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展场连接人与自然,空间艺术季新一届智囊团如是说

2023-09-11 15: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SUSAS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决定,聘任伍江等29位专家为2023、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委员会自2015年首届空间艺术季成立以来,旨在保障活动的专业性、国际性,融汇各行业经验,为空间艺术季的核心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学术委员会由主办方邀请国内外专业造诣高、工作经验丰富且有影响力的专家组成,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公共艺术、策展、传播学、社会学、出版等领域。

2023-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学术委员会

主任

伍 江

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

委员

(按姓名拼音首字母为序排列)

蔡 理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丁 设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丁 乙

西岸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

方振宁

独立策展人

冯博一

独立策展人

冯楚轩

栩栩华生媒体集团总编辑

江 梅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

蒋铁骊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龙雨

国际双年展协会原主席

李翔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刘泓志

AECOM亚洲区高级副总裁

娄永琪

同济大学副校长

Manuela Lucá-Dazio

曼努埃拉·卢盖·达祖

普利兹克建筑奖执行理事

Philip Tinari

田霏宇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

Philip Ursprung

菲利普·乌斯普隆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学院

原院长

秦 畅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首席主持人

沈烈毅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

孙 鉴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孙 玮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滕俊杰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童 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汪大伟

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晓松

上海宝龙美术馆执行馆长

俞斯佳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

袁 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曾成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

张宇星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主要发起人

赵宝静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日前,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学委会主任伍江主持,会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领导公布了新一届学委会委员名单,市规划院、同济大学分别向学委会汇报了空间艺术季筹备工作情况、主题演绎展区和重点样本展区策展方案。

刘泓志

AECOM亚洲区高级副总裁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城市即展场”的概念特别好,不仅仅通过展览或互动内容来展示理念,在大街小巷都有这样的氛围,让居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得到。“共栖”的主题今天来讲意义非常大,利用空间作为载体,艺术作为手段,探讨的不止是建筑或者空间的问题,而是城市生存的底线问题,用空间体验让大家爱惜城市环境。怎么样让参观者、老百姓在没有预期的情况下,深刻感受到上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超大城市会是什么样,这是本届空间艺术季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孙玮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现在城市提的比较多的一个概念——“可玩城市”。市民和城市的关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应该是可玩的。来自不同区域、趣味、收入水平的陌生人,通过这样的方式相遇连接,可以建立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集体历史记忆。同时,空间艺术季也是提升城市生活的异质性、公共性以及活跃、繁荣公共空间的很好的机会。以城市空间艺术作为介质,来建立上海和世界、和人之间的异质性多样的关系。此外,虚实互嵌的新技术媒介,全球风行的城市漫步,亲近自然的运动风尚,都可以激发出空间的潜在能量。

蔡理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西岸本身是非常成熟的岸线,是公共艺术展陈的现场。空间艺术季主展区再次选择西岸,将有主展馆和一些新的公共艺术作品、建筑改造落地。怎么连点成串,吸引观众从这里走到那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地图,还可以有其他的推广活动和串联手段。五个新城展区中,有些选择了郊野公园,其本身是很契合“共栖”主题的。上海的郊野公园保留了很多农田和原住民,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生活共栖的状态。怎么演绎主题,应该突破传统的手段,可以请原住民通过他们的方式展现他们的生活。

秦畅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首席主持人

平等感和自然感是这次主题给我的感觉,我期待本届空间艺术季能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产生一些新的思考,凝聚社会人群在一起,有更多的向上的、积极的意向表达。我也希望本届空间艺术季所有的布展能够体现松驰感,当人轻松下来时,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希望这次展陈材料能可循环,所有的废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重视市民参与互动,通过空间艺术季让每个人都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不够生态。

蒋铁骊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本届空间艺术季的作品文化含量非常高,参与的这些艺术家的个人能力和研究都是非常棒的。希望在艺术作品的选择和落地上,更加突出公共属性、互动性和在地化地表达。

