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望来路⑯|赤土:雨和雪
春天、夏天和秋天都是随雨水到来的。水汽从不知道什么地方飘来赤土,看不见的寒潮与暖流汇集在看不见的空中,形成云,带来各色各样降雨。冬末春初我们习惯的蒙蒙细雨(赤土话称之为“濛丝”),在灰色的空气中,一会儿可见,一会儿不可见。这种细雨在万物表面留下数不清的水滴,又小又轻,在水牛的身上甚至睫毛上长久保持着它们的形状。陶潜描写这时节的云和雨说:
霭霭停云
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
平路伊阻
又说:
停云霭霭
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
平陆成江
柴桑去赤土不远,气候风物接近。我与陶潜虽然相距1500多年,坚信我当年所见农人的生活方式去陶潜时代不会太远。停云诗前有序,陶潜自陈是怀人之作(“停云,思亲友也”),看内容则“心情微近中年”(胡适《自题小照》)。逯钦立认为这首诗作于陶潜四十岁时,因为与另两首诗(《时运》和《荣木》)体裁风格均接近,而《荣木》诗前短序说:“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诗中又有“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字句,所以注家多认为是他四十岁时的作品。袁行霈不同意逯钦立,以为体裁风格相近,不足以作为考定写作时间的依据。这些且不论,只说语言意义变迁有时比物质和生活方式变迁来得剧烈,停云,也包括流云和行云之类语词,在当今语言中不再活跃,要理解陶潜所见,望文生义是难免的。但就激发读者视觉和情感经验的深度而言,现代汉语似乎还没有能达到类似效果的足够手段。
赤土春天的云色彩丰富。银色、淡灰、灰、深灰、灰黑、黑,间以蓝色,间以……我常常想那正是一朵合欢花拥有的全部色彩,从花萼与花瓣相接处特有的青白,过渡到浅浅的粉,较深的粉和梦一般的绯红。用语言来形容颜色,不仅难在语词本身,也难在同一语词在我们头脑里能否唤起类似的想象。不同季节、不同高度的云气,在各种光线和湿度条件下,色彩变幻不定,要捕捉它们,最好有透纳或康斯坦布尔那样精湛的技艺。没有哪个写作者是以状物著称的,因为用于描绘的语言过于有赖想象的共识,而想象的共识又过于依赖共同生活的经验。
合欢是我上过的那所小小的初中在记忆中的象征物。两棵大树生长在一处庭院中,对生卵形叶,叶片小小的,随枝条披拂下来。庭院东西两侧分别是实验室和食堂,北面靠山,山坡上是教师宿舍,南面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教学楼,教学楼下便是操场。所有这些建筑坐北朝南,位于半山,可拾级而下,而庭院居中,是校园生活的核心。每天三次,学生们从教室或宿舍蜂拥到食堂打饭,吃过饭再到庭院中刷碗——实际上,是一种带手柄的金属大杯,外加一根铝制或不锈钢制的大勺子。
梅雨季节到来,既像丝绒又像水母的合欢花从枝头盘旋而下,日夜不停地飘落在庭院中所有事物上:掺了细煤渣的地面、黄色耐火砖墙、水泥台阶、铝制自来水管、铜水龙头和长了青苔的水槽,还有两只盛满剩饭菜的大桶(我已经不记得它们的质地,是塑料?金属还是木头?)合欢花的气味不像石楠花那么刺鼻,但也有股淡淡的铁锈味,混合在从大桶里散发出来的馊味里,与独一无二和无懈可击的花形大异其趣。
合欢一旦落尽,雨渐渐大起来,在原野上空形成水幕,村庄被笼罩在其中。不断移动的灰白色水幕仍是无声的,然而可以在一切低洼之处蓄水,包括农人的衣服褶皱,翻折起来的裤管和长筒雨靴,衣物最后就紧紧贴着人的身体,寒意透过雨具、衣物和皮肤,一直渗透进肌肉、血管和骨头,只有四肢是热的,因为需要跟随牛拉的犁耙或拖拉机发动机输出的动能。那个年代农人摄入的能量大多来自植物淀粉分解而成的糖分,基本上一整天都饥肠辘辘。
