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贵州与酒,故事我有!今天,从几千年前,贵州飘出的第一缕酒香开始说起……
贵州酒史,源远流长!
早在数千年前,
贵州的青山绿水间,
就有了阵阵酒香。
酿酒,
不仅仅是一种工艺,
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是一段段历史的沉淀。
01
商周时期,
仡佬先民已掌握酿酒技术
数千年前,贵州已有酒香
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早在商周时期,贵州先民已经掌握酿酒技术,并有了饮酒习俗。
1994年,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在仁怀市东门河云仙洞商周洞穴居室遗址中,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制专用酒具,其中除大口樽、酒杯外,还出土了类似于酒瓶的盛酒器。这是贵州考古发掘获得的最早专用酒具。说明当地的仡佬族先民当时已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并有了饮酒的习俗。
云仙洞遗址出土器物
02
西汉时期,
仁怀已有酱香型白酒的雏形
汉朝“枸酱酒”,汉武帝大赞甘美之
据《史记》记载,在汉代,仁怀已有了“枸酱酒”,可以说是酱香型白酒的雏形。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在南越吃到枸酱。为取悦汉武帝,唐蒙绕道鳛部(今仁怀一带)取酒献供,汉武帝饮后赞其“甘美之”,故有“唐蒙饮枸酱而使西域”一说。
司马迁《史记》记载“枸酱”
03
唐宋时期,
贵州酿酒之风盛行
贵州已是酒乡,熟谙酿酒之道
唐宋时期,贵州已是酒乡,境内各少数民族皆有饮酒习俗,并熟谙酿酒之道。《旧唐书》《新唐书》《通典》等史学著作均有记载,贵州的“东谢蛮”“牂牁蛮”均有较发达的农业,土宜五谷、稻粟再熟,酿酒普遍。
酿造优质大曲酒的“风曲法”盛行
宋人张能臣在其著作《酒名记》中记载了由“风曲法”酿制而成的黔酒味美、质佳,酒史可留名。朱弁《曲淆旧闻》记有当时的二百种名酒。而产于今贵州一带的“牂牁酒”和“风曲酒”已颇负盛名。
“咂酒”,曾流行于贵州全境
唐宋以来,在中国酒史留名的“咂酒”,就曾广泛流行于贵州全境,成为贵州的特色酿酒。咂酒,又名钩藤酒(或作钓藤酒),酒以青稞、大麦、玉米为原料酿成封于坛中,饮时启封、注水、插上竹管,众人轮流吸饮。
咂酒,曾是贵州居民的主要饮用酒
宋人朱辅《溪蛮丛笑》中记载了贵州与湖南交界处的钓藤酒:“钓藤酒,酒以火成,不醡不篘,两缶东西,以藤吸取,名钓藤酒。”可以说,唐宋时期,钓藤酒曾经是贵州居民主要的饮用酒。
04
明朝时期,
贵州酿酒业变革
黔酒百花齐放
黔酒品类丰盛,黄酒颇为流行
明朝时期,贵州酿酒业有了大幅度变革,烧酒、黄酒、葡萄酒以及配制酒,当地都能生产,加上贵州土有的咂酒、女酒、窨酒、刺梨酒,酒类品种大为丰盛。
有明一代,呼声最高的酒类还是黄酒,贵州人通称为“春酒”。
图源网络
明清时期,黔酒常现于诗文之中
如明人高鉴《凌元词》云:“仿佛如梦还如昨,葡萄满瓮醅初泼。”由此可知贵州境内有酿葡萄酒者。
李宗昉《黔记》卷二载诗云:“黔山权当子云亭,从游愿载侯芭酒。”此见“侯芭酒”一名。
同书卷三又记载:“谚云,‘清平豆腐杨老酒,黄丝姑娘家家有。’”看来,“杨老酒”也曾盛行一时。
05
清朝时期,
贵州酿酒业空前繁荣
黔酒声名鹊起
清代三百年间,
黔酒成为中国名酒
入清之后,贵州酿酒业发展速度空前,黔酒一跃进入中国名酒行列。传统的贵州古酒以及新创的大曲烧酒都在这一时期强劲“出圈”。
“苗酒”“夹酒”,
贵州上乘佳酿
清初的小说名著《镜花缘》里,记有当时全国的五十余种名酒,其中就有贵州的苗酒和夹酒,这两种酒都是贵州驰名已久的上乘佳酿。
乾隆《贵州通志》记载,苗酒主要产于都匀府各属,为苗族、布依族人民酿造饮用,它“色红而味醇厚”。 夹酒最早产于贵筑县,据李宗昉《黔记》卷一记载:“夹酒,初用酿烧酒法,再用酿白酒法,乃成。”
李宗昉《黔记》记载了贵州夹酒
清代贵州“女酒”,深藏不露
同南方各省相似,清代贵州也流行“女酒”。张澍《续黔书》卷六记载:“黔之苗育女数岁时,必大酿酒,即滤,候寒月陂池水竭,以泥密封瓮瓶,置于陂中,至春涨水满,亦复不发。俟女于归日,因决陂取之,以供宾客。味甘美,不可常得,谓之女酒。”
在当时人心目中,偏远的贵州女酒深藏不露,求索难得,似乎比绍兴的女儿酒和广东的女酒更有魅力。
清朝出产
