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人:如何在西岸再出发
9月24日,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穹顶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这也是该艺术季再次回到上海徐汇滨江。此次艺术季主题为“共栖”,意在探索自然与城市的平衡与发展。沿着滨江向南走5公里,分布有30余个户外公共艺术展项。除了主展场,全市还有20个展区共同演绎“共栖”主题,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
近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策展人李翔宁,学委会主任伍江就艺术季的主题、展陈模式、亮点及回顾展望等话题作了相应的回答。
问:今年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是“共栖”,您是如何看待这一主题的?
李翔宁:今年的主题“共栖”旨在探讨人类与自然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生。目前在做建筑设计和城市的规划的时候,可能觉得是为人服务,但实际上,与我们共享城市和周边自然环境的,除了人类,还有众多动植物以及各种微生物。尽管人类是城市的建造者和主要使用者,但其他生物种类,它们对城市空间的使用也需要我们的关注。
研究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学者早已开始关注相关问题,在建筑和规划领域也提出了自然共生的理念,例如《Building with Nature》这本重要的书籍,书中整合了环境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的思想,探讨了在人造环境中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未来城市和人造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新的价值观,也为我们重新理解城市需求和价值观提供了新的视角。
克莱达特 & 佩蒂皮耶,《沐浴者》©️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上海》©️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问: 这届城市空间艺术季采用了“1+6+13”的展览结构,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这种结构是如何体现“共栖”的吗?
李翔宁:今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采用了“1+6+13”的展览结构,在多个层面上体现了“共栖”的概念。首先,“1”代表主题展区,包括室内和室外展区。室内主题展位于白猫库房,深入阐述了主题的内涵,而室外展区则覆盖了峰谷路到白猫展区的5公里滨江岸线,汇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景观设计师的作品。
其次,“6”代表六个重点样本展区,集中展示了上海正在建设的五个新城以及长三角示范区的案例,强调了如何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创造更具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城市空间。“13”则代表了来自上海各个区县不同社区的实践案例,突出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Jacopo Benedetti、Sofia Bilotta,《阅读城市》©️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傅百林,《树》《潜影》©️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同时,“共栖”也代表一种共同参与的方式。通过展览中呈现的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影片以及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作品,激发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知。让更多的普通大众积极参与城市空间的营造,共同实现“共栖”的理念。整个展览就是共栖的一个具体化的呈现,它不仅是观展的过程,更是对“共栖”理念的实际体验和实践。
问: 请介绍一下本届展览的体量。
李翔宁:今年选择了徐汇滨江作为主展区。主展场白猫展区中,室内面积达到了近5000平方米,共有40组建筑师、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团队呈现了超过100件精彩的室内作品。同时,在5公里的开放岸线上,还有30余个室外展项,由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装置景观的改造以及小型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为我们带来了多样的艺术作品,可以供观众互动和体验。
徐戈 《风之屋》
问: 今年的主展场“白猫库房”经历了怎样的改造?
李翔宁:白猫库房是今年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的室内展场。这座房子因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实际上是被一切为二了,本来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建筑的一个断面。在未来的规划中,这里将作为一个植物科普的基地。所以本次展览里,我们需要对空间进行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改造,以满足新的功能需求。
白猫主展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白猫主展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袁烽老师改造的亮点之一是新建的大型台阶,结合底层空间被改造为一个半室外的生境花园,通过台阶可以直达二层。这个台阶的形状独特,类似云朵,并且可以用于种植植物,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与自然互动,也为这个建筑赋予了新的生命。白猫库房的整个改造旨在强调建筑与城市、动植物之间的新型关系,创造一个独特的展览环境。
问: 能分享一些本届艺术季展览有哪些亮点吗?
李翔宁:至于亮点项目,一个例子是西岸滨江的“复园”项目。之前这个地方实际上是一个苗圃,被形象地称为“植物疗养院”,用于养护原本在西岸公共空间中生长不佳的植物。本次展览中我们邀请了艺术家、景观设计师以及苏州园林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对底层的矮墙进行了重新改造,结合了苏州传统园林中窗户的意象,通过电子投影在这些矮墙和园林化的空间中营造了互动效果。这个我觉得是非常值得大家去体验的。
郭怡妦、孙田 或然景观 薛志坚 苏州园林博物馆,《复园》©️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在主展场内,我们还有一些非常精彩的作品。其中,来自西班牙的曼努埃尔·布兰科(Manuel Blanco)展示了一项关于城市中可见和不可见的水系统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研究。虽然这项研究最初是在西班牙进行的,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有机会分享对环境的理解。曼努埃尔·布兰克通过影像呈现了这一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水系统影响的机会。
运河基金会、曼努埃尔·布兰科、赫克托·纳瓦罗,《我们是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问: 能分享一些与大自然保护协会、UCCA以及建筑师团队等合作伙伴协作的经历吗?
