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手机一响我就害怕……”有多少人正在经历社恐?

2023-09-06 15: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深呼吸编辑部 39深呼吸

作者|伍茜

封面|全景视觉

“电话铃声一响,我就莫名紧张,心跳加速...”

“和不熟的人吃饭,比打了一架还累。”

“和同事走到地铁口,找借口说‘你先进去吧,我去那边买个水…’”

“想出门时,看到邻居正在外面的走廊上,赶紧把门关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社恐,害怕和不熟的人相处。小欣就是其中一名“社恐人”,她开玩笑说“如果有特效药就好了”。

◎ 图:全景视觉

这种药还真有。最近,一款治疗“社恐症”的药物在医药圈刷屏。

据多家媒体报道,这款名为PH94B的鼻喷剂在治疗社交恐惧症成人患者的临床III期试验中获得良好结果,受试者在公开演讲前20分钟,使用了微克剂量的PH94B后,演讲中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消息一出,不少“社恐人士”纷纷表示自己“有救了”。

不过我们需要明确,病理性的社恐症和我们平常说的“社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医学领域,病理性的社恐也叫“社交焦虑障碍”,是焦虑障碍的一种亚型。主要临床特征为患者因在社交或表演场合过度害怕被他人审视和感到尴尬,导致明显的痛苦或功能损害,无法自控。它其实是一种疾病,得治。

而年轻人自我标榜的“社恐”,有可能是不想主动交新朋友,不喜欢轻易表达内心想法,是“社交懒惰”,这是一种主动选择。

◎ 图:全景视觉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办公室主任、心理健康科普专家刘向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要将“社恐”简单的归因于性格内向,或者害羞,内向的人只是喜欢自己安静地工作,并不会害怕人,大家要加以区分。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赵文清说,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其实自己很痛苦,他们很想摆脱这种疾病。

01

“患重度社恐10年,我还有救吗?”

晓东是一位重度社交恐惧症患者。他天生敏感,心思细腻,在与人的交往中常常显得局促不安——

在人前吃饭会特别小心翼翼;当众说话会紧张到发抖,感觉喘不过气;别人主动和他聊天,他不知道怎么回复,觉得自己说的话会很荒唐,想隐藏缺陷,但又担心别人发现;特别在意周围,觉得别人都在审视自己,甚至觉得不经意的某些行为可能影响了别人。

◎ 图:全景视觉

晓东是在读小学六年级时,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那时他和老师谈话会紧张,然后呼吸急促,有一次还因为缺氧短暂昏迷。

上中学后,他和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困难,聊着聊着就会结巴,常常卡在第一个字,然后手抖、肢体僵硬、不敢和对方对视...

每晚睡觉前,他都忍不住回忆当天和别人相处的点滴,希望自己说的每句话都能够天衣无缝。

“每当有人在我面前,表现出‘你是老实人,你内向、不活泼,你不够好’的感觉,都让我感觉到羞愧,无法面对...”

晓东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开始不停看课外书、电影、动漫,拓展兴趣,想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外向”些。

但高中一次演讲经历,全面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那时老师让他上台讲故事,他看着台下乌泱泱一群人,张了张口,一个字都说不出,光在那冒眼泪...

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晓东的学业也一落千丈。高考失利后,他不敢出门,因为走在路上感觉全身不自在。

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问他的问题,他回答不上,只能一直看着医生笑,笑着笑着就哭了...最后医生给他鉴定为“重度社交恐惧症”,给他开了治疗的药。

◎ 图:全景视觉

晓东说,这个药确实有效,能抑制住一部分的恐惧紧张。他连续吃了5年的药后,渐渐说话没那么结巴,肢体没那么僵硬了,也开始愿意出门。他喜欢在夜里一个人散步,“感觉全世界都是我的”。

晓东的情况并非罕见。根据《中国心理健康调查》,中国成年人社交恐惧症终身患病率约0.6% ,也就是说可能有800万成年人正在经受或者曾经经受过社恐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赵文清说,社恐患者在某个社交情境下面,会很害怕自己得到负面的评价,他会有一种预期性的焦虑,他觉得自己肯定会表现得很糟糕。

这样的心理预期会带来一些生理反应,比如说脸红、发抖、流汗、结巴甚至呆滞。这种害怕和焦虑不是偶发的,只要遇到特定的社交情景就会发作,有的患者遇到不同的社交情境,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惊恐发作。

02

“虽然社恐,但仍渴望去交流”

作为心理治疗师,赵文清经常会遇见青少年的来访,发现他们内心其实是很期待、很向往社交的,但因太害怕自己设想的负面评价,没有勇气去社交,没办法跨越心理的这种障碍,所以他们只能远离人群,孤独地生活。

90后思思也是一名社恐患者。她毕业后刚参加工作时,不敢看别人眼睛,也从不主动开口说话,同事们有说有笑,她总是默默坐在角落。时间一长,别人都以为她不爱说话,性格高冷。

其实,她心里很渴望跟人交流,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能压抑住,最后实在压不住了,就在心里自己跟自己说,说着说着就说出声来,把自己都吓了一跳。

◎ 图:锐景视觉

为了改变,思思开始读心理学的书,理论懂得不少后,就下定决心去实践,好几次鼓起勇气默念:从今天开始改变吧,主动去跟同事交流!结果一到公司,就打退堂鼓:算了,我已经留下这种印象,如果改变,别人肯定会很奇怪我怎么了,都会来注意我...

后来,思思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练习表达打卡聊天群”,她加入了群聊,想试试自己在网络世界里能不能放得开。

这个群每周会举办一次线上活动,比如读书会、朗诵会、新闻分享会等,群成员轮流做主持人,每位成员都要参与讨论。思思每次都准备得特别充分,发言时间也越来越长,虽然有时还是会紧张到喘不过气,但她喜欢这种交流方式,群里轻松的氛围也让她越来越放松。

渐渐地,思思没那么害怕社交了,坐出租车时,她会主动和司机聊天,趁机锻炼胆量和口才。

“我现在觉得,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并没有人闲着没事关注你,大家都很忙,很多时候的忧虑都是自己的主观感受。”

03

社恐症怎么治?自身是关键

美国《DSM-Ⅲ-R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通常起病于17-3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主要是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女性较男性更常见,约80%的人从未接受过治疗。

而社恐症的确切病因,目前医学上尚未明确,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图:全景视觉

心理治疗师赵文清说,社恐症很特殊,大多数社恐症患者没有寻求治疗,因为去医院以及和医生交流也会让他们有所顾虑。

目前,治疗“社恐”问题已有专业疗法,如CBT(认知行为疗法)、结合VR(虚拟现实)技术的暴露疗法等。

赵文清介绍,暴露疗法是引导和鼓励患者去面对容易让他产生焦虑的环境,比如去实体店买东西,去向陌生人问路。如果患者获得一些比较正向的体验,他会感觉社交其实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害怕,别人也不会给他想象中的负面评价。

◎ 图:全景视觉

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式,都是一个探索和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患者要愿意迈出第一步。

心理健康科普专家刘向欣也表示,患者要从打破定势思维入手,比如不要总是随意揣测他人的心理,将自己“对号入座”,认为别人正在关注和评价自己,并且给予自己都是负面评价。事实上,别人并没有那么关注你的一举一动,更不会觉得你很糟糕,这是思维逻辑出现了问题,盲目往自己身上贴标签,胡乱给自己下结论。

(文中的患者姓名均为化名)

RECOMMEND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