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日秋分|恰今日,平分秋色
癸卯年 / 拾陆 秋分
2023年9月23日 - 10月7日
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晚吹生丛竹,凄凉又半秋。
年华惊倏忽,人事觉淹留。
林噪残蝉急,山光暮雨收。
登临将眺望,烟雾闭层楼。
——宋代|黄希旦《秋半》
秋
分
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江南,秋分意味着真正意义的秋天来了。
秋分日,秋色正中分。帘外秋雨瑟瑟,满园桂花甜香。“最是柿红橘绿时”,膏蟹肥熟,草木染青黄。
草木半青黄时节的秋树是美的,倘若在树间缠绕着袅袅烟岚,那更是秋景光阴中的妙境。每年此时,我都想去窑上村小坐,看看远山秋树,看看烟霭雾岚。于是悟到了中国山水空境留白之美。而此时,丹桂正“独占小山幽”,一阵仲秋风过,洒落点点粟金,正是“桂雨”好秋景。
物候与气候
虽说“春分秋分”都是“昼夜平分”,同为一年当中均平的好时候,但秋分时节的一切都显得慢慢的,与春分时的轻快灵动不太相同。古人在《月令集》中记载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些都是隐藏在自然中的秘密,那时天地安静,再细微处也能被敏感体察。而今城市中众声喧嚣,人们感知的触角也退化了,节候的分界像是再不与自己关联。不过,若是遇上存在感实在强的风物,那也是避无可避的。
秋分初候 雷始收声
绮丽的秋 绮丽的心
一种绮丽之感,就这般生动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样的红,这样的蓝,这样的绿,这样的形状,这样的状态,多么奇妙,带着一种近乎妖艳的美丽,却又有一种神奇的优雅和自在,显得高贵而温润。
这样的美,只能用绮丽来形容。绮丽,是难以用语言来诉说的美丽。
我不禁想感谢这天才般的画笔,能把秋分时节难以想象的绮丽描画出来,让我们落入这非凡之美的世界里,久久地沉醉。
每年 9 月 23 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 180 度、直射赤道时,进入秋分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秋分与春分这“二分”,是最早确立的、最重要的节气,同样,也是最神奇的。
神奇在什么地方?
汉代大儒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和春分一样,在秋分这一天,昼与夜、寒与暑、阴与阳,都是平分而处于均衡的状态。不同的是,春分平分了春天,从春分开始,北半球昼长夜短而白天越来越长,阳气转盛而越来越盛,天气由凉入热而越来越热;秋分正相反,它平分了秋天,由此,昼短夜长而白昼越来越短,阴气转浓而越来越浓,天气转凉而越来越凉。
一年之中,唯有这“二分”处于昼夜、寒暑、阴阳的平分之中,对称,均衡,协调,包含着人类追求的真善美的境界。这是多么难得而珍贵的时刻!
对于这样的时刻,我们的祖先是敬畏的。秋分祭月之礼,就是敬畏的表达。古代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京城的月坛就是清帝祭月的地方。这种习俗不仅是宫廷的专属,也影响到民间。比如《北京岁华记》记载了老北京祭月的习俗,书中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不能不说,古人的敬畏之心是可贵的,表明其深知天地之道的奥妙,深知人类当循天地之道而不可妄为。
而一年之中最美的月亮,最美的月光,也正是在秋分时节出现。秋月澄澈,月光晶莹如水,洒在江河湖海,照着高山平原,给世间万物披上最皎洁的清辉,让“吾心”和“宇宙的心”都在这样的月华中得到了净化。
但这种对称、均衡、协调的时刻与境界,是可遇不可求的,是转瞬就会变化甚至消失的!古人用阴阳转换来解释气候的寒暑变化,秋分正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阴阳各半的平衡几乎在形成的同时就被打破了——秋分初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代表着阳气,“雷始收声”意味着阳气的衰退已经到了被阴气取代主导地位的程度。阴阳二气这种本质性的转换,体现在外在的气候变化上,是秋意渐浓,气温一天比一天下降,而体现在人们的内心,又会是怎样呢?
