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叙诡笔记|二郎神庙“回光返照之谜”

呼延云
2023-09-23 15:54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持续热映中,票房超过30亿指日可待。而与此相关的话题也频频上热搜,足以说明公众对其关注度之高。媒体不乏一些对原著人物和剧情的分析,比如二郎神杨戬,就有不少人探讨其来历和出处,但很少有人知道,清代北京的一座“二郎神庙”曾经流传过一个“回光返照之谜”。

一、电影中的杨戬是“忠于原著版”

二郎神的“人物原型”,目前学界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宋会要》《吴船录》等记载是秦代著名水利学家李冰的次子,因为协助父亲兴修都江堰而为人们传颂,毕竟“灌口二郎神”中的“灌口”就在都江堰;

《吴船录》

《搜神记》中指为隋人赵昱,“从道士李珏隐青城山,隋炀帝知其贤,起为嘉州太守。郡左有玲源二河,内有老蛟为害,春夏水涨漂滇伤民。昱大怒,特设舟船率壮士及居民夹江鼓噪,昱持刃入水,有顷其水赤,石崖奔吼如雷。昱右手持刃,左手持蛟首,奋波而出。隋末世乱,弃官隐去,不知所终。后江水服溢,蜀人见昱於青雾中,感其德立庙於灌江口奉祀焉”;

最后一种说法出自明代的《二郎宝卷》,讲的是二郎神乃仙女与凡人杨天佑婚配而生的孩子,考虑到杨戬毕竟姓杨,所以这个说法在民间的认可度更高(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二郎神和杨戬不是同一个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书中出现了他那赫赫有名的第三只眼:“天眼开,观十方,如同手掌”,还讲了他的妈妈被猿猴行者压在山下,而他劈山救母的故事,只是不知道怎么到了宝莲灯的故事里,他反倒成了把妹妹压在华山下的坏蛋,而他的外甥却为了救母和他大打一场……

考虑到所有神话传说流传至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都经过不同程度的补充和整合,所以很有可能上述三者都是二郎神的“出处”,不必过于计较哪个才是“正统”。

二郎神的形象在历代书籍中也不尽相同,《夷坚志》说他乃一伟丈夫,“丰神秀整,举动雅静”,《西游记》中则说他“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而《封神演义》说他“戴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骑白马,持长枪”。《封神第一部》电影里的杨戬就是遵从了这一描绘。

《封神第一部》里的杨戬

二、从断案到赈灾的“全能战神”

二郎神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一位正直聪明的神仙,比如《聊斋志异》中大名鼎鼎的“席方平”一文。席方平因为父亲在冥府蒙冤受苦,便下冥府去替父伸冤,哪知那里跟人间一样,从郡司、城隍到阎王,只知索贿,不给就遭受各种酷刑。席方平闻听“灌口二郎为帝勋戚,其神聪明正直,诉之当有灵异”,便想方设法找到他鸣冤。二郎神将冥王及郡司、城隍押来,当堂对勘,一番审讯之下,“席所言皆不妄”。于是“三官战栗,状若伏鼠”,二郎神写下判词,痛斥那三个官员“惟受赃而枉法,真人面而兽心”!并准许席方平和父亲一起还阳。

明代笔记《八闽通志》中的二郎神,更像是个济世救人的“战神”。宋开庆元年,有位姓李的知县,“自蜀郡奉其香火至邑,邑人为立祠”。等到元至正十四年,福宁州发生严重的饥荒,二郎神化身为商人,从湖广买米运来赈灾,救活了许多灾民。洪武年间,有个名叫郑龙的强盗率三千余人犯境,而官兵只有六十余人,如此大的兵力差距,让守御百户宁祥一时没了主意,便到二郎神的庙中占卜,二郎神“许其进战”,兵刃既接,强盗们突然发现“衣绯者率援兵至”,吓得惊慌失措,“龙等卒就擒”。洪武十四年,处州又有强盗作乱,百户张清同样是到二郎神庙请其护佑百姓。“贼至长岭,望见骑士如林,遂不敢近。”洪武十七年,倭寇突犯松山,气焰十分嚣张,守卒全无斗志。“里人张子政祷于神,鼓勇而前,贼望风披靡。”此后久旱不雨,灾疫流行,随时祈祷,辄获神佑,当地二郎神庙的香火也得以长盛不衰。

《八闽通志》

明末辽东不靖,锦州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城北三十里有座二郎山,“破石多如弹丸”,明军在与后金军作战时,军需不济,常将其填入炮中当作炮弹发射,督师孙承宗苦笑道:“二郎神好用弹,想其余物。”大概也是战事一日蹇于一日,想起了前人关于二郎神显灵帮助打败敌人的传说吧!

三、“太阳打西边出来”的庙宇

前面提到的《八闽通志》,写宋代知县将二郎神的香火从属郡奉至本地,其实并不是什么稀罕之举,当时各地都建有一些面积不大但香火旺盛的二郎神庙。明代学者钱希言在《狯园》中就提到,自己所住的苏州葑门有一处湖泊,忽然涨起一片沙洲,沙洲很小,“方广不踰数弓”。当地人在上面立了一座二郎庙,临水开窗,“如人家斋舍一楹”,神像“长可二尺许,著金兜鍪,衣黄袍,坐帷帐中”,但香火之盛,附近各个庙宇都无法相比,“自春徂冬,祭享不绝”。

《狯园》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二郎庙开始出现一些乱象。相传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神的生日,所以六月二十三日的晚上就有很多人来祭拜,其中妓女尤多,“明日即醵钱为荷荡之游矣”。苏州一些轻薄少年便跑到那里,和妓女们厮混一处,“双拜双起”,日以为常,而面对此等伤风败俗之事,“神亦了不为异”。

在北京,也有一座二郎庙,位于灯市口东,名气极大,因为它有一个让时人不解之谜。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其庙面西,而晓日初出,辄有金光射室中,似乎返照,其邻屋则不然,莫喻其故”。就是说庙门是朝西的,可是每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就有金色的阳光照进来,仿佛太阳打西边出来一样,大家搞不清是什么缘故,都以为神仙显灵,惊诧不已。后来才发现,“是庙基址与中和殿东西相直(即相对)”,紫禁城中和殿的房顶有一个金色柱状物,古代称为“火珠”,是火珠将阳光反射进二郎庙,才造成了这种奇异的现象。人们便将其冠名“回光返照”,与“东郊时雨、西便群羊、南囿秋风、燕社鸣秋”等等一起列入“燕京小八景”。

北京灯市口二郎庙(图片来自网络)

直到民国时期,这座二郎神庙依然以“东城一奇”,在庙宇繁多的北京城独享大名。周汝昌先生在《北斗京华》中回忆,自己年轻时曾经造访过该庙,“庙并无门,只是以木栅为栏,不过一间小屋的大小,窄小得有趣,望望庙貌,苦于光线甚暗,看它不见”。他本想进去一探究竟,但“庙已非庙”,住的是民户,不好贸然打扰,只好看看外面的景致:庙的南侧有一块汉白玉碑,北侧墙上深嵌一尊古石兽,面与双前腿外露,身子在墙里不知多大——周汝昌先生怀疑它就是二郎神的哮天犬。

记得多年前我去协和医院采访,结束后在街上闲逛,遇到过这只“哮天犬”,那条街是一溜商铺,它就嵌在两座店面之间,相貌已模糊得不可辨识,也许是它知道神话时代早已结束,便将自己的面目彻底隐入了历史的尘烟中吧!

    责任编辑:顾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