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相册III|①1990年的夏天

摄影 金石声 文字 路明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吴栋 特约编辑 吕正
2023-10-31 11:08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编者按】

晚年,摄影家金石声留下了这些弄堂里的照片。它们的影调和光影让人联想到金石声先生的作品风格,不同的是,这里呈现的却是其罕见的彩色照片。光影被色彩附了魔,再加上胶片的质感和偏色,一下子把人带到了记忆中那条弄堂里的家长里短的,自己的童年和隔壁的小伙伴,父母的青春与外婆慈祥的面孔,每个人的脑海里都会有那么些闪回的片段。

拿到这些照片,作家路明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绘了一天里的“琐事”,从早上到晚上,再去经历这些只能通过一场梦,当然,金石声的摄影与路明的文字也能帮助人们做梦。通过这篇文章,由澎湃新闻发起的“上海相册第三季”也将正式与读者见面。

在前两季中,澎湃新闻共呈现了36位摄影师拍摄的上海作品与36位作家根据他们作品进行的书写,“上海相册”项目发起于2020年,旨在梳理、挖掘上海摄影师群体代表性作品,从宏观、微观层面呈现给读者一系列关于上海各时期、各领域的影像,并通过与上海作家这一群体的合作,收集撰写属于上海的故事,以此碰撞出一种关于城市发展脉络新的表达方式和观看角度。

无题。金石声 摄 

醒来时天已经亮了,电风扇不知道什么时候关掉,肚皮上搭了一块“人造棉”。外婆的声音传来,起来起来,好起来唻,吃早饭。

方桌上摆着一碗泡饭,一小碟油炸花生米,一瓶“三和四美”酱瓜或“广和”牌白乳腐。每天如此。只有礼拜天,外公会骑车去吴江路菜场,车篮里放一只钢盅锅子,一路咣当咣当响。菜场里有一家叫“小杨”的生煎店,开了有些年,生意相当好。外公排队,买回一锅生煎,配咸豆浆和油条。刚出锅的生煎皮色金黄,焦香四溢,轻轻咬一口,滚烫的肉汁溅出来。

无题。金石声 摄

弄堂,1990年代。金石声 摄

弄堂,1985年。金石声 摄

外婆一边吃一边讲,35号的小三子,华亭路卖牛仔裤那个,听说发财了,成万元户了,现在天天早上吃生煎馒头,要吃三客。外公喝一口豆浆,气定神闲,这种个体户,投机倒把,总归不牢靠的。眼睛瞄瞄我,还是要读书,读书好,将来当技术员,当供销科长,外语好进外资单位,徐家汇玻璃写字楼里上班,打打电脑吃吃咖啡,多少好。 

南京路,1986年。金石声 摄

弄堂,1990年代。金石声 摄

弄堂,1988年。金石声 摄

装模作样写了两页暑假作业,打开电视机,十七寸金星彩电,当时已属奢侈品。十点钟有小朋友节目,希曼希瑞,咪咪历险记,怪鸭伯爵,布雷斯特警长,太空堡垒……赐予我力量吧……鹰的眼睛狼的耳朵……我要我要找我爸爸……

拉开冰箱,抽出一根棒冰,绿豆或者大赤豆,或者光明牌中冰砖,盛在小碗里一勺一勺挖,难得有紫雪糕吃。隔壁小姐姐过来玩,两人坐在沙发上,一边吃冷饮,一边看动画片。小姐姐成绩好,考初中发挥失常,考进“垃圾中学”,她妈妈当场晕了过去。看了一会,小姐姐讪讪地说,不看了,要回家读英语。

无题。金石声 摄

无题。金石声 摄

无题。金石声 摄

无题。金石声 摄

风车,1982年。金石声 摄

无题。金石声 摄

外婆做好午饭,炒米苋,黄瓜炒鸡蛋,总有一道咸肉冬瓜汤,放凉了吃。吃完饭睡午觉,先要相帮外婆打水,擦席子。弄堂里静,叫哥哥声此起彼伏。叫哥哥就是“蝈蝈”,每家一只,养在竹笼里,喂毛豆子和西瓜皮。打开电扇,躺在草席上,竹制的卷帘缺了几根,阳光疏疏落落地洒进来。

