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华农首任校长,原来这么牛!

2023-09-12 22: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杂交水稻”

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的名词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早在20世纪30年代

我国就开始了杂交水稻试验

而开启试验的先驱

就是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

第一任校长丁颖

丁颖被业内公认为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也是华农“一门三院士”佳话的起点

“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

在华农代代相传

又是一年开学季

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时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丁颖院士

缅怀他高尚卓越的一生

丁颖,字竹铭,中国稻作科学之父,培育多个良种,提高水稻产量,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曾任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学院院长,是华南农业大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在华农无人不晓的名字

1888年11月25日,广东省高州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一个小男孩诞生了。

烽火岁月,动荡时局,这个小男孩怀抱振兴祖国农业的坚定信念,刻苦求学钻研,终成为了我国现代稻作学科的奠基人、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者。

他就是丁颖。

一个在华农无人不晓的名字。

竹铭草海、教一雕像、丁颖礼堂、竹铭书屋……华农虽大,丁颖的印迹却无处不在。

第一教学楼前的丁颖像

中国稻作学之父:

“以蚂蚁爬行的方式埋头苦干”

怀念起丁颖,大家总会想起他手里紧握的那一把稻穗。米粒饱满,耐寒坚韧,腰杆很直,头却埋得很低。

丁颖的一生也如这把稻穗,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科研教育奉献终生。

从小长在农家,亲眼目睹农民生活的惨状,让丁颖在中学时便立志要为振兴祖国农业、解决民食而奋斗。

1910年,他考进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1912年,又考上公费留学日本学农。期间因故数度辍学、回乡任教,三次东渡扶桑学习。1924年,36岁的他获得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士学位,也是该校第一个攻读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

20世纪30年代的丁颖

回国后,丁颖一头扎进了科学研究。

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丁颖克服重重困难,1933年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新品种“中山一号”,成就“农人争种中山白”的盛况。1936年,他选育出每穗多达千多粒的水稻杂交种,俗称“千粒穗”。这一发现震惊中外,对发掘水稻高产潜力的研究大有启迪。

后来,他不断尝试更适合国民的新稻种,用系统育成品种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又在早熟、矮秆和比较大穗的品种间进行杂交育种,40多年持续不断。在此基础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后辈水稻育种人致力于“中山一号”及其衍生品种研究,已发展出至少8辈95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2369万亩以上。

1958年,丁颖(右一)、杨明汉(左一)、梁光商(左二)在华农农场鉴定水稻品种

丁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多年,创造了多个第一:华南第一个稻作育种试验场、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杂交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类型、第一个系统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水稻的起源和演变……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稻作学界就有“南丁(颖)北赵(连芳)”的美誉。日本渡部武主编的《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尊称丁颖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1955年,丁颖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5年,丁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他为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并称誉他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丁颖还曾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一届、第二届广东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以及首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纵使头上有众多“光环”,丁颖仍保持着科学家的赤诚底色。为了发展我国北方地区稻作生产,他年逾70还坚持到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稻区进行考察,把工作安排得满满的,只为在有限的生命中再为国家农业发展多做一点。即使年迈体衰,丁颖始终保持着对科研工作的高度热情,亲自下地考察。

“为振兴中华农业办教育”,是丁颖一贯的办学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初,丁颖勉励华南农学院毕业班学生,“要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承担社会主义农业改造和建设的任务”“一定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生产,牺牲目前的个人利益,献身于长远的农民群众的利益,以求达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并强调指出“这是我们农学家的起码条件”。

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倾其一生,“学农,爱农,务农”……丁颖常说:“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这一句简单的话囊括了他的一生——以蚂蚁爬行的方式,在稻作科学领域埋头苦干到老。

1964年10月14日,丁颖因病去世。在生命弥留之际,他说了一句:“我这辈子都没有懒过。”

“丁颖精神”在华农:

薪火相传,“一门三院士”成佳话

一代宗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几十年来,“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在华农薪火相传,一代代华农人在各自的领域里传承丁颖精神,为祖国建设贡献华农力量。

尤其是围绕水稻研究,华农走出了三名院士,成就了一段学术佳话。

华农“一门三院士“,从左至右依次为:

丁颖院士、卢永根院士、刘耀光院士

点击图片阅读新华社专题报道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丁颖任华南农学院的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虽然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

丁颖是卢永根的恩师,是他学术上的领路人。而在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下,1956年丁颖以68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华南农业大学校报头版刊登丁颖入党的消息

2017年11月,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交出了杂交水稻育性调控分子基础理论的“中国答案”。“我有幸成为卢永根老师的学生,现在能与前辈一样当选院士,我想是‘丁颖精神’传承的体现。”刘耀光这样说道。

2023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由刘耀光院士领衔的水稻发育与基因工程教师团队上榜。多年来,团队潜心科研促发展,接力奋斗育新人,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

丁颖院士在田里(左三),右三为卢永根院士

刘耀光(左三)和导师卢永根院士(右三)在一起

水稻发育与基因工程教师团队部分成员

点击图片了解团队更多故事

从“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院士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院士再到刘耀光院士,不仅是“一门三院士”的佳话,更是薪火相传灯不灭的精神。年青一代的教师们接下重任,传递上一辈老先生们的科研精神,并带着这份精神培养更多的农业研究人才。

“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

已成为华农宝贵的精神财富

激励着代代华农人勇往直前

在新征程上

华农师生将接力奋斗

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贡献华农力量

原标题:《华农首任校长,原来这么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