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者农民①|全家总动员:山东胶州吴英民的秧歌传承路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发自山东青岛
2018-09-23 13:41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胶州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英民一家被冠以“秧歌世家”的称号。素材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00:41)
【编者按】

今天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礼赞丰收、致敬奋斗者的日子。澎湃新闻推出“王者农民”系列报道,讲述那些新时代的农民领军人物如何踏着泥土的芬芳,在融合现代文明与农耕文化中,共创农村美好生活的故事。

跟吴英民一起吃饭时,他会时不时地拿着两根筷子当做棒槌展示秧歌的不同技法,继而可以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今年63岁的吴英民是胶州秧歌国家级传承人,秧歌是他的挚爱。9月19日,山东胶州普降小雨,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巡演走进胶州市胶东街道,吴英民和他的剧团成员冒雨一气表演了两个节目,他更是不顾舞台上的雨水,在地上翻滚表演,衣服湿了都没有察觉。

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巡演走进胶州市胶东街道办,吴英民和他的剧团成员冒雨表演

吴英民一家被冠以“秧歌世家”的称号——四个女儿,三个跟着他学了秧歌,还有一个是因为没有天赋被放弃了,俩外孙女也成了秧歌“老演员”。

今年6月9日晚,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灯光焰火艺术晚会上,42名8岁左右的少年儿童表演了胶州秧歌,吴英民10岁的外孙女权慧琳参加了这场表演。

在排练期间,吴英民负责接权慧琳回家。他清楚地记得,孩子每天见了他的第一句话是“姥爷,我太累了,能不能抱抱我”,孩子的话让吴英民不落忍,但他也知道,这是秧歌传承的必经之路。

吴英民妻子向澎湃新闻展示李敬贤留下来的秧歌表演所用头饰

入行

胶州秧歌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活跃在山东胶州一带的民间传统艺术,又以胶州市胶东街道最为集中。

建国初期,很多村里都成立了宣传队,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秧歌艺人李敬贤就是斜沟崖村的宣传队队长,宣传队成员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可以替代下地劳作,同时出去演出还能被好吃好喝地招待,所以宣传队的岗位很受村民欢迎。

吴英民与李敬贤同村,当初报名宣传队,也是因为“垂涎”宣传队员这一“肥差”。

1968年,十几岁的吴英民通过层层选拔,在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被李敬贤选中。吴英民回忆说,师父李敬贤的“乌龙绞柱”能翻转20圈,在当地获盛赞无数,他被选中的时候,也是秧歌在胶州最盛行的时代,每个村里,小到咿呀学语的小孩,大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人人都能唱上一段,个个都能扭几步。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胶州还曾流传一段顺口溜: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儿;听见秧歌唱,手中活计放一放;听见秧歌扭,豁上老命瞅一瞅。

此后的几年间,每天早晨,吴英民在李敬贤的指导下练习基本功,压腿、走台步、蹲马步、下腰,然后是秧歌动作学习,晚饭后,又开始挑灯学唱腔,往往是练到深夜才休息。

“文化大革命”时期,胶州秧歌的发展一度陷入低潮。李敬贤所带领的宣传队不得不改弦更张,排练了很多新剧目,吴英民当时也有参与。在他们排练的《沙家浜》中,吴英民扮演的是沙龙四这一角色。

“当时,只能在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秧歌。即便是这样,李敬贤也不放松对我们的要求,腿脚受伤,磕磕碰碰的情况都很常见。”吴英民指着头部左侧的疤痕,回忆起了当年练习时的情景。

他说,以前的冬天特别冷,他们都是赤着脚练,每天大清早就要起来练功,一个冬天下来,脚上手上冻得全都裂开了口子,脚底板子磨出厚厚一层老茧,棉裤都磨破了。

经过李敬贤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的刻苦训练,吴英民掌握了胶州秧歌的表演技艺和理论知识,不仅对秧歌中的棒槌、鼓子、翠花、扇女和小嫚五个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而且对大鼓、锣、大钹、小釵、手锣和唢呐等伴奏乐器的运用也得心应手。不过,吴英民最擅长的是棒槌、鼓子。

1973年,吴英民入伍参军,在部队军供站担任文书期间,他有机会就经常组织和参加文艺活动,还借机向战友们传授胶州秧歌。

吴英民和他的剧团成员在排练

李在会的徒弟们去中央音乐学院演出时的合影

接棒

1979年,吴英民复员回到了胶州,被安排到了胶州市武装部工作,后来又到了他老家斜沟崖村所在的公社任职,参与工业生产,当时公社造纸厂的筹建就是他负责的。

同年年底,吴英民回村任职,担任了斜沟崖村副大队长。不久,他又成为斜沟崖村党支部书记。回到村里的吴英民发现,与他离开时不同的是,年轻人开始喜欢流行音乐、现代舞,农闲时节打牌的多了,扭秧歌看秧歌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在吴英民看来,1988年前后,胶州秧歌的发展陷入了最低谷。也就是在那一年,李敬贤被查出身患癌症。

李敬贤找到了吴英民,与他语重心长地谈了一次。李敬贤表态,不想让胶州秧歌在他那里失传,更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他有责任为秧歌的传承做些事情,在最后不多的时间里。

李敬贤的这些话打动了吴英民,二人分析,秧歌的创作人才缺乏,新的秧歌剧、反映老百姓现代生活的秧歌新剧少之又少,秧歌没法像以前那样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引起他们的共鸣了,这是秧歌不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他们最终决定“从娃娃抓起”。