无题。金石声 摄

午休,1980年代。金石声 摄

阁楼,1986。金石声 摄

一觉睡到昏天黑地。醒来已是傍晚,外婆在灶披间忙,干煎带鱼的香味飘上来。冷水擦一把身,坐在外公的旧藤椅上,看当天《新民晚报》的体育版。广播里放沪剧《大雷雨》,马惠卿对刘若兰说,刘小姐,我爱侬。小朋友听了,咯咯咯咯穷笑。

无题。金石声 摄

无题。金石声 摄

楼梯,1980年代。金石声 摄

杨花,1985年。金石声 摄

无题。金石声 摄

晚饭会丰盛一些,红烧素鸡、干煎带鱼,加一道番茄紫菜蛋汤。有时候小阿舅一家门来吃饭,带一客珠江饭店的糖醋排骨,或者杜六房的酱鸭,小绍兴的白斩鸡之类。大家团团围坐。电风扇转。兴致来的时候,外公会自己做“清色拉”。打两个鸡蛋,自制蛋黄色拉酱,拌入煮熟的土豆粒、青豆、红肠丁,偶尔有小块的菠萝或苹果,清爽可口,是小孩子最爱的大餐。 

我依然记得1990年的夏天,晚饭后,稀里糊涂的,挤在大人堆里看了一场球赛,南斯拉夫对阿根廷。电视屏幕和西瓜皮一个颜色,一道深绿一道浅绿。看了半天没进球,大人们都在谈论一个叫“马拉多纳”的胖子。

老房子,1980年代。金石声 摄

弄堂,1990年代。金石声 摄

弄堂,1990年代。金石声 摄

弄堂,1990年代。金石声 摄

马路,1990年代。金石声 摄

吃了西瓜,喂完叫哥哥,搬出折叠躺椅,去晒台上乘风凉。躺椅有塑料布和竹制两种。小朋友不喜欢竹椅,硬硬的硌着疼。塑料布软,躺久了,汗湿一大片。外婆点一盘蚊香,烟袅袅升起,弥散开。我躺在躺椅上,扇扇子,看天上的云。

对面的小区拆光了,据说要建一个什么梅龙镇广场。外婆说,不晓得我们这里啥辰光拆。

无题。金石声 摄

无题。金石声 摄

弄堂,1988年。金石声 摄

弄堂,1990年代。金石声 摄

泰兴路,1980年代。金石声 摄

泰兴路,1980年代。金石声 摄

装修,1990年代。金石声 摄

后半夜,感觉有一双手把我抱进屋里。我翻了个身,接着睡了。

摄影作品简介

文/金华(金石声之子)

父亲晚年很多时间集中在静物上面,这里有一个关系,是当时年纪大了,好像跑出去也不大可能,他拍的静物,有他的特点,他好像认为静物是他的一个特长,要把一个死的静物拍出生命来,这个他认为是很难的。

而且他认为他把握了这些东西,它能够通过光影布置,有一种生气在那里。他自己也对自己的这种功力比较得意也在这方面,但是他拍的静物,不是一些很昂贵的,很真珍奇的东西,一般就是拍一些很家常的东西。比方说一个蔬菜,粮食,水果土豆这些东西。都是他经常拍的。

还有他到了晚年,他喜欢拍他凌乱的住宅情况,拍一些放在窗子前头的一些东西,他经常反复拍,从那些东西,虽然是一些小品,你也能看出它是什么年代拍的,因为有一些东西,它是什么年代流行的,能够看出来。你能够看出上世纪80年代,市场上卖些什么东西,不是很直接,但能反映当时社会的情况。

摄影师简介:

金石声,1910年出生于武昌,后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少年时代;1931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土木系。抗日战争爆发,淞沪沦陷,遂于1938年秋去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深造,先后就读道路及城市工程学与城市规划学。1946年底回国,任职于上海市工务局都市计划委员会,参与了当时的上海城市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及规划管理局的顾问等职务。他经常参与上海城市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研究,有时还自己做规划方案。1947年起,他在同济大学任职,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课程,开始了他的城市规划教学生涯,培养了几代城市规划人才,成为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2000年去世。

文字作者简介:

路明,写作者,大学教师,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著有《名字和名字刻在一起》、《出小镇记》等。获上海市作协年度作品奖。

鸣谢:金华、黄芳、吴筱慧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