李翔宁:这次的城市艺术季,我们采用了一个比较新的工作协作机制,几个团队共同工作。我领导的总策展团队,负责对于展览的总主题定位和主展区的布置工作。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作为一个公益组织,一直在呼吁和倡导在城市以及乡村的不同空间中,促进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的共处。他们有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生态环境和生境改造的专业指导。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则是作为美术馆团队,为我们总策展团队推荐了许多艺术家,把他们合适的作品和思路容纳进整个展览的框架中,使展览更具创意和艺术性。袁烽老师则负责主展馆建筑的改造和升级工作。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生境花园》©️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我们合作、共享的价值观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一种更友好、更和谐关系的追求,在这样的前提下,这次展览我们更多的是引入了在地的设计。更强调一个是跟场地的关系,另一个则是互动的参与性。相信本次艺术季能呈现更开放、更多元和更包容的展览,和一种价值观: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愿景。
问: 主展场所在的徐汇滨江也是2015年首届城市空间艺术季举办的场地,您作为当时的主策展人之一,觉得西岸有哪些变化,与 2015年相比有哪些不同?
李翔宁:2015年来到西岸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很多工业遗址都是长满了杂草的荒地,那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够把观众引到这里来?实际上是想通过文化事件的发生为这里聚集人气,让大家能够关注西岸。
在差不多10年后,我们再次来到西岸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球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和艺术地标了,也成为了上海人不可抹去的、新的城市空间记忆。今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我们希望考虑的是空间品质的升级,思考一些新命题:如何在西岸再出发、对于以西岸为代表的上海城市空间应如何发展、如何为全球呈现一个高品质发展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上海样本等。
S2水岸汇《十年回顾展:每一季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S2水岸汇《十年回顾展:每一季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问: 2015年的主题是城市更新,今年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您认为两个主题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今年的主题对于上海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
李翔宁:首先我觉得,西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上海城市更新的一个非常成功或者有代表性的案例。其次,在城市空间品质发展中,生态品质的升级也是非常重要的,水能够更清,树能够更绿,有更多的生物能够在这里跟我们共栖。所以今天再来西岸,我们考虑的是城市更新过程中,一个迈向更高品质,全球化的水岸营造的模式。
问: 回望SUSAS举办五届近十年的时间,您认为历届主题对于上海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样的?
李翔宁: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从诞生的伊始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也是它非常重要的特征:能够反映和宣传上海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以及在城市规划中的主要思路。所以回顾这几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我们能够看到上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重要命题的发展和传承。
2015年首届城市空间艺术季,我们率先提出了当时还较少谈到的“城市更新”的概念和命题。第二届城市空间艺术季,我们关注的是“连接”,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上海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两岸贯通问题。第三届在杨浦滨江,题目是“相遇”,也是讲艺术与人、生活在城市空间中的相遇。当时杨浦滨江也是上海的一个重要的样本,是人民城市理论在全国的首提地。再下一届是关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对于社区里很多微更新的改造,这也是这些年上海很关注的民生问题。
杨浦滨江步道上的行人与作品(图片由欣稚锋艺术机构提供,摄影:田方方)
上生·新所副馆“融Connect”
在这一届城市空间艺术季中,我们重返西岸,聚焦在生态共栖问题。这实际上是在前五届的基础上,将我们对城市发展和未来愿景的关切提升到新的高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和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思路是紧密地结合在一块的,它也见证和呈现了上海这近十年的发展轨迹。
问:最后,请分享一些对未来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展望和期待。
李翔宁:我有两个层面的期待。首先,我期待今年的SUSAS能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色。这不仅仅是对上海城市战略和成就的一次展示,更是一个关于未来开放型城市的愿景。我们提出的共栖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相契合,标志着我们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其次,在共栖理念的框架下,城市的安全韧性和低碳问题也备受关注。最近,中国北方许多城市经历了洪涝灾害,这也提醒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更好地遵循自然规律,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韧性,这也是生态观的核心原则。中国传统的营造思想中一直强调与自然相融合,这种理念也与新生态观和环境观所契合。此外,近年来中央政府也提出了“双碳”的战略目标,实际上也与我们今天谈到的共栖的环境观和生态观是一脉相承的。这些理念构成了我们对自然和环境的共生理解的深刻体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