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库百人会 | 范军:望闻问切治—把握社区真需求 设计公益好项目

2023-09-27 10: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9月15日,在第十届中国慈展会上,由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主办、深圳市深洪新经济综合发展研究所协办的“智慧赋能基层治理研讨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社会组)专家、马洪基金会首席研究员范军受邀出席并发言。

以下为范军老师现场发言部分内容整理以飨读者。

在讨论社会治理、理念、概念之后,我们需要回到真实的社会,回到面对真实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认真对待,要回到现实、回到人间,去到老百姓的身边,看看我们的社区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要用中医的理念去研究社区?我们现在不缺数据、智慧和技术,缺的是什么?缺的是沉下去、扎下去的勇气。

深圳六百多个社区我们还了解不够,我们建了那么多网格,采集了很多的数据,但却没有真正研究群众的想法和需求。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社区有空间,有大有小,最大的十几平方公里,最小的0.1平方公里,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阶层,有服务、有组织、有各种规则。社区的运行中是什么支撑它的运行规则?它的脉络是什么?就像经络一样,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社区有不同的理念,有住的、有工作的、有社群的,今天来的都是公益慈善,对社区认知还是考虑属地空间为主,最后回的是我们住的空间,我们的家在哪里,以行政区划划分,社区党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都属于属地空间,我们在行政概念上的空间谈这个问题。

我们在十年前为深圳、珠三角为很多社区进行体检,了解社区的状况,针对各个社区做体检。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时代在发生什么?会折射到不同的社区空间,我们要做社区的解构,基于一手的数据、一手真实的情况,要了解内部的运行规则和社会学的视角。

根据不同的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市场服务、自助服务,满足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服务的内容到底哪些?还有社区的的社会组织,他们在社区中间,了解老百姓怎么生活、怎么过日子。政府的各种资源、各种关系在社区中怎么构成?以社会学的视角,以需求为导向做社区自组织,包括共同体的构建。怎么从零散的到一个整体,通过这些方法做社会治理的体检,一个社区建一张体检表,在600多个社区,我们做详细的体检,里面有哪些问题、哪些短板、哪些缺点?我们用中医的方法去做、去看,看它的秩序、氛围、环境、硬件、条件,去听、去看、去问、去切,深度访谈等各种交流的方法了解社区的资源情况并找出问题、找出需求,这样我们才会回到真正的人间看群众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有哪些障碍,他们真正的想法是什么,这样才能给出适宜的解决方案。通过望闻问切最后到治。

我们必须要对症下药,不对症药方再好也没用,还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所以在社区的体检过程中我们基于什么样的条件?一是对资源的普查,我们社区有什么样的人力、服务和诊所,用针灸的方式去做社区诊断,看社区有没有愿景、组织、服务、文化、环境、安全、产业、教育、健康、治理。最后进行整合,要做系统思维,社区是底层的单元,做系统整合、总体规划、制度设计、包括财务。从现状摸底到针灸系统再到最后的整合,我们需要构建一条技术路线,是可以参考、可以比对、可以溯源的数据,不是我们做抽样调查,不是做概率,而是真实发生的,就像人所有的指标一样化验出来的方法。

通过社区的各种资源梳理,我们的人力资源,我们每个居民就是我们的人力资源。原来只是把居民视作人口,但绝对不是人口,是居民、活生生的人,他的特征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优势,每个人都有条件。我们做人力资源、服务,用马斯洛的情感理论去看需求的问题,我们的组织资源、场所,所有的地方我们的配套,按照完整性社区的要求,我们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均等化和可达性,我们做各种资源的档案,建立构建这样的智慧性的。

真正掌握了这些信息和比对,我们才能做社区治理的工作,关注民生福祉、党建引领等。目前在推“五社联动”,现场就是“五社联动”很好的场景,以社区为基础,以每个属地小区、城中村、花园,以各种各样的条件、社会组织、慈善资源、志愿者和社工的联动方法。我们今天的展场就是“五社联动”最好的示范。通过这个示范,我们要把相应的社区里的人,我们往往喜欢用输入性的手段,我们每个社区都是一个矿产,他有自身很丰富的资源,我们如何开发、如何激发他们内部的活力,而不是完全靠输血。靠本地基金会资助吗?不是,我们是启发他们,让他们在内部的几万人中,共同面对自己的家园,构建有契约精神的社会、互助的社会,我们找了各种各样的人去参与建立的过程,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想法的出想法,有物品的出物品,有思路出思路,网红可以发声。

