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嘉宁《浪的景观》在沪研讨:在风景和记忆中,创造属于世纪之交的形象
浪的景观
“文学史的叙述会改变,会将一个时段的文学贡献落实到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上,但到了21世纪后常常只作罗列,不谈作品,言下之意他们的写作可以作为文学现象或文化现象,但其作品是不值得分析的。”9月15日于复旦大学举行的周嘉宁《浪的景观》研讨会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如是说。“但《浪的景观》出版后,我心里可以笃定、踏实一些,我们这代人好像从此可以开始交卷了。”
自2022年《浪的景观》出版以来,关于作品的讨论余韵不绝。以三个中篇小说构成的这部作品,集中呈现了作家周嘉宁近年来对集体记忆与个人印记、对过往与当下、对城市与人的写作思考。这也是一场作家、评论家几乎均为同代人的作品研讨会,那些在周嘉宁笔下停驻和留痕的新街旧巷、事件情感既属于她一个人,也属于他们在近似的年纪所共同经历的时代。
“干燥美学”的诞生
“《浪的景观》是一本对读者要求很高的书,读书的时候会发现周围全都安静下来,仿佛飘在无边无际的宇宙当中,飘浮之中又不感觉孤独,反而很充盈,好像可以得到某种迎合。”《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将阅读过程中的这种感性经验命名为“干燥美学”,这也是此前许多人阅读周嘉宁作品时的感受:“她会在任何一个时刻用干燥来形容和命名,这是周嘉宁极为独特的语汇和发明,并由此创造了一种干燥美学。”在岳雯看来,周嘉宁逃脱了以往谈小说人物时的规范,如每个人到底如何生存,如何应付日常生活。人物在周嘉宁的小说中仿佛一直生活在一个精神世界中,他们所有的举动、表达都是精神性而非日常性的。令她更为感怀的,是《浪的景观》中无处不在的梦幻感:“大家无时不刻意识到相聚的一刻清晰而美好,但美好一定会消逝,所以小说许是动力不来源于情节,而来源于每一个相聚的画面。这些画面构成生命最本真的质地和让人回味的地方,这一切可能就是她所想要表达和向往的一种干燥美学。她所描述的一切,我们都曾经历过,都从那样一个浪的景观里走过来。”
周嘉宁
《浪的景观》
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感受,当这些感受集约汇总,便成为《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心中永恒的青春。而在他看来,一部青春小说,往往必须在青春过去以后才能写好。“就像《麦田守望者》《挪威的森林》这样的小说,会被一代一代的年轻人重新打开,我相信《浪的景观》也会成为类似的作品。”他提出,当干燥美学在周嘉宁的小说中形成了一个更具体的印象——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青春本身就是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被反思的过去、被青年整理过的过去,会比日常生活更加动人。周嘉宁小说就一直致力于书写干净明亮的地方,小说里因此拥有许多动人的瞬间和场景。”
在《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的理解中,“浪”由风而起,这个风是时代的风气和时代的精神状况,也包括个人的风格。“在浪所冲刷过的地方,即使柔软的沙滩也会形成一种凝固的形状,这个浪更重要的是苏醒的过程,形成了新的结构和形态。在浪的移动过程中拥有一种规律、具有某种速度的美。”他认同于金理的观点,如今的80后作家正在给出相对完满的、有自己风格和调性的答卷,并认为在这其中,《浪的景观》重新赋予了中篇小说的意义、能量和尊严。“它处理的不是一个单独的侧面,但也不会像长篇小说一样设计个人史、情感史或家国史,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大的横断面的思考。回头来看,关于80后,小说中所折叠的关于历史、关于个人经验的地方,能否召唤一种回溯性的新的经验、新的意义、新的能量?这是《浪的景观》给我们带来的新启示。”
“成为风暴本身,成为景观最内在的核”
“周嘉宁虽然年轻,但也在漫长的历史里一步步走过来,并在写作中凝结了一种品质和质地。当回头看《基本美》和《浪的景观》时,我们对这样的一种品质和质地并不惊讶。从中可以明确感受到她对自己的经验、情感、想象的一种诚挚的、执着的反省。有这样的东西,才有今天的《浪的景观》。”作为评论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见证了这一代小说家的成长。在他看来,周嘉宁的独特之处在于她的作品中,有一种个人经验的考古,“这种考古又和时代、社会、城市的变化相连。当处在今天的环境里来写世纪之初的经验和状态时,作品形成了有生命经验累积层次的文学。”
20年前的南京路步行街
这样的一部小说,给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康凌带来了矛盾复杂的阅读感受。“这部小说不仅在自己故事的脉络里对具体的事物赋予意义,也以具体的说明和阐述,将这个事物放在更大的坐标系里,在人类、世纪、时代的坐标系里进行定位。这种阐释内在暗示着一种时间的距离感和断裂感,如同把世纪之交这段历史风景化、打包、定格、封存,然后开始阐释的工作。”也如《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所言,在文学当中被创造出来的世纪之交携带着我们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其中的风景和记忆都带着含混、未知、混杂、不规范,但生机勃勃东西。“《浪的景观》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地方,就是创造了一个属于世纪之交的形象。”《上海文化》编辑木叶也有类似的感受:21世纪以来,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的命名能力并不强,在把握时代、真正抵达风暴核心,并把旗帜竖起来这一点上存在难度。“《浪的景观》就在做这样一种命名。作为一个真正的作者,或者作为这个时代中的一个人,她进入风暴中心,成为风暴本身,成为景观最内在的核。”
“青春文学浪潮经历了20多年来到今天,真正迎来了成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平表示。他认为,多年前包括周嘉宁在内的这批作家创作中存在一种单向度和过于乐观的倾向。如今在回望全球化展开的时代时,周嘉宁在温和的书写中,则拥有了很强的内在批判性,也具有充满温度的反讽,并因此赋予小说一种平衡感。由此,他想到的是华东师大的老前辈、作为新感觉派代表的施蛰存先生。“周嘉宁的这部小说给我们提供了21世纪的新的感觉派,她描述了一种语言无法描述的感觉,这其中有历史性的东西、思想性的东西、政治性的东西,但最终是一个文学性的东西,传递出一种无法言传的感觉。”
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办,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东方学者建设计划协办。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毕胜致辞,金理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分别主持了上下场会议,《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方岩、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项静、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刘欣玥、复旦大学历史系在站博士后吴天舟、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李琦及周嘉宁本人与会发言。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资料图、摄图网
原标题:《周嘉宁《浪的景观》在沪研讨:在风景和记忆中,创造属于世纪之交的形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