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躺平”诗人陶渊明: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住自己的节奏
作者 | 帆书 · 闻星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日常焦虑几乎成了人们的一种常见状态。
前些年的逃离北上广,现在更是不少人计划想过上隐居的“躺平”生活。
这时候,1600多年前的一位诗人就成了他们的羡慕对象。
他就是陶渊明,以热爱隐居生活出名。
大众眼中的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辞官回归田园,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一提起他想到的便是与世无争的豁达,但其实他的一生也时常焦虑。
和现代人一样,那时候的他也有着工作焦虑、金钱焦虑、孩子教育问题的焦虑。
而与常人不同的是,尽管也会焦虑,但他在人生的每个节点都能遵从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活得自在而真实。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
他的曾祖父陶侃白手起家,在东晋的建立时立下功勋,祖父陶茂也官至太守。
他的外祖父更是出身世家,可惜到陶渊明父亲这辈,陶家日渐式微,家道中落。
陶渊明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的。
对陶渊明来说,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就是曾祖父陶侃和外祖父孟嘉。
前者是一代名将,后者是东晋名士。
所以,一方面陶渊明受外祖父孟嘉的影响,希望能超脱虚旷,率性本真。
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能像曾祖父陶侃一样建功立业,重振家族。
年少时的他,便满怀豪情壮志,想要超越四海,因此读书更为勤奋,经常忘记吃饭睡觉。
20岁左右,陶渊明开启了游宦生涯。
那时候的他身体健壮,胸怀激烈,独自带剑行走天下,渴望建功立业,足迹最远到达了张掖和幽州。
只是感慨遇不到知音、伯乐,没人理解自己的理想。
29岁时,陶渊明第一次出仕,担任江州祭酒,但不到两个月他便因自己的顶头上司王凝之而请辞。
王凝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可和他的父亲相比,他不仅平庸还迂腐,喜欢炼丹画符,成天求神拜鬼,不理政务。
面对这样一个“奇葩”的领导,陶渊明知道他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于是拂衣归田里。
在陶渊明辞职的日子里,晋王室愈加孱弱腐败,叛军四起。
隐居五年之久的陶渊明并没有忘记经国济世之志,他想在混乱的局面中做些什么。
隆安二年,恰逢江州刺史桓玄起兵发起清君侧,陶渊明被招入幕下担任参军。
尽管幕府的生活勾心斗角,但为了心中理想,陶渊明没有一言不合就辞职。
他呕心沥血帮助桓玄撰写表文讨伐叛军以匡扶晋室,却没想到成为他谋朝篡位的资本。
眼见主家狼子野心,骄奢淫逸,陶渊明心里痛苦不已,便借着为母亲守孝的名义,陶渊明再次请辞归隐。
等到元兴三年,刘裕起义,陶渊明第三次出仕,担任参军。
上任途中,他写下“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将自己出仕和归隐的矛盾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东晋从不缺乏野心家,陶渊明很快发现刘裕也是盯着皇位去的。
这场打着正义旗号的战争最终又变成了篡位,陶渊明失望至极,再度引退。
不过到这里,他对仕途还没有全然死心,不久,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第四次出仕。
他投到建威将军刘敬宣麾下,然而这次,他亲眼目睹了一个身居高位之人因遭受排挤,卸去职务,从云端跌落尘土。
终于,陶渊明彻底看清现实,当时的环境根本不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于是这一次,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这是陶渊明,机遇来临时,渴望建功立业,便投身其中;
当察觉现实环境的黑暗,便毅然离开,始终遵从自己的本心。
要想“悠然见南山”,首先你得有拿的起放得下的洒脱。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彻底看清官场黑暗的陶渊明再次回归田园,这一次,他真正放下了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转而追求内心的自在。
不过到公元405年秋,陶渊明却又一次出仕。
当然,已41岁的陶渊明对官场朝廷早已不抱希望,之所以再次为官,不过是迫于生计。
人到中年,生计压力骤增。
这时候,陶渊明的家里已经穷得快掀不开锅了。
种田不能自足,家里孩子又多,米缸都没有了存粮,更何谈喝上酒,这就让嗜酒如命的陶渊明更难过了。
于是在叔父的介绍和劝说下,陶渊明得以出任彭泽县令。
彭泽离家近,三百亩公田收获的粮食又足够造酒饮用,是个美差。
虽说陶渊明这次出仕,只为了挣点养家费和酒钱,但他的良知始终存在,即使是小小的县令也想有一番作为。
上任开始,他便打击土豪劣绅,又减轻农民负担减少税米,得到农民支持的同时又得罪了一些人。
