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豆瓣9.0,好独特的一部纪录片
夏天刚刚过去,热闹的院线里藏着一部只看名字可能会忽略的口碑电影,《火山挚恋》。
虽然选择在七夕节上映,但这绝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电影。准确来说,它是一部纪录片,主角是已故的火山研究学者卡蒂亚(Katia Krafft)和莫里斯(Maurice Krafft)夫妇,在1991年近距离观测日本云仙岳火山喷发时,他们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
虽然是当年的明星学者,但他们的故事也渐渐消散在时间长河中。直到28年后,纪录片导演萨拉·多萨(Sara Dosa)为一部讲述冰岛通灵者的纪录片《通灵者与隐藏人》(The Seer and the Unseen)筹划和搜集资料时,偶然发现了卡蒂亚和莫里斯生前拍摄的大量观测火山的纪录,足足有200多小时。
这些纪录影像并不只是普通的科学观测,在卡蒂亚和莫里斯的镜头下,那些喷薄而出的火山碎屑,涌动的岩浆,炽热的熔岩,充满着一种独特的美感。多萨被这些影像深深地吸引了,她继续好奇地在故纸堆里爬梳,阅览这对“火山夫妇”的著作、走访亲友、搜集过往的电视访谈……
虽然并未有过直接接触,但多萨越来越感觉卡蒂亚和莫里斯就像两位志同道合的老友一样,于是,这一切最终集合成了这部《火山挚恋》。
01.
“我们凝视着深渊的边缘”
套用一句烂俗的话,多萨不是影像的创作者,只是一位“搬运工”——
只要大银幕看过《火山挚恋》,没有人不会被其中的那些诡谲、惊险却又极富表现力的火山特写镜头所震撼,譬如红色的岩浆如巨龙吐息一般在黑色岩石上流动,这是高达1200摄氏度的玄武岩岩浆,富含铁、磁性物质和溶解性气体,因而如赤焰一般。因为超近距离的拍摄,我们还能看到岩浆上的独特纹理,甚至它流淌时偶尔如喘息一般吐出泡泡,有着一种诡谲的饱含死亡气息的美感。
这是在世界尽头才能找到的令人瞠目结舌的稀有影像,而它们大都由卡蒂亚和莫里斯亲自前往火山甚至是正在喷发的火山旁拍摄。
自从在大学时代相遇并深深相爱后,卡蒂亚和莫里斯的生活和事业就变得密不可分。这两名地质学家都同时“对人类感到失望”,于是他们从二战后充满着新思潮和喧嚣热闹的新生活中逃离出来,试图去寻找一种更接近原始的边缘生活。
他们带着相机走遍全球,只要有一丝动向,就会在预估的安全距离中尽可能地接近喷发的火山,观测,纪录,拍摄,他们的身影漂浮在浓烈的火山灰里,或是游荡在迷幻的熔岩池旁。
当考虑到这些影像的拍摄场景——往往是他们行走在崎岖不平、碎石嶙峋的火山锥上拍摄,使用的还是笨重的16mm胶卷,一种十分脆弱且易燃的胶片,这些图像带来的观感就更震撼了。
对比更强烈的,是这些略显沉重和压抑的题材,被卡蒂亚和莫里斯拍摄出了一种轻盈感。这些镜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浪潮电影,它们的特点都十分近似,不管是有趣的快速变焦的镜头,还是手持抖动的画面。有些第一人称叙述的话语(来源自他们撰写的书籍),甚至让人联想到了特吕弗的作品。
考虑到卡蒂亚和莫里斯成长于五、六十年代的法国,自然而然会受到当时的文化与审美影响。不过在时间线越往后的影像里,这种电影式的拍摄手法也愈加娴熟。
很明显可以感觉到卡蒂亚和莫里斯有一种对于镜头和表演性的自觉。他们不止拍摄火山本身,也会有意识地拍摄自己,渺小的人与巨大的火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类影像本身就已经具有独特的电影感,比如《火山挚恋》使用的海报场景,在岩浆构成的红色幕布前站着一个似乎从未来穿越而来的身着银色防护服的人,这并非科幻片式的设计,而是真实发生的场景。
这些影像中天然就带着一种叙事艺术,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他们在有意识地记录“自己”。
“我们凝视着深渊的边缘”,卡蒂亚如此写道。他们非常明白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的风险,“总有一天它会杀了我们”,莫里斯说,“但这一点都不困扰,我宁愿过短暂的生活,而不是一种单调、漫长的生活。”
带着每一秒都可能是最后一秒的理念去生活,去拍摄和纪录,因而他们也成为了自己故事的创作者。