沈烈毅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

“共栖”这个话题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怎么从自然中得到一些忠告,从而要敬畏自然。同时,还要思考如何通过艺术和建筑营造空间,让人在这里产生交集,在西岸的空间里把真正的自然引进来,和上海的地理特征和城市特征做一个连接。

王晓松

上海宝龙美术馆执行馆长

本届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演绎展的内容做得非常充分,尤其是文献部分。这往往是同类展览里面非常缺失的。同时,合作的艺术家非常好。希望后续应重视活动推广的分层策略与相互关联,把策展人想说的问题激活,不断地扩展。

江梅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

上海市政协常委

主题“共栖”在我的理解里是共生、栖息的涵义,有一种家园的感觉,更能够凝聚人心,更强的情感连接,更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情感。本届主题演绎展区的方案非常饱满,其他各个展区也都有潜在的艺术资源。希望通过空间艺术季把它们整合起来,将既有的项目链接起来,在展期内使不同层面的艺术活动层次更加鲜明和丰富。

滕俊杰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

我认为用共栖的方式来表述生态文明,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理念最新的上海答卷,如果做得好的话对全国都有示范意义。空间艺术季每届都年在展区留下些什么,时间长了,恰到好处的地呈现在城市最美妙的空间里面,成为城市的骄傲,也推动城市的升级换代,提升显现度,真正把城市空间变化变成一个立体的面向未来的、有艺术获得感的城市内容。

赵宝静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本届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对生态阐释既有理论上的演绎又有艺术上的呈现,体现了主题性、多样性、艺术性、逻辑性,在丰富性、跨界组合、开放度上做的非常好。在重点样本展区特别期望围绕着生态主题,通过各自地域文化特点,在展览、建构生态场景、艺术作品和展期活动方面展现各自特点,并加强各重点样本展区和主题演绎展区的内在逻辑延续和关联度,凸显各展区的创新性。

俞斯佳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

本届空间艺术季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确实可以体现大国和大都市的自信和责任感。聚焦生态,围绕“共栖”主题,过程中要倡导生态环保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传播环保的理念。空间艺术季要和我们的受众、游客产生一些互动,发挥他们的创意,降低我们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姿态,产生更多的交流,营造更多体验,把整个艺术季变成一个大众的盛宴。

张宇星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主要发起人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微形态,做的是中国特色上海特色,对于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推动力。空间艺术季创造了一个新的展览形态——媒介场景,把媒介和场景融合在一起。媒介可能是公共艺术,场景则是所有的公共环境,包括建筑师搭建的场景。这种融合的力量非常强大,超越了虚拟空间媒介,又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场所,适合于当下年轻人特别喜欢的体验模式。空间艺术季要考虑建构自己的生态系统,并为城市持续传承下文化遗产。

李龙雨

同济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国际双年展协会原主席

空间艺术季不能是建筑设计类的项目,不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展览展示型项目,而应该是和观众进行互动的项目。它可以是一个唤醒上海人民记忆的项目,可以是一个充满情绪情感的城市项目,也可以是一个互动型非常强的,将观众融入进来的项目。我本人非常喜欢这个主题,而且生态话题会愈演愈烈,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积淀,如何保持研究成果并且发展差异化的讨论议题。

伍江

2023空间艺术季学术委员会主任

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经过几届的沉淀,空间艺术季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重要品牌,成长度很高,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我们身在其中也很自豪。空间艺术季虽然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界发起,但是正朝着更广的方向发展。从第一届到现在,更加强烈地体现出公共参与性,未来将会成为更具有全社会性的活动。希望本届空间艺术季能够进一步加强主题演绎,同时能够为城市留下些什么,包括思想观念的和物质的。此外,艺术作品方面除了参与性还应该具有时代性和代入感。

原标题:《城市展场连接人与自然~空间艺术季新一届智囊团如是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