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创作者云集“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读者热爱催生本土科幻更多可能

2023-09-28 15: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各位读者,大家好,先分享一个好消息:我们得奖啦。

年度科幻传播:文学报

年度科幻传播:文学报

年度科幻传播:文学报

开心的事要说三遍,接下来我们就回到正经而有趣的颁奖及活动现场。

2023年,人工智能在图像生成、视频合成和语义识别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引发了各种热议。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年,“科幻”已经从遥远的想象转变为日常可感知的种种。不同的行业也逐渐用科幻的思维方式进行碰撞,以期激发出全新的能量。

科幻机构未来事务管理局于9月23日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届年度科幻产业观察峰会,并发布了“年度科幻产业观察榜”,评选出年度想象力引领、年度想象力社会服务,年度科幻耕耘等多个奖项,涵盖了电影、电视、纪录片、游戏、图书出版等多个领域。

其中,获奖代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电影《流浪地球》、电视剧《三体》科学顾问魏红祥在感言中如此说道:

“今年,随着几部优秀的国产科幻影视作品热映,一批科学家第一次走上了大屏幕。普通观众最关心的是片中的技术什么时候实现,但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我们更关心科幻什么时候‘不能’实现。也许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不能那么自信地讨论人工智能了,但是没有关系,要对人类有信心,要展开想象力。”

青年文摘杂志副主编龚蕾表示一群人愿意坚守匠心共同做好一件事是非常了不起的,这种坚守或许正是来自于坚持做好每一篇文章、做好每一本书的动力,“这是我们对中国本土科幻文学表达期待与敬意的最好的方式。”

基于长期对科幻行业多年深耕的观察,峰会上,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在题为《人类的再再发现》的演讲中也表达了期待:过去几年,我们往往在人和技术的关系中把目光投向技术,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邀请大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人。

当ChatGPT、Midjourney等有关人工智能以一种充满趣味的姿态闯入日常生活时,姬少亭提及“‘创作’似乎是人类面对机器时一直自信的最后疆域,此刻,这种引以为傲的独特能力是否即将被替代?”她表示答案只有一个:“创作。仍然是创作。不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来的重复,不是交差,不是跟随,而是真正的挤掉泡沫和水分的创作。”“我们欣喜地看到,科幻不再是从小说到衍生的单线发展,它在许多行业自主生长,大量不同产业的科幻产品出现,其中有着新鲜的充满生命力的原创性。在某个想法走到尽头之后,科幻‘what if’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创作者摆脱困境,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除峰会外,大会还邀请了50多名科幻创作者、科研工作者等参加了多个论坛分享活动,吸引了众多科幻迷、行业人士等前来参观。

其中,何夕、糖匪、杨平三位科幻作家参与了“催稿大会:科幻作家最近在研究什么”主题论坛,主持人编辑塔塔直接抛出一个问题:如果编辑利用AI、机器人等,24小时不间断地向作家催稿。你们认为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何夕先是调侃说道:“催稿看起来是交作品的问题,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博弈问题,就是看哪边的心理更强悍一些。”他接着说:“我们用魔法打败魔法,我们可以编辑自己的数字分身来应对。”糖匪进一步回应:“我们用AI打败AI后,我再把整个对话过程变成小说就直接交稿了。”最后一位回答的杨平则表示两位说完了他的想法,他当下唯一想到的是断网、拔电源,用物理的方式使它失效。他说:“这里反映一个问题,无论人工智能怎么先进怎么强大?如果人类还有某一种最终的解决方案或控制手段的话,它可能仍然不会特别地造成以前大家所设想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究竟是不是这样,现在谁也说不好。”三位作家表示创作是人类最深层的冲动,读者对高质量作品的追求不应被轻看。AI时代应该提高原创性的价值,给予创作者充分肯定,这样才会有新的、机器逻辑之外的人类逻辑演化发展,不断刺激、更新与迭代。

聊到人机关系,参加了“硅与碳——人类文明演化前奏”论坛的科幻作家何夕说道:“没有人喜欢劳动,人类更喜欢创造。虽然我们经常把碳和硅对立起来看待,但很快人机器结合就会成为趋势,未来可能找不到纯粹的人和机器,我们都是碳化硅,不存在谁战胜谁。”本场的几位嘉宾既坦然拥抱赛博格的变化,认为技术的进步不可以被阻碍,又肯定人类创作的独特价值,期待人机结合的未来。

在“中国科幻两极 Fan-meeting”上,科幻作家韩松与刘慈欣进行了对谈,两位分享了对各自作品的印象,而且相互想象了一下一位记者与一位基层工作者交换工作会是怎样的情形。韩松现场说:“科幻迷是支持科幻最大的动力”,刘慈欣也回忆了自己作为科幻迷的经历,他说,上世纪80年代科幻迷曾是小众群体,如今科幻已走到聚光灯下,“喜欢科幻不如说是一种归宿感。”他还提到:“如果我的那些科幻创意,用韩松老师那种对世界丰富的感受去写出来是什么样子?”在韩松看来,也许他们都在写一个相同的东西,都去想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两天内,大会多场活动均围绕AI冲击下的人类创作、人与技术的关系而展开,契合本届主题“人的再发现”。而这种线下见面交流的方式,如哔哩哔哩纪录片制片人苏巍所形容的是“科幻力”把大家聚在一起,碰撞出更多更好的充满想象力的内容。而这一切均源于热爱。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主办方

原标题:《创作者云集“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读者热爱催生本土科幻更多可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