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广西十二世居民族知识线上科普(四)

2023-09-05 20: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四季如春,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他们世代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接触、不断交融,最终形成了广西今天“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又在居住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灿烂文化。为充分发掘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壮乡的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自4月22日(农历三月三)-6月13日,我馆推出的“边海三月三 共赏民族韵”广西十二世居民族知识线上科普活动,每周发布一篇,每篇介绍两个民族,让市民群众深入了解广西十二世居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第三篇中,我们学习了到侗族具有独特风格的侗戏、侗寨鼓楼、侗族的传统组织“款”,还有仫佬族祈神保佑的依饭节、仫佬族人都会唱的民歌,及仫佬族多姿多彩的节庆习俗舞草龙、抢花炮等,今天,小编将开启第四篇的学习,介绍毛南族和回族的民族文化。

毛南族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贵州平塘县、独山县交界的卡蒲河、六硐河河谷地带等地,其中位于广西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2014年被列入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之一种。毛南族人民由于长期和壮族、汉族、布依族人民相互交往,许多人都能操壮语、汉语或布依语,并通用汉文,用汉字记载本民族的民歌、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毛南族形成了独特奇异的风俗习惯,也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

“肥套”是毛南话,汉语意思为“还愿”。2006年5月20日,毛南族肥套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毛南族“肥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几大类,最突出的部分是傩舞。

毛南族傩面选用的是毛南山乡特有的牛恩木。木质朴实,制成的面具结实坚硬、不易腐朽且内敛含光。粗雕、精雕、上色几个大的工序之下,又分有斧凿、剖滑、画线、雕刻、打磨、晾晒、抛光、涂油等多个精细的步骤。不同的形象,在线条和刀法上会有所区别,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活灵活现。

毛南族傩面具

傩舞,又叫毛南族木面舞。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傩舞的神韵。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针舞;二是表现渔猎生产、农耕生产和人们在生产劳动男女相爱的欢乐情绪,如瑶王系列舞和三娘与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种摹拟性很强的形象舞和情绪舞。

木面舞最显示的艺术特点是配合唱师和打击乐表演,以诗、乐、舞三者融合的形式出现。舞蹈语言简洁、节奏明快,表演者身着龙袍蟒服,戴着傩面具,通过手、脚、腰等的舞蹈动作增加了动态美,充实扩大了舞蹈的表现力,充分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显示出毛南族悠久文化的辉煌色彩。1994年环江民族艺术团曾到日本演出,1999年又组团到台湾去公演。毛南族木面舞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独特的韵律和感情色彩、丰富的内涵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观众,获得一致好评。

毛南族傩舞

毛南族和邻近的壮、汉族有共同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还有自己独特的庙节——分龙节。即使和壮、汉族过共同的节日,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广西毛南族有“放鸟飞”的习俗。春节来临前,广西毛南族人就将采集来的藤叶精心编织百鸟。编成的燕子、山鸡、鸬鹚、画眉等都是栩栩如生的精美艺术品。除夕清早,各家主妇给百鸟的空腹灌上香糯,有的还拌上饭豆或加上芝麻馅,然后上锅蒸或煮熟。煮熟后把“百鸟”提耳穿起来,吊挂在整根的甘蔗上,间隔均匀地一字摆开,架挂在堂屋香火前。孩子们嗅到百鸟的香味,等不得它们变凉,就央求着母亲给自己一只。于是,孩子们拿着烫手的百鸟糯粑,炫耀地满村子疯跑,在相互追逐嬉戏中比较谁的鸟儿更美,看谁家的鸟儿品种繁多,香味扑鼻;谁家的鸟儿精巧欲飞,引颈竞啼。

毛南族分龙节是毛南族民间最古老、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在农历五月间进行。20世纪初叶之前,每年过节都先聚众于庙堂内外活动,故又称为“庙节”或“五月庙节”。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过分龙节时,毛南山乡各村各寨,每家每户都喜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折回竹桠柳枝插在中堂神龛上,把五色米饭捏成小粒团,粘在枝叶之间,祈愿五谷丰登,硕果累累。

这一天,全村男女、外嫁的女子和赶来的亲友都身着盛装参加在三界公庙举行的祭祀神灵与祖先的仪式。活动过程中,傩舞融歌、舞、戏、面具为一体,身着华服的“师公”在打击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以祈求六畜兴旺,人人安康。如今,分龙节不仅向世人展示毛南族古老传统文化最神秘的一面,还演变出了一系列的民间文体活动,如对歌、踢毽子、爬杆、同顶等,游客们皆可参与其中,尽情领略毛南风情。

毛南族分龙节

毛南族服饰与附近的壮族、仫佬族相似,服饰风格简洁朴素,制作工艺精湛、色彩搭配合理、外观协调大方。男女都喜欢穿着蓝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对襟衫。男装称为五扣衣,不镶花边。它的特点是有五颗晶亮的铜扣,所以毛南语称“骨娥妮”,意即五颗扣的衣服。

