是东阳人吃饭的本钱。
早期东阳人外出打工,主要以替人造房子为主。造房子又分成泥水、木匠等工种,随着分工的细化,木匠又分成大木(造房子)、细木(做家具)和雕花匠。
南宋时期,以木匠、泥水匠和雕花匠为主的“东阳班”与“宁渡帮”、“苏南班”并称江南建筑三大“班”,这正是东阳能形成“建筑之乡”文化的历史渊源。东阳人的手艺代代相传,形成了鲜明的精细雕刻的独特风格。
东阳木雕讲究保留天然原木纹理的色泽特点,在作品雕刻完成后,表面最多施一层浅色透明的桐油,再无其它精美修饰,追求淡雅朴素的高雅格调,故有“白木雕”之称。
东阳木雕作品 图源/图虫创意
在雕刻技法上,东阳木雕擅长以平面浮雕技艺表现精致画面。具有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巧细致、格调清新淡雅、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等特点。
在宋代,东阳木雕就已运用到建筑装饰;元、明时期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并广泛运用于宗教和生活之中;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众多东阳的木雕艺人进京为故宫雕刻装饰。同时,木雕作品也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屏风、樟木箱、梳妆台、宫灯等皆运用到了木雕工艺。
建筑上的东阳木雕 图源/图虫创意
新中国成立后,东阳政府把流散在各地的木雕艺人都组织了起来,成立了合作社。1954年,又成立了东阳木雕厂,于是东阳木雕开始了有规模的发展。到今天,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七大类三干六百多个品种。这其中尤其以木雕屏风、挂屏和立体艺术台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最为出挑。东阳木雕从工艺美术品逐渐转变为木雕艺术品,从而提升了收藏价值。
东阳木雕,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儒雅的格调被誉为“国之瑰宝”,并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门古老的技艺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它离不开工艺文化的继承,更离不开对技艺精益求精的匠人。
一座老宅的建设,可以历经三代人。而东阳木雕的工匠们,是带着虔诚之心,以刀为笔,以木为纸,用这门游走于刀尖上的神奇艺术,使普通的木头开出了奇特的花。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杭州亚运会颁奖花束,竟还藏着宝藏非遗?东方美学又惊艳了!
[2]《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东阳木雕》
[3]《东阳木雕:在传承与发展中迈向新时代》
[4]《东阳传统木雕花板的艺匠传承》王昕
[5]《浅谈木雕艺术的创新与发展》郭红梅
[6]《东阳木雕的文化历史渊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