春季结束前,即将带来洪水的深灰黑色云朵汇聚在地平线上,低垂的腹部擦着山头,弄得一整天都像是黎明或黄昏。这些云不断碰撞,巨大的声响在丘陵盆谷地带滚过来滚过去,落下来的雨滴巨大无比,充满躁动。植物在这种气氛中都提起一口气,做好忍耐的准备,在雨的锻击下尽可能垂低枝条,有时连续几个小时没有一次喘息和反弹的机会。水漫过河流两岸,流入田畴,填满一切空虚之处。水位不断上涨,直到雨稍停时世界澄平如镜,从地上可以看到天空。站在宽阔的屋檐下看这种雨,对人是一种折磨,因为这雨和人并不在一个尺度上。雨依照自己的尺度反馈世界,视人如无物。
忽然有一天,雨下完了。地上的水开始向天上消退。天亮了起来,云升入较高的空中,并且匆忙向四面八方散开。爬升较快的云呈现出轻盈的白色,比较滞重的灰色云朵虽然浓淡深浅不一,往往带着一圈明亮的白边。太阳忽隐忽现,散射光让人睁不开眼。这便是梅雨结束时的光景,空气散发着陈年稻草沤烂后散发的霉味,与夏季午后两点的暴雨带来的气味完全不同。后者充斥着豆腥,就像放学后教室里刚刚洒了水的水泥地面,主要来自尘土而不是植物。遇到这样的暴雨,人的第一反应总是四下奔逃,如同集市上挤挨挨的良民遇见骑马的匪徒迎面杀来,脑子没有转过弯,腿已经跑出去五十多米,等到发现深陷雨阵,便知跑也无益。成年人都是缩着脖子,弯腰低头朝前走,好像有个终点在等着他们。我那样的年轻人则在雨里欢呼、雀跃、脱下上衣在手上挥舞,直到被雨淋得睁不开眼,摔倒在路上,爬起来又摔倒在路上,索性像傻子那样,站在雨里不动。穿过水帘。远远的地方似乎有人在宣读终审判决,那声音充塞天地,以至于听不清一分一毫。
秋天的雨是怎样的冷,是怎样一次比一次冷,想必你们都有所体会。我想说的是秋天的雨会让一切褪色。到了冬天,远近山头变成棕色,那是松针吸饱水又彻底脱水后特有的色彩。这种干燥的色泽将保持很久。
赤土的冬天有一种萧索的美。雨水已经远离这里,有一阵子,风也远离了这里。一切安安静静,懒洋洋无话可说。猫在围墙上、椅子上、铺了稻草或旧衣物的篮子里打瞌睡。狗在院子里进出了两回,神态索然,过一会也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趴着去了。鸭子从秋天就在水边打瞌睡至今。只有鸡没有季节感,一整天在竹林里左看右看。
到了五点,原野中间和冈上还沐浴在夕阳余晖中,半山腰已经麻麻黑。太阳落入赤土西侧的群山。在山脊线与天空融合处,色彩逐渐变暗变深,温暖的红黄色系向冷清的蓝绿色系过渡,但整个过程并没有任何界限被克服。一切只是涣散和转化。以太阳沉落之处为中心,四射的光线距离中心越远,便率先脱离维系光线之为物质的同一性和连续性,并与其他事物融合。那些构成光的可分物,物理学上称之为光子的东西,当它们在时间中旅行得足够远,由此摆脱了其他光子的引力,并从光线中分离出来,它们将以何种方式存在?它们还是光吗?它们会转化成其他形态吗?它们会变暗吗?它们能不能再次被看到?地球旋转着将赤土带离太阳照射的范围。我感到冷,皮肤收紧,肌肉僵硬,似乎心脏也缩小了。寒冷有双重含义,一种是随黑暗而来的降温,另一种是黑暗带来的恐惧。两者导致的生理反应大多数时候是一样的。我微微打着寒噤,脖子缩在领子后,低头往家里走。我长得很慢,但也像所有青春期男孩子一样,脖子、身体和四肢比例失调,尤其是胳膊,特别长,所有衣服袖子都短了一截,腕关节上一块皮肤常常裸露着。有些年裤子总是短一截,踝关节也暴露在外。这两处关节总是特别冷。然后是膝盖和肘关节,像缺少润滑的机械部件,运动时几乎能听到身体内部发出吱吱嘎嘎的摩擦声,脚趾和手指则整日木然无感,除非走了远路,否则要到夜深全身睡暖后,才能意识到这些肢体末端存在。走在冬天傍晚,看不见的冷风吹过头皮,眼前的路变得没完没了,出乎意料的是,脚心和胳肢窝竟然会因为冷出汗。耳朵和脚趾生冻疮的地方又硬又痒——但真正痒得厉害,也要等到身体暖过来,组织恢复弹性之后。有些孩子手上生冻疮,皮肤肿胀,变红变黑。如果冻疮不幸破裂,伤口久不能愈,周围皮肤慢慢向内卷曲收缩,边缘部分便长出一道黑色硬痂,如同埃及法老雕像的眼眶周围用了极窄的青金石镶出的一圈眼线。这道断断续续的黑色硬痂,痒却不能触摸,裂口会在整个冬天向肌肉深处延伸。在那些称作小阳春的温暖冬日里,因为没有风,正午时阳光晒得穿不住棉袄,村子里年轻的母亲都在准备热水,要给孩子洗澡,冻疮的伤口开始愈合,又痛又痒如同梦魇。