女装最大的特点是镶有三道黑色花边的左开襟上衣和裤子,配上银饰和顶卡花,穿着端庄秀丽,朴素大方。姑娘们还会系上一小块长方形的围腰,上边绣着美丽的花纹图案。配上银饰手镯,蓝白相衬。

毛南族服饰

花竹帽是毛南族服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毛南语也叫做“顶卡花”,意为“在帽底编织花纹”。花竹帽的制作技艺属毛南族民间传统竹编手工工艺,它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与图片说明,仅凭各村老工艺匠人在直系或嫡系亲属间的口头传授与示范。2011年5月23日,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毛南族花竹帽

回族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广西地区的回族60%以上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三个市,其余分布在百色、鹿寨、阳朔等市县的城镇、农村。

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在回族先民东迁初期,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就逐渐习惯于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

回族节日和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每年有三大宗教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开斋节的“斋”是伊斯兰教徒应修的五功之一。每年回历九月(公历六月左右),除老、弱、病、残、孕妇、儿童、旅游外,教徒都要斋戒一个月。在斋月中,每天日出之后,日落之前,都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进食都在晚上进行。其意是要让教徒体会一下饥饿、干渴的痛苦,激发教徒对饥寒交迫之穷人的同情心。斋月最后一天看新月(月牙),见月的,第二天就可开斋,称开斋节。如不见新月,就继续斋戒,开斋节顺延,一般不超过三天。

节日前,各家都准备了较丰富的食品。节日早上,全家聚在一起,先祈祷,后开斋饭。饭后,教徒沐浴,盛装打扮,前往清真寺会礼集体礼拜。会礼后,互相祝贺,互赠礼品,走亲访友;撒麦子钱(俗称“开斋捐”,按家庭成员人数,每人拿出相当于一人一天的生活费)济贫;家家户户到墓地扫坟,为死者祈祷、整墓培土,俗称“走坟”,走坟时不鞠躬,不跪拜,不烧香,不烧纸钱,不放鞭炮,不洒水饭。晚上,教徒再次集中清真寺听阿訇和族内长老诵古兰经并把事先炸好的油香面饼,酥饼在寺内散布。

回族开斋节

西北地区的回族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出了丰富民间曲艺,比较著名的就是“花儿”和“宴席曲”。“花儿”是最具有回族特色的民间歌谣,特别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的回民,有手搭耳后、面对青山唱“花儿”的习惯。“花儿”又名“少年”,发源于回民聚集的临夏,后由甘肃发展到青海、新疆一带,大都在回民中演唱。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曲调有一百余种,已形成河州花儿、莲花山花儿、宁夏花儿、青海花儿等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一般禁止在家里和村庄唱“花儿”,只能在野外唱。除了平时唱“花儿”外,各地还逐步形成了一些“花儿”会。

回族唱“花儿”

每至春暖花开,杨柳返青,河滩、地边、集市、庙会上,响起一种音色悠扬、近似唢呐的吹奏乐演奏声,这就是青海回族青少年所喜爱并擅长的民间乐器"咪咪儿"。这种乐器用无名指粗细的竹管自制而成,开有6个音孔,酷似笛子,但要竖吹;吹口处置有用嫩树皮制成的发音器,利用薄膜震动发音的原理吹出声音,靠6个音孔的音阶加一个自身音阶共7个音阶奏出曲子旋律。咪咪儿分单管和双管两种,用来吹奏"少年"曲调最为适宜。

回族民间乐器"咪咪儿"

回族群众还有一种喜爱的乐器叫牛头埙,回族群众俗称"哇呜"或"泥箫",是用黏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制作的一种民间小乐器,古代称它为"埙"。据史书记载:"埙,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顶上一孔为吹口,前面四孔,后面三孔"。封建时代早期宫廷乐队中曾使用过此种乐器,以后逐渐消失,且在民间演奏中很少见到。

后来,回族人民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杂居相处和文化交流中,受其他民族吹奏乐器的启发,根据古代"埙"的基本原理,结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实践中创制出了回族所特有的民间乐器"牛头埙",使之代代流传下来。"牛头埙",音域在五度以内,音阶排列为12345,能吹奏一些简单、缓慢的曲调,如《北风吹》、《小白菜》和回族民间小调等。还能用它发出鸟儿的叫声。在农村有的回族青年约会时,男的在女方家附近先吹"牛头埙",女的弹"口弦"向他表示,两个人就出去相会。

回族乐器"牛头埙"

回族的居住和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教徒做礼拜时,男戴白、黑碗状帽,妇女头上覆盖红纱。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头。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腿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回族服饰

在回族聚居区,特别是山区,回族姑娘们常常以刺绣比聪明,争巧手,看本事,视刺绣为一种吉祥的艺术情趣。回族的刺绣富有想象力和艺术魅力,刺绣花草图案和几何图形,是回族妇女刺绣的绝技。她们往往撷取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植物叶,构成自己想象中的花草树木,枝与叶、花与蔓和谐地统一,有点像汉族人刺绣图案中的百花百果一棵树的创作方法。

回族刺绣

▍来源:防城港市群艺馆

▍转载:防城港市民宗委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视频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原标题:《广西十二世居民族知识线上科普(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