很快,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督察,这位督邮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经常以巡视为名吃拿卡要。
他一到彭泽,就派人去叫县令陶渊明来拜见他。
陶渊明虽很瞧不起这种狐假虎威之人,但也只能马上动身。
谁知被下属拦住让换上官服,不然督邮会借题发挥索要贿赂,还会在太守面前进谗言。
一向清高的陶渊明怎能忍受这种侮辱,说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宁肯饿死,也不愿屈眉折腰摒弃尊严、气节。
于是,只当了80多天县令的陶渊明再次挂印而归,再未踏入官场。
既然改变不了这虚伪的世界,就只做真实的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陶渊明做到了。
从此中国政坛中少了一位无足轻重官员,却让文坛上多了一位千古流传的诗人。
刚开始退隐的陶渊明,“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然而田园生活虽然美好,但也有着许多艰辛和无奈。
辛勤劳作下,却是草盛豆苗稀。
祸不单行,正式归隐的第三年,一场大火将他的家当烧得一干二净,全家要穿没穿的,要吃没吃的。
他甚至还曾出门乞讨,站在人家门前又不知如何开口,主人明白他的意思,用酒来招待,他就用诗来表达谢意。
而面对权贵,他则从不屈服和妥协。
传闻江州刺史檀道济听闻陶渊明的艰难境况,又因仰慕其品行,带上钱财和美酒看望他,劝说他再次出仕为国效力。
陶渊明拒绝了檀道济的邀请,并将礼物退还,只道“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他宁愿忍受饥寒也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
虽然常常为生计发愁,贫富常在内心交战,但他始终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因此面无忧色。
正如苏轼所说,“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人生莫贵于一个真字,内心自由,才不枉于世。
自古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的愿望,因此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道重难题。
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现代人更是煞费苦心,学区房、辅导班样样都要比较。
陶渊明也同样摆脱不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公元393年,陶渊明29岁,念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他有了第一个儿子。
大喜之下的他,亲自给儿子取名为“俨”,字“求思”。
希望儿子为人温和恭敬,能像孔子之孙“述圣”子思一样将来继承家风,重振祖业,成为栋梁之才。
然而事与愿违,真实的情况却是五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
公元409年,44岁的陶渊明两鬓斑白,一副老态,但是没一个儿子能让自己省心。
五个儿子不是懒,就是笨。
认清儿子们不求上进的现实与自己希望的差距后,数落一通的他也无可奈何。
郁闷之下只得借酒消愁,安慰自己天意如此。
公元421年,53岁的陶渊明病重,担心时日无多,给儿子们留下一封带有遗嘱性质的家书。
回顾自己50年来的经历,诉说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思想。
他愧疚于自己为了性本爱丘山的理想,屡次辞官,又种不好田地,导致儿子们从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也想明白自己穿着破棉袄,又何必为儿子不如别人而惭愧呢?
自己本没有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也没有做好带头作用,又怎么能把自己未能成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最后陶渊明对孩子唯一的期盼就是希望兄弟五人能够和睦相处。
自己追求自由,便同样也给儿女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的权利。
焦虑,是所有人的生活底色,不分古今。
陶渊明不是圣人,自然也有自己的焦虑。
纵观陶翁一生:出身贫寒,自幼立下大济天下的理想,少有壮志,仗剑游历;踏上仕途,五进五退,终归田园。
几十载沉浮起落,在理想与现实的偏差造成的焦虑中,抛开束缚,奔向梦中的桃源,成就最纯粹的自己。
“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
即使焦虑,陶翁每次都能顺从内心做出选择,哪怕坎坷一生,依然率真而活,同时也告诉我们——
一时的焦虑无关痛痒,只要走在自己的节奏里,活在当下,遵从内心就是最好。
作者 | 闻星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原标题:《“躺平”诗人陶渊明: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住自己的节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