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古人捣衣为何总是在秋夜?

2023-09-12 19: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月下捣衣,在诗词中常常代表着思念。

在各种天然纤维中,物美价廉者当数棉线。棉花原产于印度,大约南北朝时期开始传入中国,但只在新疆等边远地区种植,真正传入中原并大量种植应用要到宋末元初。在这之前,中国人穿的织物,不是丝的,就是葛麻的。丝绸制品品种极多,但无论哪种都很昂贵,平民百姓所着基本都是葛麻制品。葛麻结实便宜,但是非常粗硬,穿着很不舒适,在穿之前,必须经过反复锤打,这就是“捣衣”。

宋赵佶摹张萱捣练图(局部)

在清洗葛麻衣物的时候,因其质地太硬,不可能采取用手搓洗的方式,得把衣物浸饱了水后,放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用一根一面扁平的木棒反复锤打,将里面的脏东西挤出来,同时,将衣服锤软打平。

古时灯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点灯是一件奢侈的事,穿葛麻的平民百姓家点不起灯,主妇总是在白天做需要照明的事,而捣衣却只需要有点儿光亮即可,完全可以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月下捣衣”是常见的场景。

月光本来就是一个和思念有关的意象,月下捣衣也因此成为思乡的寄托。离人见到月下有人在捣衣,不由得想到家乡也在捣衣的妻子。正在捣衣的妇人,被月色撩拨,也在这单调的捣衣声中思念离去的家人。

唐诗中写到捣衣砧的地方不少。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李白《捣衣篇》:“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二)》:“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均以捣衣砧寄情。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古人捣衣,不但总在月下,而且还总是在秋月下。唐朝虽然国势强盛,其实战争不断,长期征兵。唐朝当时实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平时是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时武器和马匹自备,军衣当然也是自备。士兵每年有几个月的休假,到了初秋就回家,自然就得将穿了一年的衣物换下,取了新衣再走。七八月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士兵的妻子就会提前为他们准备衣服,秋月之下,声声捣衣,既是盼归,也是送别。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征人妻的眼泪,便落在捣衣砧上。

[明]陈洪绶 《月下捣衣图》

(本文摘自《古诗词里的衣食住行》)

| 相关阅读:

《古诗词里的衣食住行》

秋阳 著

全书选取经典的诗词名篇,先对该诗做简要赏析,重点对古诗词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做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并配相关插图。通过对器物、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的讲解,将古人的日常生活如一幅画卷般展开,以此加深对古诗词中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古诗词里的科学现象》

暗号、小山 著 竞仁文化 绘

本书精选从先秦到清代的经典古诗词,从多个方面解读诗词中的科学现象,揭示其背后的科学知识和原理,涉及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天文、气象等各个科学领域的知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而且文风轻松诙谐,充满趣味。书中配有彩色手绘插图,图文并茂,生动直观。

《古诗词里的地理名胜》

潘剑彬、马全宝、董彦雷 编著

本书选取古诗词经典名篇40首,对其中涉及的地理名胜知识进行生动简洁的讲解。编写者为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知识准确,文笔流畅。书中配有彩色手绘插图,图文并茂。

《古诗词里的历史典故》

郭浩瑜 编著

本书选择了若干首经典的古诗词,在赏析文学艺术性的基础上,对其中涉及的上古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各类典故进行了详细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体会其委婉含蓄的艺术魅力,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通顺流畅,深入浅出。

《古诗词里的动物植物》

石润宏 著 竞仁文化 绘

本书不仅有通俗易懂的古诗词赏析,还趣味讲解诗词中提到的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习性,而且引经据典,生动道出动植物背后的传统文化典故。全书还配有动植物的精美手绘彩图,图文并茂,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动植物知识。

原标题:《“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古人捣衣为何总是在秋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