然而这样的日子像是错觉——从某个晴暖的午后开始,天阴下来,淡淡的灰色云层层堆叠,渐渐垂悬在旷野上空。傍晚时起风了。一整夜风呼啸不止,吹着枯叶在屋顶上滚来滚去,却不把它们吹落到地上。屋顶是半筒形灰色小瓦架设在横梁和椽子形成木栅格上,一正一反,一路凹面朝上,架在两根椽子中间,每片瓦首尾略有重叠,依次从屋脊沿屋顶两侧人字批摆放到檐口,形成有一定倾斜角的半筒状水槽。凹面朝下的瓦片直接放在可以承重椽条上,两侧边缘扣住左右水槽向上翘起的瓦片边沿。水槽凌空蹈虚,单瓦凹面朝上首尾相衔,形如鱼鳞,取其轻盈,但每一块凹面朝下的瓦片,都要再堆上数张瓦片,形成一厚摞,取其重也。屋顶就是这样,非轻不足以挑高,非重不能够抗风。尽管如此,这种风会一直吹进人的梦里。树在摇摆中发出细微的声音,似乎那些脱水的枝干也像我们的皮肉一样,被看不见的裂缝侵入到组织深处。一整夜孩子们都睡得不踏实。
后来我离开家,住进学生宿舍,在木架高低床上听见风在空中一会分开,一会重组,总感到说不出的孤单。中学那些狭小的学生宿舍,通常摆着五张床,有十个铺,睡着二十个孩子(每个铺位上睡两个孩子)。一个班上的孩子通常睡同一间宿舍,男女各一,算起来应该有九乘以二共十八间一模一样的宿舍。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实际数量没有那么多。正如每个孩子应该各带两床被子(一床垫被和一床盖被),但有些孩子只带一床被子,对折后,垫一半盖一半。他们像是睡在开口的睡袋里,整晚不能抬腿或翻身,不然就会挨冻。每个住校生拥有的财产计有:被子一或二,盆二,毛巾二,热水瓶一,以及每人必备一玻璃瓶咸菜(这也是我后来很少吃咸菜的原因)。热水很少,没有浴室,周末回家才能洗澡。如果弄湿了鞋子或衣服,大多数人的做法是穿在身上捂干。在那种环境里,最令人痛苦的是不能避免感染疥癣。这是冬天高发的皮肤传染病,和冻疮一样,暖和的时候非常、非常、非常痒。每个孩子的大腿都抓得血迹斑斑。春天疥癣会自行消失,但伤口自愈前,特别是空气刚刚温暖湿润的早春季节,体育课上剧烈运动之后,那种奇痒简直令人窒息。
尽管初中住校只有两年时间,我还能想起许多细节——也许比高中和大学宿舍留给我的记忆加起来还要多出几倍。后者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厌恶。前者却包含了许多复杂情感,比如困惑,又比如伤感或新奇。1993年清明节早上,我拉开宿舍门,发现一层薄薄的雪覆盖着校园,空气冷清,便感到极其困惑,因为这场雪全无预兆。在赤土,落雪通常意味着漫长的物理过程和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从突然转阴的下午开始,伴随着不断增强的风声,伴随着剧烈的降温,以及摇曳不定的心情,有时还有摇曳不定的烛光。教室熄灯后,住校生如果想多读一会书,便会点起一根白色细蜡烛。这些蜡烛主要是为学校停电准备的,平时放在翻盖式课桌的桌肚里,与卷了角的书本和练习册放在一起,直到印刷品都沾上淡淡的石蜡味儿。我熟悉这种味儿,就像熟悉沁入纸纤维中的油脂滑腻的手感,以及劣质硫磺火柴和火柴皮摩擦时腾起的那阵烟雾和突如其来的呛人气味。
下雪前的夜里,门窗紧闭的教室里暖烘烘的,我们呼出的水汽在窗户玻璃内侧留下一道道冷凝水的水痕,划火柴的气味显得更加突出,接着便是木头燃烧的香味。此时,如果有人点起蜡烛,也许纯粹是为了强化温暖的气氛而已。教室里称得上静谧,几道烛光分散在不同角落,被各自的黑暗包裹,彼此似乎有些联系,也淡淡的若有若无,绝无任何可靠的承诺。要完全了解像我那样离开了家但过着集体生活的十三四岁的孩子是不可能的。那些男孩和女孩个个情感丰富,敏感到近乎伤感的程度,但真情流露的时刻却一闪即逝。物质、信息和娱乐匮乏的环境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他们性格中多愁善感的倾向,但要想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把这种倾向隐藏起来——如果不是要下雪的话。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