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个关系到饭碗的大事
近日,不少在美国的印度裔人士蜂拥奔向超市疯抢大米。因为受破坏性降雨和印度大米出口禁令影响,大米价格飙升,各地印度裔居民疯狂抢购大米。
同时,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极端气候,使东南亚农业生产雪上加霜。
全球粮食危机加剧,如何守护粮食安全?
01
全球粮食危机
如果在往常,8月中旬,东鹏·文灿桑(Thongpoon Moonchansong)的稻田将被静水覆盖,错落有致的水稻长度及膝。稻田水量极其充沛,网兜往水里一搂,就能截获鱼蟹。
今时不同往日。东鹏所在的村庄位于泰国北部的乌塔拉迪府,虽然一直有下雨,但雨水微弱、断断续续,家旁的水渠已然干涸。
东鹏一家对水稻收成已不抱期待。东鹏的女儿塔南坎·波图多姆辛(Thanunkan Potudomsin)说:“往年雨水充沛,水渠里都是水。但今年几乎没有水,我们只好干播。可即使现在下大雨,水稻也已经过了生长期。稻苗都干了。"
极端多变的天气正在威胁大米产量,而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都是大米。2023年7月,印度暴雨导致农作物受损严重,作为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禁止出口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路透社报道指出,出口禁令协同厄尔尼诺恐惧(担心天气将变得更为炎热干燥),导致大米主要出口国——泰国和越南的大米价格飙升了约20%。
连锁反应还在继续。近几周,阿联酋宣布暂停大米出口、再出口四个月,缅甸也准备暂停大米出口,印度尼西亚想要从邻国进口大米增加储备粮。
菲律宾政府签署大米限价令,保护贫困人口。菲律宾国家经济和发展局警告,当前是“困难时期”,称厄尔尼诺为 “主要干扰因素”。
02
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气候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显著增温。但厄尔尼诺对水稻影响尚不明确。根据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的报告显示,上一次重大厄尔尼诺发生于2015 至2016年间,当时东南亚大米产量与前两年相比下降了1500万吨。除此之外,恶劣高温天气将诱发疾病、带来干旱、引发森林和泥炭地大火,导致整个地区出现雾霾。
新加坡地球天文台主任本杰明-霍顿(Benjamin Horton)说:“虽然尚不清楚厄尔尼诺现象有多严重,但令人担忧的是,太平洋海洋温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加上重大厄尔尼诺现象,这是头一遭。”
“我希望厄尔尼诺只是昙花一现,”霍顿说。“如果不是,农业将‘不可转也’。”
“重大厄尔尼诺现象对空气影响极为明显,将导致雾霾频发,无法待在室外。影响水资源,因为将没有水。同时也将影响食物,因为将没有食物。”霍顿说,他提醒政府做好准备。
泰国国家水资源办公室秘书长苏拉斯里·基蒂蒙顿(Surasri Kidtimonton)在2023年8月份预测,作为泰国水稻带的中部平原本季累积降雨量可能会减少 40%。印度官员上周告诉媒体,印度将迎来八年来降雨最少的季风雨季。
印度占全球大米贸易的40%以上,同时出口大米至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由于价格较低,近年来,这些国家的印度大米销售有所增加。
华盛顿特区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瑟夫·格劳伯(Joseph Glauber)说:大米不同于其他大宗商品,全球种植的大米只有一小部分(约11%)用于交易。当印度这样的大米主要出口国退出,很少有供应商能填上短缺。
格劳伯说:“关键是[印度季风]能否提前结束,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大米出口危机爆发时,正值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国内食品价格通胀,俄乌战争更加剧了这种通胀。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威胁着大米生产,还威胁着许多重要农产品,比如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油——棕榈油,印度的甘蔗、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
泰国表示不会实施大米出口禁令,同时敦促泰国农民种植耗水量较少的农作物。当地媒体报道,泰国将鼓励公众、政府和商业部门共同节约用水。
即便厄尔尼诺现象是虚惊一场,研究人员表示,不可否认的是,农民需要适应气候危机带来温度上升。因为大米的生长尤其脆弱,水太少或太多都会破坏田地,看似很小的温度波动也会影响巨大。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夜间温度的变化,发现最低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谷物产量就会下降10%。温度骤降也非常可怕。
泰国农业大学水稻科学中心主任西瓦雷特-阿里吉特(Siwaret Arikit)博士认为,无论产量还是质量,气候变化对水稻的影响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西瓦雷特说:“很多以前并不致命的新兴疾病,气候变化之后,摧毁了[作物]。以脏穗病为例,这种病日益威胁着稻农。一旦水稻感染,将降低约20%或30%的产量。”
03
努力自救
研究人员和农民正想办法让作物更顽强。在塔南坎·波图多姆辛(Thanunkan Potudomsin)的村子里,有人选择更换农作物,种植需水量少的农作物。
水稻中心与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合作,正在努力开发一种营养更丰富、能够抵御全球变暖的水稻。研究人员正研究由 400 种水稻组成的 "多样小组",找出与更具抗逆性特征相关的基因。他们寻找能使根系更长的基因,以便更好地吸收土壤水分;或者寻找气孔更少的基因,减少水分流失,更好地应对干旱,并减少释放甲烷。2022 年,该中心与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找到了能更好地抵御褐飞虱害虫的水稻基因。
此外,天气预报员将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无论是干旱,洪水还是疾病爆发,都能被精确预报。天气预报机构也将与水稻育种者合作。西瓦雷特说:“如果预测精准,育种者可以未雨绸缪,培育适合的水稻。”
虽然塔农坎所在地区干旱严重,但东北部那空拍侬省的其他地区,最近却遭遇洪灾,淹没了稻田。
塔南坎母亲的稻田面积为1.3公顷,她们家共有4.8公顷田地。收获的稻米一般留着自己吃,吃不完就卖掉。她们正等待政府补偿,但不知有多少。
塔农坎说,她劝过母亲,今年天气反常,不要种田。村里有些人因为投资田地而负债累累。但她无法说服 59 岁的母亲停止耕作。"她们这代人的想法是,稻田空着很可惜。他们不想空着稻田。"
她说,今年剩下的田地将用来喂牛。
编译:阿海
原标题:《一个关系到饭碗的大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