绮丽的画里,是绮丽的秋;绮丽的秋里,是悟者绮丽的心。
秋分二候 蛰虫坯户
天凉好个秋
一想到秋天,人们几乎都会下意识地想到那萧萧秋风。再没有比秋风更能代表秋天的了——那送爽的秋风,带给人们无边的惬意和舒朗;那金色的秋风,染黄了原野山川,吹来了一年之中最盛大的丰收;那凄清的秋风,搅动着人们满腹的思乡悲秋之情;那瑟瑟的秋风,卷走了绿意,让天地笼罩着肃杀之气……
有道是“稻花香里说丰年”,也有言“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吹过,让我们欢喜,让我们愁苦。秋的色彩,永远是斑斓多姿,而绝不会归于平淡。
令神州大地普遍感受到秋风瑟瑟的时节,就在秋分二候前后。
此时,站在晨曦日暮之中,明显的凉意完全覆盖了往昔尚存的热感。风吹过,身上裸露的肌肤瞬间被秋凉掠过,禁不住打个激灵,暗问一声,真是奇怪啊,明明前些天还热得要吹空调,怎么一下子就凉了下来呢?
时节的转换就是这么奇怪,秋之风好像踏着节气的鼓点疾步走来,一走到秋分这个节点,风里顿时就多了寒凉的力道!即使是在离太阳最近的南国,也能感觉到挡不住的凉意了。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以后,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地面的热量一天天散失却不再得到有力的“补给”,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随之一次次地下降。
当“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一个重要的物候特征出现了:秋分二候“蛰虫坯户”。
《礼记》注曰:“坯,益其蛰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意思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从初春惊蛰时节在长久的蛰居之后开始爬出洞穴活动,到此时复归洞穴“潜伏”,虫儿们的生命状态经历了一个轮回。以此作为物候特征,细致而准确地揭示出到秋分二候时,阴气开始明显旺盛的趋势。
用心沉浸在四季变化之中就可以观察到,每一天的日出日落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一朵春花、没有一片秋叶是相同的,天地无言,却有大爱存焉,大自然处处都孕育着抽象的语言。
秋分三候 水始涸
秋色争艳别有一番从容
四季之中,能和春天百花争艳媲美的,恐怕唯有秋色迷人了。而迷人的秋色,恐怕唯有“绚烂”二字才可以形容一二。
秋色的绚烂,正是从秋分三候“水始涸”这个时节开始明显呈现。
早在秋季之初,北方地区的降水就已大为减少,但南方很多地区仍处于多雨模式,只有到了秋分特别是秋分三候时,南方地区才开始进入少雨的时期,天气变得日趋干燥,水汽蒸发加快,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此时大江南北降雨量普遍减少,此谓秋分三候“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发展到此时,阴盛阳弱已经到了开始令水干涸的程度。
水是万物生命的源泉,秋风四起,秋凉加重,秋水始涸,快速推动着秋色的浓度逐日递增。
秋天的千色万彩,浓缩在一黄一红之中。
黄有千姿百态,那高高银杏树如瀑的叶子黄得多么灿烂,那凌霜绽放的菊花黄得多么清雅,那田野里成熟得低下头的稻穗黄得多么饱满……
红有千变万化,那枫叶之红,如红雾迷天,如朝霞流丹;那秋果之红,如少妇脸上的红晕般媚人,如星光红宝石般亮丽……
当时节进入秋分三候“水始涸”,也便进入了仲秋之末,转眼季秋将至,寒露将临,秋之黄、秋之红将逐渐加深,终成层林尽染之势。
用“活色生香”来描绘此时的秋色,再恰当不过。丹桂飘香、菊黄蟹肥这充满了“色香味”的全息式秋景图,正是从秋分三候“水始涸”开始的。
秋天里,有什么样的秋之红是像丹桂之红这样香盈天地的呢?有什么样的秋之黄是像蟹肥之黄这样齿龈留香的呢?
伴着秋风赏菊,来一两老酒品蟹,在月光下循丹桂之香漫步,是文人墨客在深秋里的雅好。凝眸画稿,笔触轻点,墨透色现,芳华犹存。
激情难抑,披衣出户,看着园子里摇曳的枫影,闻着浓郁却又淡雅的桂香,画家的灵魂已经消融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他虔诚地捧起一枚落叶,深吸一口清香的气息,感受到了秋色里的灵魂。不仅要画出秋之色彩,更要画出秋之色彩的灵魂!他的灵魂和那似在诉说万语千言的秋之黄、秋之红的灵魂相遇了,交融了,产生了一幅幅精彩的画作。
此刻此景,人们仿佛看到无数的生命正怀着无限的爱恋和赤诚,在秋风秋凉中坚韧地存在着,快乐地奉献着,在四季的嬗替中为天地留下最后一片动人的绚丽!
