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露天电影的记忆

2018-09-21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吕峰

从上世纪50、60年代到90年代初,露天电影一直是一项丰富人们生活的重要娱乐项目,也是几代国人共有的美好记忆。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更是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全村人聚在一起看电影,又热闹又好玩。

露天电影的设备可谓是简陋,一台放映机、一面幕布、一个放映员,就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可是对于出生于70年代的人来说,露天电影却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字眼,也是一个蕴涵着美好回忆的字眼,如今却被岁月的烟尘所掩埋。对现在的90后和00后来说,他们根本无法了解,在那个文化活动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带来的感官上以及精神上的愉悦是其他娱乐活动难以匹敌的。

我小时候最快乐的事,除了过春节,莫过于看电影了。那时的农村,看的都是露天电影。那时村部会定期放映电影,而谁家有红白喜事,或是有子女考上大学、当兵参军的,也会放上一两场电影,让全村的人一起高兴乐呵。天为顶,树为院,白幕布一拉,村前的打麦场就成了我们最美妙、最神往的电影院了。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音响,文化娱乐活动极为贫乏的年代,有电影看实在是值得兴奋的事。每一次,都像是过年一样兴奋、热闹、舒爽!

记得那时,当放映组在村口露出一点影子的时候,最先见到他们的孩子就会雀跃着在村里奔走相告。要不了多久,村里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会知道今晚有电影看了,而且这消息还会迅速地扩散到村外尽可能远的地方。兴奋极了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聚拢到打麦场,饶有兴趣地看放映员打桩、扯幕、摆放影机。喇叭里也播放一些高亢的流行音乐,如《牡丹之歌》《大海呀,故乡》……在嘹亮的歌声里,在地里劳作的人们,心都像长了翅膀,快乐得轻飘飘的。

当炊烟袅袅时,孩子们便跑回家,胡乱扒上几口饭,然后搬起小凳子,一溜烟向放映场奔去。不一会儿,麦场上就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孩子在快乐地跑着、跳着、叫着、疯着。天擦黑的时候,辛苦了一天的人们搬着椅子,夹着凳子,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地汇合到打麦场。人们在银幕前一个挨一个地摆下椅子、凳子,最前面小孩子们的小凳子早已一个靠一个地放好。凳子放好以后,还不忘利用这间隙的时间,去打闹玩耍。

闻讯远道骑车而来的人,将自行车架在打麦场外围,坐在自行车架上,也有一些年轻人索性爬上树杈。孩子们在麦场四周乱窜,兴奋地高叫。相邻而坐的大人们大声地互相问候,传播着家长里短,麦场上充满着欢乐喜庆的气氛。世界一下子就热闹了,人与人之间就有了一种温暖而又隐秘的关联。那些坐在小板凳上、椅子上,或者席地而坐、爬到树顶,零散各处的人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秩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放映场的外围,还有一些卖东西的小摊贩,有的是本村的,有的是从周边村子里赶过来的。清一色的都是平板车,上面都大同小异地摆放着适合大人们的香烟、瓜子等,最多的是吸引孩子们的小零食,如酸梅粉、无花果丝、跳跳糖、鱼皮花生等等,此外还有气球、哨子等玩具。大人不必多说了,孩子们则会缠着自家的大人买这买那,哪怕是一块糖、一个小哨子,都足以让孩子们乐上半天。

当一束强烈的光越过黑压压的头顶直射银幕时,孩子们迅速停止了撒欢,都赶快回到自己的坐位,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幕。画面一开始有些歪歪扭扭的,但经过放映员一番调试,电影就正式开始了。麦场上也安静了下来。有的来迟了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干脆就在银幕的背面席地而坐,却一样看的津津有味。伴着放映机轻微的沙沙声,电影中响亮的人物对白透过空旷的村野飘向远方。

有时候电影还没放完,累极了的孩子终究抵挡不住困倦,早已趴在大人的肩头进入了沉沉的睡眠。当一个大大的“完”字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已夜半更深。人们搬着椅子,夹着凳子,喊醒孩子,借着淡淡的星光,沿着乡间弯曲的小道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孩子们则打着哈欠,拉着大人的手,睡眼朦胧地踉踉跄跄回家。在一阵短暂的躁动后,乡村又恢复了它原有的宁静。

印象当中,我和伙伴们经常结伴去邻近的庄子看电影。那时候虽然是步行,可是却不觉得累,尤其是去的时候,心情是激动,也是忐忑的,忐忑是因为担心晚上的电影是之前看过的。但不管怎样,步子是急促的、是有力的。可是等到回来的时候,却没有了之前的劲头。再加上乡间的晚上是阒寂的,走夜路不免有几分心悸,自己也听出脚步的急迫,手电筒的光柱摇动,像水晕一样在黑暗里浮荡。

在那个没有电视的年代,露天电影是人们为数不多的精神食粮之一。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视觉盛宴,让人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而且是一个结交朋友的舞台。在电影放映之前,这一攒,那一撮,谈得热火朝天,尤其是年轻人,要不一会就会熟识起来。对于处于恋爱中的年轻人来说,露天电影就是他们谈情说爱的地方,看电影倒变成次要的了。在电影场附近的僻静处,经常会看到一些成双成对的身影,遇到认识的人,常常会发生起哄的笑声。可以说,在那个年代,露天电影成就无数的美好姻缘。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也进入了千家万户,乡村的夜晚变得安静了,是那种空无一人的安静,只看见灯光这里亮、那里亮,家家都关着门看电视、看影碟,露天电影那一种别致的文化传播风格也就随之远去了。但是诸如《刘胡兰》《芦笙恋歌》《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小兵张嘎》等经典影片却长久地留在了我的心上,让我回味无穷。

如今,很难再享受到露天电影了。后来有一次出差,在那个陌生的城市一隅竟然发现在放映露天电影,于是一种久违的温馨与感动不禁油然而生,便禁不住地停下来了脚步。那些远逝的情感与场景让我萌生了一种身处家乡故园的感觉,勾起我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怀念与回想。每次回想起露天电影,我都会获得一种无限的甜美和满足,都会获得一种无上的幸福与祥和,都会获得一份力量、一份安宁。

(本文选自《九十年代回忆录》,向度文化出品/团结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简介】

吕峰,江苏徐州人,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97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工程系。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过建筑企业工人、工程师、杂志社编辑等职业,现就职于徐州市某事业单位。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发表散文、随笔200余万字,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食委理事会会员。著有文史集《彭城丽影录》《屋头青瓦是谁家》《梦里天堂:一城一景一味》等多部主题丛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