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果科技被用来“作恶”,科学家“有罪”吗?

澎湃问吧
2023-09-19 18:03
来源:澎湃新闻
一问三知 >
字号

在诺兰的电影《奥本海默》中,主持研发出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奥本海默,在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成功后,陷入了深深地自责,甚至觉得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

科技的力量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可能给人类社会的伦理规则带来冲击。不断进化的AI有可能欺骗甚至控制人类吗?用AI复活亲人、和AI谈恋爱,是否会对人类伦理造成冲击?澎湃问吧邀请自动化科技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向际森,一起聊聊科技创新与社会伦理。

点击图片即可提问

科学家如何履行道义责任 

@卡恩啦啦啦:奥本海默因为原子弹的威力感到歉疚,但是科学家没有权力决定怎么使用。发明权和使用权的矛盾,该怎么处理呢?

向际森:科技发明权与使用权的矛盾是一个复杂且深远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科技的发展,更涉及到人类价值观的定位。以原子弹的发明为例,奥本海默这位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家,为了对抗纳粹而投身原子弹的研究。当两颗原子弹投在了广岛和长崎,巨大的破坏力导致几十万人死亡,他因为觉得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而歉疚。让我们深入思考科技与道德的交汇点。

想象一下,如果原子弹的发明者是一位战争狂人,此时发明者拥有使用核武器的决定权,才是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的问题。

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时,发现其核心并不在于发明权与使用权的矛盾,而是科技伦理最核心的命题:如何确保科技向善?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科技的发展来解决问题,因为科技本身并不具有道德判断力。面对这种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类与科技的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包括国际合作、法律法规、道德约束等来规范人的行为,防止有人运用科技作恶。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的成立,以及我国也成立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谷歌公司的don't be evil企业准则,都是为了尽力确保科研成果不会被滥用。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科技是多领域持续发展的,即使是同一科技,在不同时代也会带来不同伦理问题。对于奥本海默而言,研究原子弹是基于善的出发点,并取得了结束战争的善果,但之后的世界却埋下可能开出恶之花的种子。确保科技向善,我们需要秉持真善美的价值观,以此来指导我们对科技的研发和使用。同时,也需要持续关注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及时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和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黑色印章:科学家可以怎么实现他的道义责任?

向际森: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社会中“好心干坏事”的情形很多,就像《老残游记》当中有一句话:“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科学家作为社会的精英,如果过于保守则可能一事无成,无法担负起推动创新变革和发展的责任。如果不通世故、不明事理,过于激进则可能“过犹不及”,产生的破坏性可能比保守还大。要做到朱熹在《大学集注》中提出的“处之无有不当”,必须做到“知之无有不明”。

作为一位担当道义责任的科学家,在追求创新变革时首先应知晓并遵循现有的科学伦理规范,积极进行跨学科的沟通交流,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所研究领域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负面影响,同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审查等措施,以此来实现道义责任。

@林梓瀚:新技术的发展会不断突破现有的社会规则和社会道德,对社会思想造成强烈的冲击,科学家在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要怎么去适应这种冲击,甚至怎么去降低自己的负罪感?

向际森: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创新理论”的鼻祖、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将创新定义为“创造性破坏”,也就是说新技术天然的会对现有社会规则和社会道德、乃至社会思想造成冲击,也正是这种冲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比如伽利略“日心说”对社会思想的巨大冲击。所以因新技术冲破旧规则、旧思想的束缚,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情况,科学家可以坦然接受社会的颂扬,而不必有任何负罪感。科学家在进行技术研发时,应当尽量促成和放大新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遵循科学伦理规范、进行风险评估、主动接受监督等。如果负面的影响已成现实,科学家还可以积极参与相关社会活动,努力去控制和消除这种影响,毕竟作为该技术的发明者,在该领域拥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如奥本海默为控制核武器所做的努力一样。

科技有善恶之分吗 

@FREA:技术本身有没有善恶之分?原子弹造出来一定会伤害人类,那还有什么研发的必要?

向际森:我们通常把让人幸福和快乐的事物称为善的,把造成人不幸和痛苦的事物称为恶。也就是说,事物只有与人发生了关系才开始区分善恶。比如在远古时期,各种猛兽会对人的生存造成威胁,所以“豺狼虎豹”是恶的,这个词也是贬义词。但在现代社会,上述猛兽已基本不会对人构成威胁,东北虎就成了萌萌的大猫咪。从这个角度看,原子弹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当它被用来作用于人类社会时才有了善恶之分。至于原子弹是否会伤害人类,并没有必然性,主要还得看人类怎么使用它。只不过阴阳一体,科技有多大的创造力,也就有多大的破坏力。人类社会就是在创造与破坏、善与恶的交织中,不断发展前进的。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我们是否可以不发展科技,不要它的创造力,也就消除了它对人类的威胁”。

那么请设想一下,如果亚当不偷吃禁果(知识树上的果子),人类社会将会如何发展?

@专业送喷子去缅甸:有说法认为技术本身没有善恶之分,不会消灭人类,机械飞升是最终的道理,这对吗?

