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只有成了母亲,你才会真正理解她
这次“西班牙影展”最大牌的角儿应该就是佩德罗·阿莫多瓦了。看了很多他导演的片子,却从没在大银幕上看过。这部《胡丽叶塔》2016年上映,在阿莫多瓦的作品中不算很有名,但也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入围过主竞赛单元。
《胡丽叶塔》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据说,阿莫多瓦深度痴迷门罗的作品。在他2011年拍摄的《吾栖之肤》中,被强行变性的文森特读的那本书,便是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逃离》。5年后,阿莫多瓦终于把《逃离》中的三个短篇《机缘》《匆匆》《沉寂》搬上了银幕。这三篇小说其实是一个微型三部曲,讲述主人公朱丽叶一生中的三段故事:她和她的男人、她的父母、她的女儿。
佩德罗·阿莫多瓦导演
阿莫多瓦擅长拍摄女性题材电影,被称为“最懂女性的男性导演”,其中描写母亲的片子非常引人注目。《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获得过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平行母亲》获得过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胡丽叶塔》是又一部关于母亲的电影。阿莫多瓦一改他过去奔放、浓烈、极致的风格,用流畅、克制、内敛的镜头,讲述了三代母亲的冲突、误会、和解。
年轻的胡丽叶塔在夜行火车上偶遇两个男人。一个因为她的拒绝交谈,跳下火车自尽。另一个则在这个突发事件的背景下,赢得了她的心。当她发现自己怀上孩子后,胡丽叶塔毅然奔向这个渔夫肖安的家。巧合的是,她到达的前一天,肖安卧床多年的妻子刚去世。于是,他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有了女儿安蒂娅。
后来,胡丽叶塔母女去探望父母。看到病卧在床的母亲的痛苦、抑郁,目睹父亲与请来照顾母亲的佣人的暧昧,胡丽叶塔难以释怀。回家后,胡丽叶塔又得知,肖安继续保持着和旧情人的关系,于是吵了一架。闷闷不乐的肖安冒着暴风雨出海捕鱼,不幸命丧大海。
多年以后,女儿安蒂亚得知父亲的死因,怪罪于母亲,便以隐修的名义突然离开了胡丽叶塔,断绝了和所有亲友的联系。直到她9岁的孩子淹死在河里后,她才感受到当年她的离开给母亲带来的痛苦。
这是一个如今很流行的母女之间的恩怨故事。去年底和今年初,我先后组织过两次关于母女关系的小说阅读分享活动,一次是若竹千佐子的《我将独自前行》 ,另一次是塔拉·韦斯特弗的《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前者是母亲角度的讲述,后者是女儿角度的讲述。有一位分享者还讲起了她与母亲之间的真实故事。这映射了当今社会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鸿沟已然越来越深的现实。父与子、母与女的恩恩怨怨,令多少人痛苦不堪,难以自拔。
《胡丽叶塔》是解读母女关系的一个很好的靶子。胡丽叶塔的母亲病卧在床,父亲和佣人不清不楚,正如肖安的妻子卧病在床,不影响肖安爱上胡丽叶塔,同时又有个情人。胡丽叶塔放弃自己的事业,和肖安组成家庭。她既抱怨肖安到处留情,又因他的死感到愧疚,只有女儿安蒂娅给了她安慰。不料知晓内情之后,安蒂娅不告而别,从胡丽叶塔的生活中消失。最后,在体会到自己的失子之痛时,安蒂娅才终于理解了母亲。
《胡丽叶塔》基本按照门罗的小说情节拍摄,唯一的改变是在结尾。小说结尾是,朱丽叶一直住在原来的屋子里,等待着女儿的归来。电影则改成了女儿来信诉说失子之痛,对自己的出走表示忏悔。这个结尾显示出小说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不同的审美诉求。小说完全是个人的书写,不在乎大众的观感,同时也可能更符合生活现实。电影,尤其是阿莫多瓦这样的商业电影大师,必定需要一个略带光明意味的结局。这个结局更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有成了母亲,才会真正理解她。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和女儿都从对面想一想,化解所有的恩怨。因为母亲曾经就是女儿,女儿将来也会成为母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