四个女儿成为率先响应吴英民的学徒,吴英民妻子也加入进来,承担起了制作、缝补演出服的任务。

说起这段过往,吴英民妻子直言太苦了。她说,吴英民带着一群孩子练习,还需要请各方面专长的老师来给孩子们授课,这个活儿也由她来做,经常碰到说好来上课却没来的情形,大家也只能无奈。此外,家里本来就没钱,还要给授课的老师支付一定的费用,有时候自己做不了的演出服还要请别人帮忙,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吴英民“全家总动员”的习惯延续至今。9月21日上午,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巡演计划走进胶东新机场,演出团有两名成员早上临出发前因工作单位不许请假而缺席演出,无奈之下,吴英民两位尚在哺乳期的女儿被临时“充军”,妻子负责为女儿看孩子。

吴英民的付出,李敬贤看在眼里,不识字的他坚持靠口授给孩子们指导,甚至在化疗期间,还坚持授艺。师徒二人相互激励,1990年在当地政府和一些朋友的支持下,吴英民筹资购买了演出服、锣鼓等装备,成立了一个秧歌剧团。演员全部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农忙季节种地,农闲时节就聚集在他家里,在李敬贤的指导下编排节目。

直至1992年,吴英民的秧歌剧团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可以到周围各村去演出了,当地老百姓也开始重拾对秧歌的喜爱。

1995年,李敬贤去世了。吴英民清楚地记得,虽然师父在生病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说话困难,但在最后的时刻,老人家却哼起了秧歌曲目。

李在会家里保存着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胶州大秧歌》

兴盛

李敬贤去世后,吴英民并没有停止对秧歌事业的传承,依然在贴钱延续这份事业。

1996年,吴英民成为胶州市胶东镇文化体育广播站的站长。这更加有利于他从事秧歌传承事业,他的付出也开始引起多方的关注。

1994年,吴英民一家被胶州市委宣传部授予“秧歌世家”称号;1996年,作为青岛市唯一的一支秧歌队,赴济南参加齐鲁民间艺术展演,原汁原味的艺术表演让观众领略了胶州秧歌的魅力,连续演出三十多场。

最让吴英民自豪的是,1998年11月,经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邀请,他带领弟子到北京舞蹈学院传授胶州秧歌。前后近20天的时间,他把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场图等表演知识,传授给舞蹈系的大学生。

他笑着回忆道,自己说话方言太重,大学生们都听不懂,多亏一位山东沂水的老乡在一旁当翻译。

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吴英民一面演出、带徒弟,一面还创作了《七仙女观店口》、《计划生育好》、《夸夸带咱致富的好领导》等秧歌剧。

2007年,山东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选工作,吴英民被评为山东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对吴英民来讲,不仅是一种荣誉,而且每年的政府补贴费用让他摆脱了倒贴钱支持秧歌传承的生活。

在吴英民所在的胶东街道,秧歌已有蔚然成风之势。到2008年,胶东街道已经发展到有秧歌队伍36个,涉及村庄占全街道村庄总数八成,每支秧歌队伍人数都在30人左右,乐器、服装、道具、音响等配置也一应俱全。

同样是在2008年,由中国文联、山东省委宣传部、青岛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秧歌节在胶州举行,安徽花鼓灯、安塞腰鼓、东北大秧歌、海城高跷、济阳鼓子秧歌等16支国家级非遗秧歌队伍齐聚胶州,期间还举行了秧歌艺术研讨会,并决定每两年一次在胶州举办中国秧歌节。

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巡演走进胶州市胶东街道办,吴英民在地下翻滚表演

传递

如今,在胶州,秧歌已经重新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平日里,每当夜幕降临,全市811个村居的文体广场上活跃着800多支秧歌队,无论耄耋老人,还是稚嫩幼童,人人都能跟着音乐扭上几段胶州秧歌。

特别是在每年元宵节期间,当地要“闹春潮”,秧歌表演是重头戏,台上台下都跟着摇摆,当地的名角儿往往是演完一场接着一场,经常被簇拥着加场。

胶州秧歌的名角儿很多,除了吴英民,还有胡志蕴等3名省级传承人,杨茂坤等11名青岛市级传承人,李燕、汤淑敏、李在会、李在新、姜仕法等74名胶州市级传承人。

其中,杨茂坤、李在会夫妇与吴英民一样,同为胶东秧歌第六代传承人。与吴英民积极改编新曲目的做法不同的是,杨茂坤、李在会夫妇坚持的是传统的演出形式,从服装到唱腔,原汁原味。二人谨记师父的教诲——传承秧歌,不图钱,不怕耽误工夫。杨茂坤从1976年就开始免费带徒弟,李在会现在也常去学校免费授课,自己的儿孙也都成了自己的学徒。

在这些老一辈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胶州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编写了适合学生使用秧歌书籍,录制了教学视频,在全市126所中小学开设了秧歌基础课程或选修课,成立了200多支学生秧歌队,建立校园传统文化基地60余个。

同时,这些秧歌老艺人、各级非遗传承人被分配到各个街镇,手把手地教学生。一些农村学校更是进一步创新,用专家编排的现代秧歌舞代替了枯燥的课间操。

现在参加演出,吴英民习惯提前把新编的词儿写在胳膊上,方便记忆。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年轻时身体落下了病,再加上记忆力也不行了,这个年纪已经不允许继续“霸占”着舞台了。他成立一个公司,公司的经营范围第一项就是“传统秧歌推广,培训、传承”。

现在参加演出,吴英民习惯提前把新编的词儿写在胳膊上

李在会也表示,他们夫妻俩以后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秧歌传承人上,让这个艺术形式一直流行下去。

不过,无论是吴英民,还是杨茂坤、李在会,都还小心保存着师父们留下来的鼓槌、服装、头饰,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是延续还是创新,老一辈留下的东西不能丢。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