卡蒂亚和莫里斯对于图像影响有着极高的觉知和自我意识,这些特别之处又被多萨敏锐地捕捉了下来,最后荧幕上便呈现了一对非常独特的“火山夫妇”形象——两个浪漫的、充满奇思妙想的“怪胎”,脸上挂着不失天真的笑容,仿若韦斯·安德森电影里的角色。
他们会到一整个巨大的硫酸池中划船;也会为了到火山旁边,而身着几十斤重的金属外壳,莫里斯甚至为了测试防护性而朝卡蒂亚的头盔上扔了一块石头,发出了清脆的一声,这也是电影的“名场面”之一。
作为专业影人的多萨,也会佩服卡蒂亚和莫里斯在影像上的天分:“我深深地感受了他们的构图之美,他们作为故事讲述者的技巧,以及出色的感情传递”。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美不只是单纯的外在审美或者纯粹的构图巧思,这些影像美学的背后,其实暗藏着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体验世界的方式。
卡蒂亚与莫里斯总让人想起星野道夫,后者也是一位投身于自然的摄影师,他在荒原中行走,与狼同行,同灰熊擦肩而过,也在一次意外中丧命于野兽口中。
另一位摄影大师今森光彦曾如此评价星野道夫的作品:“无法亲眼见证生命循环的摄影家,很难通过照片呈现人与自然的关联。”
这或许也是卡蒂亚、莫里斯、星野道夫这样常常与死亡为邻的创作者拍摄的影像如此让人触动的缘由。其实,在无人机已经普及的当下,要想深入这些无人区腹地拍摄并不困难,近距离拍摄也可以通过技术实现。
但他们用生命执掌的镜头,总让人收获震撼和感动,这不是一种殉道者式的自我感动,只有在切身体会过生与死的交织时,这些身体力行的体悟才会融入到镜头语言中。
其实这样的拍摄手法并不简单,不是一味接近就足够。需要靠近那些带有危险的事物,才能够洞察其中的细节与温度;但如果没有对被拍摄对象满怀的尊敬与情感,也不可能拍摄出这样的影像。
火山学也是一门观察的艺术,在这对“火山夫妇”的影像里,我们不止可以看到好奇心,同时也能感知到他们是如何调节恐惧,平衡未知与不确定性。在这样一个因为不确定性而让人感到孤立和恐惧的时代里,这些“危险”的影像,却反而好像成为了一个避风港。
02.
与火山的“三角恋”
虽然名为“挚恋”(love),但爱并不只局限在两人之间。
莫里斯特别喜欢讲这样的一个笑话,因为卡蒂亚比他多见过20次火山喷发,所以他经常说:“卡蒂亚正在和火山有染。”虽然是玩笑,但无法忽视的是,这份爱恋中,火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卡蒂亚也说,“在火山顶端,我无法爱上一个不共享这份爱的人。”莫里斯在自己出版的一本书里写,“对我来说,卡蒂亚和火山,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多萨把这句话用作《火山挚恋》的结尾,她认为这是一个卡蒂亚、莫里斯和火山的“三角恋”故事:“当然在电影中,我想要呈现出坠入爱河的梦幻感。但同时我们也想画出一条平行线,把坠入爱河和研究相对应。这种随着了解而产生的亲密,与驱动科学探究的好奇心结合在一起,才是他们的爱情故事。”
“爱是理解的另一个名字”,《火山挚恋》引用了著名禅师释一行的这句话。
卡蒂亚和莫里斯和之间的爱情,更多建立在对彼此的钦佩甚至竞争中——莫里斯曾感叹,他无比羡慕卡蒂亚对于地质的独特想象力。
三角恋并非只是多萨的解读。卡蒂亚和莫里斯写了近20多本书,其中当然有非常认真的科普,但也有许多书籍用第一人称写作,甚至使用了诗歌的形式,他们常常将火山描写为一个正在觉醒的怪物,一个他们特别挚爱的怪物。
在他们拍摄的关于火山的镜头里,我们真的能感受到,火山是如此的活跃和美丽。多萨捕捉到了这点,在镜头剪辑中,她把火山喷发刻画得像怪物苏醒一般怪异、华丽而又迷人。
很明显,卡蒂亚和莫里斯感受到了火山中蕴含某种的生命力,并通过相机与之建立联系。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中传达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也包括他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与火山建立联系,不管是好奇、分析或是感知。在这些时刻,火山不只作为一个被研究的对象,好像也具有了自己的主体性。
卡蒂亚和莫里斯认为,火山是有意识的生物,活得非常热烈,超越了人类的理解。莫里斯经常用“冷漠”这个词来描述火山,我们甚至都可以想象他用着一贯轻松幽默地语气说,“为什么你不回应我的爱,火山?”