窨酒,黔中名品
贵州还出产风格别样的窨酒,色泽红艳,香气逼人,堪为黔中名品。《黔中曲》有云:“迎神一曲鸣铜鼓,窨酒满斟倒接罼。”可见,饮用窨酒的场合必定热闹。
06
清代茅台酿酒业兴盛
贵州烧酒强势“出圈”
清代贵州酿酒业的最高成就还是烈性烧酒的酿造,开创了中国酱香型烧酒的一大流派,彰显于华夏酒界。自清初以来,外地酒工多下黔中,纷纷看中贵州的地理环境,与当地人相配合,生产出举世瞩目的贵州烧酒。
贵州烧酒中,“茅台酒”崭露头角
茅台酒最初酿成于仁怀城西的茅台村,名曰“茅台烧”,又称“茅台春”。
道光版《遵义府志》记载了茅台烧
茅台村滨临赤水河畔,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为孕育茅台酒提供了天然场所。《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志》记载:“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酿制茅台酒要以优质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当地人通称“白水曲”。
清代的茅台酒始终采用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的工艺,当时就有“加沙”的方法。
近代酿造茅台酒,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然而多次下曲、多次蒸馏的原有模型却始终保留下来,构成茅台酒的传统风格。
美酒河 胡志刚 摄
盐运河造就美酒河
清乾隆十年(1745年),总督张广将赤水河航道打通,修达茅台,茅台成为黔蜀水陆转运码头和物资集散地,出现了“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景象。
清乾隆十四年的《黔南识略》“仁怀县”条载:“茅台村,地滨河,善酿酒”,茅台镇,赤水河与酱酒之间的渊源逐渐清晰,酱香黔酒延续了千百年来的古法积累得以大放异彩。
晚清时期,贵州逐渐出现了茅台成义、茅台荣和、茅台恒兴等一批酿酒烧房,产量有较快发展。清代诗人郑珍也曾赞誉“黔酒冠人国”。
07
近代,
贵州美酒一举成名
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
1915年,“茅台酒”远涉重洋,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茅台酒”凭借卓越的酒香征服了世界,获得金奖。
由此,彻底奠定了中国贵州茅台酒在世界上的名酒地位。贵州茅台声誉响彻中外,在荣获巴拿马金奖一百周年之际,旧金山将每年11月12日定为“茅台日”。
不管是汉武帝刘彻大赞的那句“甘美之!”
还是郑珍写下的那句“酒冠黔人国”
千年来,
贵州酒从未辜负这份盛誉!
历史的齿轮不断向前。
贵州的美酒,
一步一个脚印,
书写着贵州酒文化的精彩篇章。
国发【2022】2号文件指出,贵州要“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如今,白酒产业既是贵州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也是生态产业、文化产业。
喝贵州酒,喝的是贵州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品的是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小小的酒盅,就是贵州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特色文化的缩影。
依托不可复制的生态和资源禀赋
今天的贵州,
正奋力抢抓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
充分发挥酱香型白酒原产地主产区优势
持续打造世界酱香白酒产业集聚区
加快推进全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努力“酿”造千亿级产业!
又是一年九月九
全球美酒聚贵州
第十二届酒博会今天开幕啦!
好酒迎贵客,举杯叙情谊。
贵州人邀请你来
近距离感受浓浓酒香
共赴一场美酒之约!
多彩贵州网综合整理
原标题:《贵州与酒,故事我有!今天,从几千年前,贵州飘出的第一缕酒香开始说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