传统习俗
秋分自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竖鸡蛋、粘雀嘴、拜月、放纸鸢……秋分不仅充满季节特征,也充满着生活情趣。
祭神
秋分日设立秋社,祭祀地神。农家割新稻,以新米饭祭献土神、谷神。祭毕聚集安饮,依年龄列坐,分享祭品。男女做投壶游戏,善作诗的饮酒谈天吟诗。饭食由各家拿出少数新米,比较优劣后烧煮做饭。另有集资请戏班唱戏等习俗。
走社
古时秋分日“走社”之风十分盛行。古代农家以土地为赖以生存的资源,而且人口稀疏,住所固定,环聚一处,守望相助,邻里之间的感情极其深厚,有时因为农事上的关系,如耕地整理、病虫害的驱除与预防等,都不得不互帮互助,协力完成。
秋社之时,一年的辛劳已经得到回报,彼此愉快的心情无以复加,因此男女走社,总是要比春社还要盛大。各家经常拿出最丰收的土产食品招待客人,以相互展示夸耀,如此也促进了人们的进取之心。有民谚道:“鸡豚秋社,芋栗园收,李四张三,来而便留。”
观南极星
秋分之日“候南极”。《史记·天官》中记载:“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我国在北半球,因而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且一闪而逝,极难见到,春分过后,更是完全看不到。所以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早晨,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
说秋
在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耕牛不仅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丰收的保证,秋分日民间挨家挨户送秋牛图就是为了表达对耕牛的爱惜和崇敬。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吃秋菜
秋分时节一些地区流行着吃秋菜的习俗,秋菜就是一种野菜,有些地方会亲切地称呼为“秋碧蒿”,人们把这个时节吃菜的习俗称作“吃秋菜”。秋分时节一到,每户都会走出家门到田野之中摘野菜。等到每家采好一箩筐野菜后回到家中起火做饭,人们会把这种野菜与鱼片一起做成“滚汤(秋汤)”,人们希望用这种习俗来乞求安康幸福。民谚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合家老少,平安健康。”祭月节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
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民间各地至今也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而仪式各异。《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日。
饮食文化
素来讲究“不时不食”的苏州人在秋分这个节气会盯上哪些“好吃吃”呢?葑门横街就能告诉你,鸡、鸽子等高蛋白食物的销量较前几日有所增长,同时红菱、芋艿、鸡头米这样的时令好物也是苏州人的“心头好”。
大闸蟹
每年的9月-11月大闸蟹最好吃,秋分正是品尝大闸蟹的好时候,此时雌蟹壳凸黄满,肉质细嫩,膏红味美,十分好吃。螃蟹有八方来财的寓意,秋分吃蟹不但能品尝美味还有多多发财的意思在里面,秋分记得吃!
芋艿
芋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芋头,只是个头小一些,更加喜人。不过芋艿真的是一味很特别的食材,既可制作菜肴,也可制作点心,甜咸皆宜。
清代食客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多次描写芋艿的美味,专门著有“芋羹”一条,足以证明其魅力。
芋艿最经典的吃法就是水煮或蒸熟,可以叫做“煨芋艿”。煨好的芋艿趁热剥皮大口吃,不加盐,便能吃出新鲜的芋头香气和甜味。
除此之外,芋艿还有一种“长得很好看”的经典吃法——【桂花糖芋艿】。
【桂花糖芋艿】是江南一带的传统名点,每到秋季都特别畅销。桂花糖芋艿不仅颜值高,味道更是妙。
软糯的芋艿加红糖焖熟,轻轻咬上一口芋头,细腻酥软,甜蜜糯香,红糖的甜味暖到你的心里;撒上当季制作的糖桂花,浓郁的桂花香,香甜怡人,让人忍不住把桂花也一起吞掉;点缀的干桂花沁人心脾,又显得汤汁酱红,鲜亮诱人,简直甜到了心间呦~
秃黄油
秋分,是品尝秃黄油的最佳时节,团脐(雌蟹)蟹黄实足,尖脐(雄蟹)蟹膏斗满如胶。秃的意思为“纯粹”,即仅仅用蟹黄、蟹膏,不混入一丝蟹肉,做成的菜,奢华无比,极其讲究。
糖炒板栗
对很多人来说,代表秋天的美食,一定是一锅外皮裂开一条缝,露出里面黄澄澄果肉的板栗。
更多的人愿意吃糖炒板栗,在人们的印象中,糖炒板栗虽然更容易上火,但是糖的焦香味让板栗变得更甜。在江南,遇见秋分
写秋天的大咖多了去了,我最喜欢的意境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这是范仲淹52岁在延州任上所写的《苏幕遮 怀旧》。
