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阳江民间文化力量第二季第一集(下):阳江话之言传
阳江话是阳江人的根
阳江话也是维系漠阳文化
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吾乡吾土
阳江人对于家乡的方言
有着虔诚之心
对于乡音有着共同的挚爱之情
这种热烈的情感
体现在对于阳江方言的研究中
体现在对于阳江方言的推广中
更是在身教言传的文化接力中
本期推出阳江话之言传
语言的传承离不开声音的流转
同样是阳江童谣《打掌仔》
这次出现在流行音乐的舞台
人口的流动性带来了文化的交融,语言也不例外。教育部对于“童声同语”的着力推广,让普通话成为孩童必须掌握的语言。阳江的很多家庭,家人互相交流也用起了普通话,方言的传承面临着一定的难度。文艺源自生活,有一些致力于阳江方言保护的文艺界人士敏锐感知到这一点,搜集整理与方言有关的民谣、诗歌、戏曲。于是阳江话通过各类不同的演出出现在舞台上。以阳江方言为主要表演类型的阳江白榄、阳江花笺、阳江山歌深得群众热爱。
阳江北山
在阳江北山,留有“曲水流觞”遗址,依稀可以想见古时文人集此,一觞一咏之风雅。从古至今,阳江方言的语言优势对诗词影响深刻,因为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字,具有音乐调性本身是阳江话的特点之一,使得诗词楹联文化在阳江源远流长。2003年阳江被评为中国诗词之市。2005年,阳江被评为中国楹联之市。
金鸡唱晓欲何之,宝塔灵根永不移。
笑傲风云擎巨笔。欣敲日月续长诗。
千层翠浪山行早,四野清晖夕照迟。
积淀文光乡梓幸,名城青史两依依。
——七律《北塔迎曦》吴潞 作
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 刘瑞孙
阳江方言跟普通话不同的最大地方,阳江方言保留了入声韵,入声韵对诗联的学习、鉴赏、写作,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谈方言对于楹联和诗歌的影响。杜甫有首诗其中有两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两句诗用阳江话来讲非常合律,但用普通话来读就不合律。杜甫写诗是非常讲究格律,他的诗也非常合格律。野径云俱黑的“黑”字,用普通话来读是野径云俱黑,是阴平属于平声。江船火独明的“独”字,用普通话读是独,属于阳平,这两个都是平声字。如果这两个做为平声字来理解,杜甫的这首诗是不合律的。用阳江话来读,“黑”“独”是入声韵,入声韵属于仄声。用阳江话来读就很合律,整首诗也非常合律。
语言的传承
形式多样
在阳江文化届
对于阳江方言的研究
也从未中断
从民国时期的《阳江字典》
到谢绍祯的《阳江音字典》
关于阳江方言研究的著作
原市文联主席冯峥如数家珍
从上世纪60年代起
他就开始收集
阳江方言研究类别的书籍
同时对阳江土谈
进行了细致地整理
原市文联主席 冯峥
这个字典是民国,据我所知最早是这个了,不断有人在研究。后来到县志办的许培栋、谢绍祯、叶柏来。真正有出书,有文字的就是这几个。
冯峥发现
在一些乡村
原本存留的一些
更加接地气的讲法
已经慢慢开始消亡
这让他感到一丝恐慌
原市文联主席 冯峥
阳江还有一种话现在基本失传了,没人说了。我们叫万寿话,万寿话是一种密码。没人懂的,只有他们行内人懂。他们做生意 联络 说点悄悄事。现在这个话只有新洲和平冈那边的老一辈还可以说。
在冯峥家里
保留着一批珍贵的书信
这是上世纪80年代
著名语言学家
教育家黄伯荣教授
在兰州大学时给他寄来的
二人在信中探讨
阳江土谈的发音和意思
你来我往
犹如太极推手
其乐融融
原市文联主席 冯峥
这个就是当年黄伯荣教授在兰州大学开设阳江话讲座时候,他写了讲稿,他离开阳江时间太长了,有的就找我问一问。就像这些是什么意思,“戏班佬个马”就是演戏人骑的马,我们阳江的意思是“靠靠就喺”,他就不懂是什么意思,我就说这个意思是“装样儿”。他经常写这些词条给我,让我给他解释一下。
2016年阳江方言纳入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专项任务课题
阳江课题研究的负责人
是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的
容慧华老师
她和团队经过一番艰辛的努力
最后形成专著
阳江语言研究学者 容慧华
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在2015年5月开始启动这个项目,广东省是在2016年开始的,计划用四年时间完成全省70个点的摄录工作,阳江江城区的点作为首批调研点,经过导师的推荐、资格的审查等,我作为专项的负责人。国家语保对发言人的要求很高,必须寻找土生土长的发言人,原则上要求发言人不能超过一年的时间离开本地,保证他的语言是比较纯粹的、比较地道的。最后形成了语音方面、词汇、语法和口头文化方面的成果。
