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胶水刺客”为何能从网上骗到网下?
近年来,“雪糕刺客”“水果刺客”都引起过热议,但和“胶水刺客”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上海市民潘先生家中卫生间漏水,他在网上看到了注胶堵漏的黑科技广告,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对方,没想到修完一算,报价居然是四万八千元,这比重新装修一个卫生间都贵。潘先生不愿付这笔钱,对方却非常嚣张,甚至作势打人,潘先生无奈报警。警方调查后发现在全市范围至少有10多名类似的受害人。
最新的进展是,这个团伙已经被抓捕。他们所谓的黑科技胶水,其实就是网上280元80斤买来的胶水,翻了十几倍卖给消费者,中间还涉及恐吓威胁、强买强卖,相信迎接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这并不是孤例。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宗案子,也是相似的剧情,补漏施工半小时收费5000元,最后法院判决施工方向消费者退还5000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同样的,在上个月浙江温州也发生一起类似案件,胶水1斤98元,说好800元搞定,结果最后花了4000多元。
所谓“胶水刺客”,本质上是利用或者说故意制造信息差。可以看出,这个注胶堵漏是个“新兴技术”,所以整体的认知度不高。不像常见的住家维修,人们多少有一个大体的评估。
而消费者对于补胶完全没有概念,胶水成本价是多少,补一次要几斤胶水,对方有没有按量补胶,这些都不清楚,全凭施工方一张嘴,这当然也就给了施工方漫天要价的机会。
注胶堵漏现在已经几乎成了“骗局”的代名词。在网上一搜,各路纠纷或是防骗经验可谓比比皆是,“胶水刺客”可谓是名不虚传了。事实上早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采用任何防水材料,综合价格最高价不会超过每平方米五六十元;而普通防水材料根本用不着“纳米”级,也谈不上“高科技”,“纳米”之类的说法都只是噱头。
对于这类胶水刺客,应当引发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类似的纠纷,包括工商、消协等部门应当尽快介入,帮助消费者正当维权。另外,对于其中涉及强买强卖、坑蒙拐骗的商家,公安等部门也应当排摸线索、严肃处置。
另外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很多消费者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广告,找到了类似的商家,但事后却发现,不少都存在资质不全、冒名顶替的情况。而有记者调查了某网络平台发现,平台对这些商家几乎毫无审核,只要交钱就可以投放,这在侧面助长了“胶水刺客”的乱象。
所以“胶水刺客”横行,放任自流的平台也有责任。平台本应尽到审核义务,确保商家的资质,但在利益的诱惑下,这些似乎都忽略不计了。所以,从打击“胶水刺客”的角度看,互联网平台也应该改变这种松松垮垮的态度,做好充分的信息核实。
当然,消费者也应当擦亮双眼,比如选择正规的商家,签订规范的合同,保留交易凭据等。但平心而论,普通消费者很难成为专家,这种“信息差”会一直存在。这就需要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等为消费者兜好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四处横行的“胶水刺客”彻底消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