但同时,莫里斯也会知晓,答案是他永远无法知道。两人携手朝着无法完全感受的深渊走去,这就是他们人生旅途中最浪漫的一环。
在这些壮观的影像里,我们不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卡蒂亚和莫里斯对于火山的热情,也能感到他们对于彼此的爱恋,即使这些影像中没有他们牵手、接吻,甚至鲜少有同框的镜头,我们却从来不会怀疑他们对彼此的挚恋。
每一帧16mm的影像里,都带着爱意的痕迹。这些爱意不需要通过那些传统的亲密镜头呈现,只要有他们与火山的共舞镜头,就已经足够。
比如,卡蒂亚的镜头里,莫里斯顽皮地把鼻子探进深渊,以探究火山活动的规模和速度。而莫里斯的镜头也会对准卡蒂亚红红的小脸蛋,那是她以身体感知高温的外在体现。
可以想象的是,当其中一个人在镜头前行动时,另一个人正站在摄像机后面。虽然只有一个人在画面里,但通过解读文本和观察片段的构图和肢体语言,我们不难想象背后执掌摄影机的另一个人的包含爱意的眼神。
有趣的是,多萨在镜头剪辑中,也会特意去选择火山场景作为他们爱意的表现,比如有可以表明早期爱恋的熔岩的小小沸腾,也有展现他们之间激情点燃时的火山爆发,直至关系中摩擦和碰撞时可能产生的爆炸性。
以及种种破坏性的影像——那是饱含着心碎、痛苦与毁灭的时刻,卡蒂亚和莫里斯从来也不会过度浪漫化火山,他们很认真地对待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即使把火山当作拟人化的对象,他们也同时保有着一层敬畏和自知。多萨曾在采访中聊过这种尺度的把握,“我真正受到启发的,是将自然视为自然本身就是极具意义的。想象火山具有智慧当然很重要。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在政治话语中,火山也是被资本化或开采的资源。而它的危险以及与人类密不可分的生活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卡蒂亚和莫里斯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即便是运用严格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它,自然界的不可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如星野道夫在《旅行之木》中所写,自然暗藏着人智无法企及的力量,有着将不懈积累起来的一切归于虚无的意志。
《火山挚恋》不只是一部存在主义式的关于人生和爱情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壮观震撼的展现火山研究历史和科学知识的科普纪录片。通过探险、测量和实验,卡蒂亚和莫里斯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火山危险的认知。
他们不断出书、上电视、拍摄电影录像带,不止是为了“支付探险的账单”。更重要的是,卡蒂亚和莫里斯虽然“对人很失望”,却又比谁都关心人。他们一直超越国界和种族的界限,深入灾情第一线,去提醒世人,持续地奔走游说,对各国政呼吁要重视火山爆发的危险影响。
纪录片就在两种力量中交叉进行,一边是火山那种炽热到让人战栗的死亡力量;另一边则是两个在火山前漫步、行走、跳跃的两个小人,似乎要以一己之力,犹如愚公和精卫一般,试图去描摹和探究这种死神之力,以期能挽救回更多人的生命。
03.