深入的学术研究
让阳江方言保护
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
在研究中
容慧华发现
对于阳江方言的保护
“推普保方”同样行之有效
这项措施
语言学教授黄伯荣就是践行者
阳江语言研究学者 容慧华
黄先生是推普保方的践行者,他本身研究现代汉语、研究普通话,他通过对方言的研究也充分意识到,我们的方言 地方话在不断变化,他在工作生活的城市里 包括在北京 青岛 兰州等等地方,他对家人的要求的是,到外面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要用普通话来说,但是在家里必须好好说阳江话。
黄绮仙是黄伯荣教授的女儿
黄老对家乡的母语情有独钟
出版了《阳江音系》
《广东阳江的形容词》
《阳江话动词的动态》等专著
黄老去世后
黄绮仙把这项研究继承下来
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
黄绮仙每天都与父亲留下的文献对话
2018年8月
《广东阳江方言研究》正式出版
这本书凝结了
黄家三代人对于阳江话
传承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黄伯荣女儿 黄绮仙
我父亲一有机会回到老家,他就在田间地头甚至街边卖小吃的、吸田螺的,他就专门找那些说阳江话地道的,蹲下来吃。互相交谈,这个怎么说,那个怎么说。一聊了之后他就马上找个小纸记下来,我在收拾他的遗物的时候,看到一大包 包得很好,用塑料布包着,他知道在广东潮湿,后来我买了一个铁箱放起来。我考虑这些东西即使是整理,必须把这些“烂纸”都复印好,把不清楚的地方填清楚,我对我父亲的字迹比较了解,其他人不一定了解,我儿子也参与了这里面的翻译,因为是国际音标,我知道我父亲想把阳江方言介绍到国际上。搞了这一段工作后,想到能整理多少就整理多少吧,我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对于这个工作真的很难很难,一步一步这本书才做出来。
英国 纽卡斯尔
在黄伯荣教授的努力下,阳江话登入汉语研究的范畴。而《广东阳江方言研究》的出版,则把阳江话推向了更广阔的世界。黄绮仙的小儿子陈树强,娶了一名英国姑娘,目前定居在英国。这段跨国婚姻也给了他更多语言上的积累和便利。陈树强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专业,他一方面运用自己的美术专业技能,让这本书设计更符合阳江文化的特点,又运用自己和妻子的语言特长,根据这本书的需要做了英文翻译,为阳江话走向国际创造了更多的可能。黄家三代人历经70多年的岁月,把对阳江和对阳江方言的爱,都凝聚在这本厚厚的专著里,完成了这项跨越历史的文化接力。
黄伯荣女儿 黄绮仙
我们在整理这本书的时候,又有了一个想法,不单是要有文字,还应该有音留下来,所以对于传承 怎么保留,我想应该数据化,年代越久 阳江话变化就大 流失就很大。我还有个想法是建一个现代汉语公园,里面除了我父亲的纪念馆和一些学术展览,还有整个中华民族语言文字都可以有个展示,再就是我们阳江话和普通话有个对照、互换,让孩子多听。
无独有偶
2023年4月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中山大学
分别用普通话和粤语向大家问好
一声“大家好”让广东人民
倍感亲切
但是
耳尖的阳江网民发现
这句的发音就是字准腔圆
标准的阳江话啊
花一番心思对比
马克龙的发音
的确与正儿八经的阳江话
十分相像
无论是他发音偏差
还是真的像大家调侃道的
“请了个阳江籍翻译”
但随着视频的流传
阳江话以这样的方式成功出圈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阳江话出圈
让更多年轻人注意到这个课题
不少阳江的年轻音乐人
也创作了阳江话的歌曲
像《阳江1》《阳江2》
《阳江风光好》等等
带有古汉语音韵声声的阳江话
在各种场景中得到传承
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言传身教
语言的魅力也正是如此
虽然普通话很好听
但我们的阳江话
也有自己的特色呢
不信的话
我来教你阳江的童谣吧
你一定会被吸引呢
月亮光光照竹坡
鸡乸耙田蛤唱歌
老鼠行街钉木屐
猫儿担凳等姑婆
边个姑婆系鄂个
一头猪肉一头鹅
视频 | 阳江民间文化力量
来源 | 何辉
原标题:《阳江民间文化力量第二季第一集(下):阳江话之言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