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跟风到日本做程序员:“培训一个月上岗,工资低到我后悔”
原创 你们的 ELLEMEN睿士
在美国硅谷都忙着裁员的时候,日本默默成了IT行业“守门员”。
由于行业人才需求量大,日本大量吸纳外国劳动力,并放宽任职要求。于是,到日本做程序员,成了在国内面临职业困境的一些人的出路。
日本做程序员,门槛有多低?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进行的“关于IT人才供需的调查”,预计到2030年,日本IT行业将会有45万名IT人才的缺口。这个数字通过变动,最多可能到达79万,最少也有约16万。所以,很多大公司批量从印度、中国等各地招收人员。日本政府也提供了不少安家、生育的福利,上个月还刚刚缩短了外国IT工程师取得日本在留资格的审核时间。
中国人到日本做IT工作,一方面是选择距离和文化更为相近的国家,另一方面选择了技术和政策门槛都较低的工种。
W大学在国内的普通二本学财务管理,Amber(小红书ID:不可驯化的小狐狸)在日本读日本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她们都是“未经验”IT人员,也就是没有任何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初学者。一般先进入派遣公司,再由公司进行几个月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工作。
W之前在某航空公司做空姐,日本中国两头跑,所以有过在日本的生活经验,日语水平尚可。疫情期间,跨国航空无法正常运行,她不得不辞职。因为日本给她的印象很好,干净、有秩序,整体生活较为舒服,W决定在这里找工作试试,最终在可选择的房产中介、保险销售、柜姐、IT等职业中选择了较为轻松的IT工程师。简单培训一个月左右,就可以胜任写测试、设计等SE(system engineer )里一些简单的工作。
像Amber一样的日本文科毕业生,大多数也会选择做SE。缺口大、门槛低、薪资还不错,让他们不必在狭窄的专业对口道路中打转。
正规的IT公司工作强度基本不会太大。工作时间和被派遣的甲方公司同步,W去到的很多公司完全不需要现场办公,需要的话也是一周一次,上班时间通常是9:30-6:30。Amber住在大阪,同样是一周去一次京都的现场,上班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6点,中间有一小时的午休。
日本政府从2019年实施新加班制度,每个月加班时间超过120个小时的员工会被强制要求体检,连续加班超过40个小时,员工的上司会被谈话。W有时拿到的工作需要一周完成,但两天就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安排。因为有加班费,Amber有时会主动加一会儿班,但在正常情况下,工作都可以在下班前完成。
职场环境方面,日本绝大多数公司尊重法律规定的薪资、福利,休息日和工作的界限分明,放假不调休。同事之间非常有边界感,工作时邮件联系,除了关系好到一定程度的,私下不会添加联系方式。Amber的领导非常善于管理员工,如果技术方面遇到困难觉得工作不能胜任,可以让别人顶上,分配写程序以外的工作时,会询问她是否愿意做。
W和Amber都是去年开始工作,薪资折合人民币在15万-20万元之间,相当于日本普通应届毕业生的水平。如果是独身的话,不到两千元可以在大阪租到一个生活设施齐全的“one room”。在东京市中心能住两个人、60平左右的房子,月租则不到7000元。IT行业居家办公的特性,又能省下外食的钱。两人都觉得在日本的薪资和生活成本相比,可以维持比较舒适的状态。
日本的one room
派遣公司,踩坑高发地
然而,在各个社交媒体上,赴日IT被反复提及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派遣”,围绕它的几乎全是压榨、坑人等负面信息。
在日本,除了Google、微软等跨国大厂,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技术人员很少,多数软件开发项目都以外包的形式由下游公司进行,所以出现了层层外包的现象,也就催生了大大小小的派遣公司,其中就包括很多华人建立的公司。
类似国内互联网大厂的外包形式,派遣公司员工的工资由提供项目的公司发放,比如对方给一个人的指标是60万,公司老板给的发放标准可能是30万,中间的差价相当于中介费用。
派遣形式在日本很常见,W和Amber都就职于这类公司。虽然她们对于甲方公司来说是派遣员工,但与派遣公司之间是正式的雇佣关系。不过,派遣公司鱼龙混杂,“踩雷”的概率也不小。
Amber在这家公司之前,曾就职于一家规模不小的派遣公司,虽然工资高一点,但加班严重。因为工资里已经包括了每月25小时的加班费,所以领导会认为加班是合情合理的,变相强制加班。这是Amber工作三个月就裸辞的主要原因。
小黑(小红书ID:跟小黑一起东京旅拍呀)遇到的华人公司更加不负责任。
公司人员很少,入职后的IT培训是老板自己给做的,几乎只是走个过场。之后他们会帮员工伪造一份有工作经验的简历,去面试项目(日本比较看重隐私性,简历一般不写明公司名称),因为只有进场公司才能开始拿到派遣人员的工资。小黑因为技术基础较差,面试难以通过,最后直接被“走后门”塞进项目里。
小黑的公司走廊外
底层的派遣公司一般拿不到好的项目,所以小黑的甲方公司加班很严重,上午九点上班,晚上八九点下班是常态。这样的状态下,周末用来回血都不够,更不用说安排娱乐活动。
入驻项目现场之后,如果有什么技术问题,老板并不会帮你解决,只能求助于同事,如果最后实在不会,就只能退场,由其他人顶上。小黑作为一个技术小白,就这样在第一个项目被退场,最后灰心辞职。
这个公司甚至没有财务,工资就是由老板自己计算,私下转账,小黑还经历过被算错工资找老板理论的状况。总之,这段半年时间的IT工作,“各方面的坑都踩了一个遍”。
“能进国内大厂的就别来了”
虽然都多多少少遇到过一些困难,但W等三个人都一致同意日本职场没有中年危机,对于技术人才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mber表示,日本IT人才的缺口依然非常大,华人圈基本处于“360行,行行都转码”的状态,所以她最后也锁定了IT行业。
W对这个机会非常珍惜,因为她本科只是一个二本学校,出身是四线城市普通家庭,如果在国内继续沪漂北漂,可能拼命卷也做不出什么成绩。“对我来说,已经是逆天改命了”。
但她不建议家庭或学历、技术很好的人来日本做IT,这里的收入并不见得比国内的互联网大厂高。
小黑觉得懂技术的人如果想“躺平”,日本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因为IT人才缺口依然比较大。但如果是像她一样的零经验人员,就要三思而后行。近年来,来日本做IT的人太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再是随便过来就可以轻松赚到钱的局面了。所以她辞职后并未找到满意的IT工作,最后做了独立摄影师,也算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日本虽然没有中年危机,但人到30岁左右也要考虑升职的问题。在这里的职场有个说法,年收入8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0万左右)是一个坎儿,如果临近中年不能升上去就很难突破了。所以W正在考虑和丈夫移居美国,做寿司师傅。Amber将来可能会去各国体验一下,再选一个地方定居。
是否适应日本的氛围也是决定生活质量的一大因素。W眼中的有秩序在有些人眼里可能反而死板、压抑;日本的房子面积小,也不乏有人久住之后向往蓝天白云大草原的开阔。如果日语不好,日常交流就会受限,进而影响到社交圈的建立。
理想国度和理想工作永远是相对的,能够找到心中相对平衡的状态,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最难得。
采访/撰文 林花花
原标题:《跟风到日本做程序员:“培训一个月上岗,工资低到我后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