社区里构建真正落地的社区慈善的载体,成为社区里最重要的资源库,只有自己才能了解自己。如何把商业的、政府的、市场的和志愿者之间的模式,有什么样的连接纽带?最好的连接纽带就是公益,源自于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他们的参与、他们的做法。通过社区的公益项目,有些零用钱,资助社区公益项目,促进社区家庭教育,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形成社区服务网络。

我们分析社区的问题,比如说公园的问题、高空抛物的问题、养犬的问题、业委会的问题、物业管理的问题。以往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关系的失调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与邻为善,用新的方法解决我们面对的社会问题,这是我们时代的“病和炎症”,通过这个方法改良。社会治理最终的结果是产出关系,是各种各样好的社会关系、党群关系、邻里关系、亲子关系、劳资关系,我们解决的是关系问题,带来的是肉眼可见的秩序,这就是我们的基层治理。我们需要有新的学科,需要引入到新的治理中,需要做融合的设计,这里的人需要这些服务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的理念整合人、物、需求、环境,社会政策的关系要找到依据,通过战略性的设计做长远规划,以人为中心的社区营造,让人成为新的连接点。

把各种利益相关人、资源、流程和政策,怎么才有效能、低成本、高效率,我们每个服务的要素不能有浪费,不能作秀,也不能表面,一定要很精准。通过这样的设计过程就带来了很好的了解。

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是让居民成为问题的解决者,生活、日子、家庭,财产都是他的,他必须要承担这样的责任,我们给他创造好的条件,解决问题,把同类型的人组织起来产品化,提高资金的周转率。我们所有的服务模式让他们找到自己、找到组织,去解决这样的联动关系,再通过赋能。我们要把社区还给居民,而不是代表他们,他们自己当家作主创造好的条件,这些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我们只是在外面给他们一些引导和启发,我们要规范引领。最后通过项目的设计,掌握居民的需求,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分析环境的障碍,形成决策,面对一个一个的项目构建整合平台、标准、团队、服务和评议,现在大部分社区的项目没有闭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要只做过程没有结果,做是无效的劳动,为了一种情怀而没有思路。

我们要做的项目是摸清服务对象的需求,居民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他到底需要什么?他的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我们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本社区的品牌和社会的协同,社会各种力量都可以协同,如何合作?社群化的组织我们的知识产品、本土化的产品。今天在座有很多公益的点,还有低成本的传播。

要解决的是什么?我们社区的很多项目一定要有产出,通过不同的步骤,比如说我们做调查、政策研究、定向服务,改变的是原来失调的社会行为、行为偏差,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完成社会支持网络,形成网络化的体系,每个人在中间都可以自主的解决、做选择、做判断、做自己的工作,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这里就需要在公共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要用全新的思路面对每个社区的参与性以及共性,这就是社会治理。

我们要怎么做呢?像盲人摸象一样解决几个点,每个机构都有很多的空间,最终都是殊途同归,我们在社区里综合研究这个的问题,解决各种各样的闭环关系。我们在公益服务中要分析不同的群体,我们优先服务谁,能不能形成体系,能不能常态化、是不是一致的。事实上一定是常态化的,老百姓怎么过日子,我们就怎么治理,这是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不是社会组织全部兜底,最后要还给政府,政府公共服务没有覆盖到的,要通过我们的公益倡导,帮政府提供服务,进入社保,形成市场化让市场买单。

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之间有的时候可能没有桥梁,社会组织就起到过桥的作用,形成这样的服务基准,怎么辨别服务好,要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在哪里、为了谁、如何干等。

我们要开展社区的研究,要深入到社区里谈治理,党的报告,各种文件、各种口号都指明了方向,应该怎么做我们都知道,但是可以怎么做我们还真不知道,大家接下来一起努力,深入社区做调研对话、赋能、归位、组织,不要做秀,不要做短期的事情,我们在每个社区都有那么多人,每个人都很努力,他不是不想互动,而是缺少交集,每个社区都是最熟悉的、最脸熟的陌生人,我们需要睦邻催化剂,相同需求、共同兴趣,相似经历,一起做的过程中我们建立感情、达成共识、消弥了矛盾,寻找到了未来,谢谢各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