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叔孙通:儒家礼制的确定者

2023-09-08 20: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选自《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叔孙通本是秦朝的待诏博士,在秦二世时升为博士,此后又追随项羽,接着投降刘邦。刘邦不认同叔孙通的儒者身份,但叔孙通很懂得变通,《史记·叔孙通传》载:“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叔孙通身穿儒服,刘邦看到了很讨厌,但叔孙通并不作解释,立即换成了短衣,为此刘邦很高兴。他的变通令其弟子都接受不了,但叔孙通坚信自己的变通是对的,后来他受到刘邦重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为汉朝建立了礼制制度。

《史记·叔孙通传》记载了这样一段事:汉高帝五年(前202),刘邦已经平定天下,各位诸侯在定陶共同推举汉王刘邦为皇帝,由叔孙通负责拟定登基仪式,刘邦讨厌秦朝的那些严苛繁复的礼仪,下令全部取消,只让叔孙通拟定一些简单易行的礼仪,但刘邦没想到的是,“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因为去除掉了繁文缛节,群臣可以在朝廷上饮酒作乐,同时争论谁的功劳更大,他们喝醉后狂呼乱叫,有的人还拔出剑来砍向庭中的大树。刘邦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但这又是他自己提出的登基方式,所以他除了头痛,也没有什么办法。叔孙通看到这种局面后,借机跟刘邦说了一句名言:“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叔孙通觉得推广儒家观念的机会来了,他跟刘邦说,儒生很难跟着您去南征北战,但他们可以帮着您守卫住战果。所以他提出,应当征召一些鲁地的儒生,跟自己的弟子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礼仪。刘邦担心叔孙通制定出的礼仪又像以往那样烦琐难行,叔孙通回答刘邦说:“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五帝时期有不同的乐礼,三王时期也有不同的礼节,因此他认为:“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礼,是按照当时的社会情况制定出来的法则,所以夏商周三代的礼节有所沿袭,但也有所增加。也就是说,不同朝代的礼仪是不相同的。叔孙通说,他当然愿意省略掉古代礼仪中的繁复之处,但也会结合秦朝的礼仪,制定出一套新的礼仪。最终刘邦同意了叔孙通的建议。

汉高帝七年(前200),长乐宫建成了。各诸侯王和朝廷大臣一起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整个仪式都是按照叔孙通的规定来完成的:在天刚亮时,司仪开始主持礼仪,引导诸侯百官依次进入殿门,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和步兵各有方阵,他们举着各种旗帜,那种阵势威武庄严,在司仪的传呼下,所有官员各入其位,文武官员分列两侧,而后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殿内出来,在礼仪官的引导下,各诸侯根据自己的品位,依次向皇帝施礼道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

朝拜大礼完毕后,接着举行酒宴大礼,诸侯和百官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按照尊卑向皇帝祝颂敬酒,酒过九巡后,司仪官宣布宴会结束,而后由监察官执行礼仪法规,凡是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一律带走,以至于整个宴会过程中“无敢哗失礼者”。这个结果令刘邦十分高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他高兴地说,今天终于知道当皇帝的尊贵了,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同时赏赐他黄金五百斤。叔孙通出来后,把赏金分赐给各位儒生,这些儒生也高兴地说:“叔孙生诚圣人也!”因为这些儒生觉得他“知当世之要务”。

可见,叔孙通以他的变通之术,使得登基不久的汉高祖体会到了儒家之礼给他带来的权威感,虽然刘邦并不熟知儒家的整套思想,但是他通过实践接纳了儒家之礼,由此为后来的几位皇帝全面接受和推广儒家观念奠定了基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