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提“新质生产力”,深圳这样落实
目标决定方向,定位源于格局。
在时代浪潮中紧抓关键优势,深圳找到了更加得心应手的抓手。
两字之变
9月12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这是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之后,首次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
日前召开的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落实省委常委会在深圳调研时的工作要求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安排部署。
那么,12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透露出什么特殊的信息呢?
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持续关注深圳发展的观察者知道,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并谋定了工作的具体抓手,即持续努力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
细心的人们可能已经注意到其中的变化,落子关键先手棋,深圳当下瞄准了“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
其实这一变化,在今年下半年已有所显现——
笔者梳理发现,从今年8月以来,8月1日的市委常委会会议,8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市委2023年度务虚会,8月18日的市委常委会会议,8月29日的市委常委会会议,深圳市委召开的多场会议的新闻稿都有“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一表述。
从“科技创新中心”到“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两字之变,有何新意?
深圳谋何?
“这意味着深圳瞄准的突破口更加聚焦。”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分析认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领域——产业科技创新,既是当前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未来深圳发展的着力点。深圳决策层显然希望以产业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集中火力攻克产业领域的发展梗阻,推动深圳产业的跃升、集群的提质,置科技创新于产业内核。
目前国内提出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则有广东、江苏。
今年6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创新落到产业上、企业上、发展上。
8月17日,广东省委常委会专程来到深圳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新征程深圳工作。会议就强调,深圳要以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展现作为,在创新成果转化上形成示范,在创新人才集聚上先行引领,带动广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曹钟雄分析认为,北京、上海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云集,在基础科学、基础创新上更有优势;而广东、江苏作为制造大省、制造强省,则更希望把科技与产业结合,一是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二是更多地发挥自身优势来布局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建设。
曹钟雄表示,作为我国工业第一城,深圳选择“产业科技创新”做突破口,既主动担当大局,也符合自身关键优势。这也表明深圳未来创新发展有“两大支点”即产业与科技,“一个融合”即产业与科技的融合。
如何实现?
深圳,中国科技创新前沿,这里“大厂”林立、“小巨人”丛生,产业根基深厚。
目前,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突破2.3万家。近日,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出炉,深圳新增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总量743家、居全国第二。
9月9日《2023理想之城——迈向教育、科技与人才高度发展的全球城市》发布,深圳排名科学家们心目中的创新人才理想城市首位。
如何以产业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强化深圳在全球创新版图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曹钟雄建议,深圳下一步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可以瞄准产业的科技化、科技的产业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三个主方向寻找新突破。
产业的科技化——所谓产业科技化,是深圳的所有产业几乎都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重新做一遍,把科技创新渗透到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环节和领域,以科技创新对产业进行一次颠覆式创新。
科技的产业化——深圳的科技创新应该作为一种产业来布局,把科技服务、科技创新作为一个产业、一种业态来发展。
产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要顺应当前科技创新的主航道,数字化转型,不管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农业,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以数字技术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的数字意识。
河套,新燃点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这个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平台。
(深圳卫视记者 王涛 摄)
根据《规划》,这里将打造成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
在国家布局下,深港携手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迈出重要一步。深圳拥有完备的制造产业链优势,香港高校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实力。这将是产业与科技融合创新的一次“超级试验”。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专访时就表示,《河套规划》出台的目的,就是要把深港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以产业科技创新,为新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曹钟雄认为,未来如果河套能在合作领域、空间规划、要素流动、科创路径、常规体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将是深圳科技创新从一城到双城、从国内到国际的一次蝶变,从而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进入“科创湾区”的新阶段。深圳河有望成为科创湾区的“哈德逊河”。
“这是深圳一次科技创新跃升的战略机遇,也将成为深圳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核心引擎。”曹钟雄说。
结语:
“不管是科技创新中心还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根本目的还是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都是依托科技创新来驱动,坚持走创新之路。”
曹钟雄说,最终这两条科技创新的路线会殊途同归。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从当前各地纷纷投身于科技创新、并主动选择差异化发展这一点上看,我国已经从被动、模仿、追赶式创新,逐渐向主动、自觉、原始创新为主导的方式转型。
而以科技创新的“阿基米德”杠杆撬动更多奇迹,正是当下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所期待的。
主笔 / 郭保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