向际森:技术的本质是工具,它本身并没有道德或伦理的属性。技术的使用方式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它可以被用来做好事,也可以被用来做坏事。例如,医学技术可以被用来治疗疾病和拯救生命,但是也可以被用来进行人体实验和不人道的医学研究。

机械飞升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经常出现,它是否是最终的道理,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它涉及到伦理、哲学、科技等多个领域的讨论和争议。一些人认为它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更高的成就和更广泛的探索,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不道德的,因为它可能剥夺了人类的自由意志和自然存在的价值。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其利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科技的发展符合人类的利益和价值观。

@小兔兔:如果科技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人被替代,那么科技还有必要发展吗?

向际森:从人类科技发展来看,科技在长期中、整体上是对人的能力的增强。当然短期内、局部的,科技可能会形成对人的替代,但同时科技也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新的岗位,也正是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寿命越来越长。因此,科技的发展是有必要的,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使它与人类的需求和利益保持一致。

人类与人工智能 

@澎湃网友uuQJZ3:对科技伦理的规范跟不上科技创新速度怎么办?

向际森:科技创新和科技伦理的关系,类似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写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矛盾的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它的对立面,并最终走向它的对立面。具体到科技发展,如果科技创新超前太多,势必会受到原有伦理规则的束缚而放慢发展速度。只有当科技伦理得到调整,并且能够指导科技创新行为时,科技才会迎来新一轮发展。

@澎湃网友kkUYK:人工智能可以学会歧视、欺骗、人身攻击等等人类的负面行为吗?

向际森: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学会以上所提的人类负面行为。这主要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学习算法是基于大量数据进行的,其中可能包含着人类的这些负面行为信息。然而,我们应该明确,现阶段人工智能的最大能力是推理能力,暂时未发现情绪层面能力,所以它们只是学会了被输入的数据中呈现出的行为模式,而不能自行产生这些行为。目前来看是纯粹的技术问题,但并不排除未来出现带有情绪认知的人工智能。

从科技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人工智能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不是放大或加剧人类的负面行为。我们需要从政策、技术、教育和社会监督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避免包含歧视、欺骗和人身攻击等的数据被用作人工智能训练,避免将人类的负面情绪投射到人工智能上,对人工智能的行为进行监测和评估,一旦发现有负面行为,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澎湃网友ioWUg:和人工智能谈恋爱,是解构了人类情感吗?要怎么判断感情的真假呢?

向际森:和人工智能谈恋爱是一个极富讨论性和伦理挑战的话题,涉及到人类情感、技术发展和伦理价值的复杂交织。人工智能目前虽然能够模拟某些情感表现,但这与人类情感的本质还存在重大差异。情感通常涉及到生物学基础,如荷尔蒙、大脑活动和身体反应,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无法模拟的。现阶段与人工智能的所谓恋爱更可能是一种模仿、投射或者情感替代,而非真正的情感交流。从伦理角度来考虑,我们通常会关注涉及到人工智能的“感情”是否会削弱人际关系,导致社交隔离和孤独。人工智能是否被用来操纵或欺骗人们的情感,或者成为一种逃避真实关系的手段。

可以明确地说,在人工智能拥有自主意识之前,所谓的“感情”都是假的。如果未来人工智能拥有了自主意识,其实可以参照人与人之间谈恋爱是如何判断感情真假的,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或许只有处于恋情中的人,通过情感交互、时间考验才能自己判断。

@橙子靓靓:AI有可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吗?

向际森:人工智能将在很多领域超出人类的能力,比如众所周知的棋类领域,人工智能构思了一种从未被人类想到的战略,从而战胜了人类最顶尖的棋手。人工智能的优秀表现迫使我们直面一个问题:是否存在一种人类尚未实现或无法实现的逻辑形式,能够探索我们从未了解甚至可能永远无法直接了解的现实层面?

但人类智慧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这些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智慧。同样,我们也可以去思考下面这个问题:是否存在人类智慧的某些方面,是人工智能无法触及的领域?

目前来看,自我意识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的最终屏障,然而情感计算在帮助机器理解人类意图的同时,也会增加机器发现其主体间性的可能,人工智能最终很可能取得与人类一样的主体地位。

但是,人工智能是发展出和人类同类型的智慧并超过人类,还是发展出不同于人类的“智慧”体系,就如《三体》中三体人和地球人思维的差别一样,这还存在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前兔无量: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机器得以自主制造机器,人类是否会承认AI这种新的“生命形式”的存在呢?当AI达到了类似的程度后,人类的地位是否会被撼动?人类是否真的会被作为“人体电池”而被机器“饲养”?

向际森:机器自主制造机器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成为了新的生命形式,因为生命有许多复杂的特征,包括自我复制、自我修复、自我进化等等。目前的AI和机器还没有达到这些特征,它们只是根据预先编程的规则和算法进行计算和执行任务。

随着AI和机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和自主,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人类的思维、情感和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是否会承认AI这种新的“生命形式”的存在,取决于如何定义“生命”。如果我们将生命定义为一种可以自主思考、感知和行动的实体,那么AI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新的生命形式。但是,这种定义可能会引起争议和不同的解释。

至于人类是否会被机器视为“人体电池”并被“饲养”,这也取决于AI和机器技术的发展程度。如果机器可以自主思考、感知和行动,并具有自己的意愿和目标,那么它们可能会对人类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但是,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主导物种,拥有自己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机器不可能轻易地撼动人类的地位。

未来AI和机器技术的发展将带来许多变化和挑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它们的可能性和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确保科技的发展符合人类的利益和价值观。

    责任编辑:朱嘉熙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