顺着人生的洪流活下去吧
需要强调的是,多萨在拍摄中“特别关注”了卡蒂亚——即使她只是同等地看待卡蒂亚和莫里斯而已。
在翻阅影像档案的时候,多萨意识到当时的社会有着明显的性别歧视,许多采访都围绕着莫里斯进行,名流们会称呼莫里斯为“伟大的火山学家”,而卡蒂亚则是“他的妻子”。过往展现卡蒂亚的内容要少得太多,但多萨发现,她的个性、她的见解以及她对科学的深刻贡献,并不亚于莫里斯。
卡蒂亚充满了好奇心,而且非常地勇敢和无所畏惧。与此同时,她又对恐惧有着深深而明智的了解,《火山挚恋》引用了卡蒂亚的一句话,“好奇心比恐惧更强烈”。
对卡蒂亚的了解让多萨诞生了一个绝妙的灵感,她将之运用在了《火山挚恋》中,那就是非常独特的旁白叙述风格。由于绝大多数影像没有解说,便需要一个声音来讲述并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多萨参考卡蒂亚,设计了一个独特的讲述者人格,这是一种“面无表情的好奇心”——不是要刻意产生距离感或者讽刺,而是不乏温暖和关怀,从一种独特的、朋友式的角度去了解火山。
多萨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我对于人类如何从自然界中寻找意义永远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如何与自然的力量建立关系。我真的很想谈谈‘有知觉’的这个词。我认为将自然人性化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我们可以与自然建立非常个性化的关系。”
这一点,在开头提过的她的另一部作品《通灵者与隐藏人》里也深有体现,冰岛的这些“通灵者”不是我们惯常理解中跟亡灵交流的人,通灵者是能跟隐藏在那些苔藓与树木里的精灵相沟通的人,“在冰岛,有些地方非常安静,甚至连鸟儿的声音都听不见;除了人的呼吸和大地的呼吸,什么也听不到。沉下心来,聆听寂静,就可以与精灵取得联系。”
虽然人类是渺小的,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去感受这个星球的强大力量。火山这样的事物虽然看起来如此遥远和不可接近,但岩浆始终在我们的脚下隆隆作响,人类其实可以与地球建立这样的深刻的相互关系。
巧合的是,星野道夫在《旅行之木》一书中,写过自己的一位热爱探索自然的朋友T君也被火山吞噬。一座江户时代长眠不醒的山在一个夜晚突然喷发,夺去了正在山下露营的T君的生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有没有回过头去,凝视在眼前喷发的火山呢?”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T君的答案了,就像我们也无法得知卡蒂亚和莫里斯生命最后一刻的想法一样,他们只在爆发现场留下了一块手表。
怀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心情”,星野道夫认为T君是“误入了一座不得了的时空迷宫”:
“与日常生活平行,却暗藏于深处,无法为肉眼捕捉到的某种东西,能撼动自身存在的某种真真切切的东西……我们想要追寻的,就是这‘另一种现实’吧。自然也好,人的生活也罢,我们寻寻觅觅的都是能照出自己模样的镜子。而且那必须是一面让人怦然心动,又透彻明净的镜子……”
不管是T君或是星野道夫,还有卡蒂亚与莫里斯,他们的存在都是在告诉我们,除了传统的规训以外,人世间其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标尺,我们也可以用一种“非常个人的、离社会尺度最远的标准去看待人生的成败”。
“这是何等多姿多彩的人生啊。大多数人都过着‘想要取得某种成就’的人生,可他的人生是无比随性的。这就是所谓的‘顺着自己与生俱来的洪流活下去’吗?
因为T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这么过日子的。只是大家都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早早地抛弃了这股洪流,想方设法要上岸。’”
但他们偏要轻装上阵,在人生的路上顺着这股人生洪流而生活。
参考资料:
Eruptions: Fire of Love Director Sara Dosa Interviewed by Director and Author Sandi Tan, Filmmaker.
Female Filmmakers in Focus: Sara Dosa on Fire of Love, Marya E. Gates.
Interview: Sara Dosa on Fire of Love, Unrequited Love, and Indifferent Volcanoes, Marshall Shaffer.
Sara Dosa on Fire of Love and Embracing the Unknown: An interview with the director of the year's most thrilling love story, Pat Mullen.
《旅行之木》|星野道夫
《永恒的时光之旅》|星野道夫
图:《火山挚恋》
撰文:青鸾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原标题:《豆瓣9.0,好独特的一部纪录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