这一年,范仲淹以文官任武帅,开始戎马生涯,并屡建奇功。
53岁,范仲淹于军旅中又写下《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冬去秋来,戎马倥忽,复贬复起,范仲淹的一生,如秋霜劲竹,老而弥健。
秋分了。但桂花竟然没有开。
掰开门口桂花树的叶子仔细寻一遍,连一丁点儿嫩黄的影子也瞧不见——甚至连青绿色的小花粒儿也没有。
盛家带的也不开。叶家弄的也不开。
我只好去了桂花公园。那是蛇门左近,据说有九龙桂啊一串红啊雪桂啊二百六十种桂树。
……但因为脑子锈逗,实际上我去的是觅渡桥的环古运河渡口。
那里也没有桂花。只有一座奇怪的桥。
这桥,是元朝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始建,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建成。周密卒于始建这年,关汉卿似乎卒于建成这年。
建好后,桥长二十八丈四尺,高三丈六尺。
苏州桥多,一座桥没甚么值得奇怪的。
但这桥却有一个亘古的谜之名——有人唤它觅渡桥,有人唤它灭渡桥。偏这一觅一灭,意思全然相反。
据乾隆年间的《元和县志》记载,这桥是昆山僧敬修发愿募建的。
灭渡桥,一名接渡桥,元大德间昆山僧敬修创建,张元亨记。
敬修发愿的缘由,是摆渡人在这水面宽广之处随意勒索过渡人,甚至明抢暗夺、欺人劫货,桥建好以后,渡就没了,就叫灭渡桥或者接渡桥。
后来人大概是厌这灭字彪悍,吴语里又灭觅不分,渐渐地就成了觅渡桥。新修的公路桥,高高地挂着觅渡桥三个字。
常年从觅渡桥边过,不知道怎么,扑面而来的,总是那篇著名的古辞: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其实这和灭渡桥或者觅渡桥一点关系也没有。
灭渡桥下,原是浩荡的古河道。
扳着青石板下望,眼前是一派秋水澄净,凛冽生寒。
一簇淡粉色的杂花开在灭渡桥的桥身上,被风一吹就乱抖。
真是萧瑟啊。
这时候木槿已经落了,紫薇和凌霄渐渐残败,而桂花和菊花还在赶来的路上。过往几个月里那些丰盛的美,正愈行愈远。
但这却是一年中物产盛饶之时,红的黄的果子一齐上市。桔子在枝条上生青碧绿地垂坠。水红菱在遮天蔽地的叶子底下密密浮动。秋碧蒿在田野中搜寻时,多是嫩绿的,细小的一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这也是古人捣练、捣衣的时节。
晋唐文字中的“捣练”,总是发生在秋夜。
于是秋风一起,你总是容易想起那些丁丁复东东,和着月光,留下永久的传说。
李白写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张萱画过工笔重彩的《捣练图》。
张萱《捣练图》
张萱的原图已经失传,如今传下来的是宋徽宗的摹本。从这个皇帝艺术家非凡的二传笔下,我们仍可以瞧见那些细致和传神。
有人执杵下捣,有人缝制新练,有人执扇煽火,还有小童憨态可掬地穿行其中——若配上声音,那定然是杵声丁丁,衣裙悉悉,间杂着微声曼语,一派忙乱又紧张。
这秋夜,天气一日寒似一日,秋冬的衣服,此时不准备起来,怕是要晚了。
真的要开始冷了。
一生行到秋分,是大半生已过。
此后,大概就是世路而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吧。
这是张于湖的句子。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喜爱张于湖。
虽然前面写的是: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可是我觉得,这放在秋分,再好不过。
天地的秋分,是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
人生的秋分,是得失相伴,恩怨与忧喜都不再激荡。
如此,安心煮一炉茶去。
苏州园林里的秋分
又是一年长晓天,其中自有秋爽夜。倾盆雨之后,西风乍起,将凉意送入了千家万户,而这一年的秋分也踏着微凉雨声,近了近了。
九月的秋落入人间,再落入这胜似人间的园林之中。秋分之时,秋色如许。园林之中每一笔风与月,都在等着乘着秋日而来的你。
透着凉的西风烈烈掠过高天,将秋日的绚烂扯破成万千片,撒在山头、树梢、水边。
而园林兜起这些色彩碎片揉成一片,便成就了秋日最美的去处。
如果说春分是春季的最美节气,那么秋分无疑奏响了最悠扬的秋季赞歌。这一时节地球又一次达到了完美平衡的状态,并伴随着金秋的美景、丰收的喜悦和团圆的幸福。正因为有春天的辛勤播种,夏天的奋力耕耘,人们才能在此刻收获到最高的满足感、充实感、成就感和一整个严寒冬季的安全感。
— FIN —
封 面 / 羡壶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人间天堂世界
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原标题:《今日秋分|恰今日 平分秋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