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调查:孩子易因手机使用时间与父母争执,最烦被催去写作业

杨洋/广州日报
2018-09-20 12:55
教育家 >
字号

本文图片 广州日报

你知道多少孩子会在游戏中加陌生人为好友吗?想不想知道孩子们最希望家长如何跟自己好好说话?19日,在第五届广东省网络宣传周期间,广东省网信办和团广东省委在广州举办了一场以少年儿童代表为主体的“2018年儿童互联网大会”。来自北京、西安、重庆、广州、成都、佛山等10个城市的儿童调研员组成的调研小组现场发布了《2018中国儿童网络安全调查报告》。

“孩子做的调研或许不是最严谨的,但却很真实。”项目发起人、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说,共有8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10~14岁的儿童参与调研,从7月持续至9月共发放调查问卷1543份,有效问卷1428份。

游戏社交

儿童最担心被骗钱被盗号

通过调查与分析,儿童调研员们发现,不少游戏都具有社交功能,有利有弊,儿童在其中也面对不少隐患。大多数问卷受访者偶尔会加陌生人为好友(79%)。在对风险的认知上,有71%的受访儿童认为游戏交友对儿童的隐患是被骗钱,有29%的受访儿童认为隐患是被盗号,而这些情况都有受访者遇到。还有很多陌生人利用中小学生贪小便宜的心理,通过各种方式让游戏玩家相信陌生人很可靠,使得游戏玩家放松警惕,上当受骗。

针对这样的问题,儿童调研组建议:有关部门要对一些有社交功能的游戏进行规范管理,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平台和相关功能采取一定的限制和保护措施;企业应该考虑到用户年龄的多元化,规定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可以进行交友或同龄人才可以交友。或是设计不同年龄段的游戏玩家进入不同的网络游戏平台界面,对未成年人加以区分并予以功能上的限制与保护等。

短视频火爆

近半初一初二生制作发布过视频

收看和拍摄短视频逐渐在儿童群体中兴起,过半受访中小学生日常爱刷视频。其中,人气最高、使用最广的五款短视频APP分别是: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以及腾讯微视。47%的初一、初二学生自己制作发布过视频,比其他年级的学生人数多。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很多不良信息,尽管不同城市、不同年龄的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回答没有在短视频应用上看到过不良信息,但通过调研小组的私下访问了解,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实际曾经观看过、接触过不良信息的。这说明短视频里面确实存在着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是有机会传播到青少年群体的。

儿童调研员认为,短视频可以让儿童娱乐身心、掌握热点等,但也有许多少儿不宜的内容,并且观看短视频一不小心就花费大量时间,沉迷短视频不免影响学业,还有出现拍摄短视频暴露家中隐私的情况等。建议平台要加强管理,对发布的视频内容进行审核,杜绝儿童或学生接触到短视频上的不良信息。为儿童或学生设置一个系统,管控看视频的时间,避免沉迷。另外,适量限制小学生或年龄较小的孩子发布短视频的行为。

亲子关系

手机使用时间成争执焦点

调研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孩子渴望自己能有管理自己时间的权利,因此会和父母因手机使用时间产生争执,从而影响亲子关系。主要原因是孩子和家长互相不信任,家长误解孩子,孩子不接受家长的管制;家长不尊重孩子的隐私,随意翻看孩子的聊天记录。根据各个城市学生的报告,儿童调研组整理出沟通中孩子最不喜欢家长说话的特点,包括催促学习:快去学习/快写作业;同龄比较: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别人;娱乐限制:不许看手机/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游戏;直接否定:真没用/笨和“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对此,不少孩子提出,亲子之间互相约定好上网时长,合理分配上网时间,可通过签“合约”的形式实现;对待争执的问题要平等沟通,孩子理解父母的想法,父母对孩子不要摆高姿态,多信任孩子。如孩子不守承诺,家长应耐心教导;家长不守承诺,应自我反思。

(原题为:《最烦妈妈说“快点写作业”》)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