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日报》关注淮北:土豆何以变“金豆”
今天的《安徽日报》11版
聚焦淮北乡村发展
▽
全文如下
↓↓↓
濉溪县孙疃镇在致富能人的带动下,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优质品种土豆种植,面积3200余亩——
土豆何以变“金豆”
濉溪县孙疃镇代庙村土豆种植基地内,随着收获机驶过,一个个圆滚滚的土豆露出地面。安徽日报记者 丁贤飞摄
“今年生产的土豆已经所剩不多,只有两车了。”8月26日,记者来到濉溪县孙疃镇代庙村采访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提起村里生产的土豆,乐不可支。
土豆,是人们餐桌上再常见不过的食材。然而,对于孙疃镇的很多村民而言,土豆却已成为一颗颗“金豆”。
一位敢于试水的带头人
在孙疃镇,提起土豆,就不得不提濉溪县孙疃镇鸿程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负责人叫陈永红,是孙疃镇陈楼村人。
“农村养育了我,部队培养了我,我想用自己双手带着村民一起致富。”2017年,陈永红脱下陪伴20年的军装,走上土豆种植之路。
43岁的陈永红对土豆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记忆中,从小家里穷,上学时母亲总是会给他煮两个土豆塞进口袋,也正是从那时起土豆在他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2018年刚过年,经过一番学习的陈永红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投资租地2000亩种植马铃薯,之后又转战山东滕州市种地1500亩马铃薯,两地种植效益,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是时候回家乡干一番事业了。”2020年底,陈永红带着自己精心培育的土豆回到了老家孙疃镇。然而,一听说要变传统种植为种土豆,孙疃镇耿圩村就像炸了锅,村民们顾虑重重。
陈永红和村干部一起,通过入户走访、村民大会等方式宣传和解读特色种植的好处,村民们认识到:土地流转省心省力省时,增加收入稳稳当当。与此同时,村里的党员带头腾地转租,左邻右舍紧随其后。
就这样,耿圩村成为孙疃第一个大规模种植土豆的村庄。
“现在我们村的土豆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亩。”耿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耿凯告诉记者。
2021年,濉溪县孙疃镇鸿程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陈永红担任理事长。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行,以劳动务工、土地托管、资金资产量化入股等方式,帮助农户稳定获得劳动务工、入股分红等收益。
陈永红说,2022年,合作社带动就业300余人,其中脱贫户20余人,实现利润600余万元。今年,由于土豆价格上涨,合作社交出的成绩单更是喜人。
在鸿程合作社的带领下,2023年,孙疃镇多个村都吃起了“土豆饭”,土豆种植面积从最初的三四百亩扩大到3200余亩,目前已成为省内规模较大的土豆种植基地。
一个“没想到”的高效产业
代庙村今年是第一次种土豆,虽说是“首秀”,却出手不凡。
“想不到!”记者在和代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交流时,他连连惊呼。
2022年9月,代庙村成立了孙疃丰之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和鸿程合作社合作,进行土豆种植,并确定分红方式为五五分成。具体而言,“丰之源”负责土地、水电等,而“鸿程”则提供“五统一”服务,即: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销售。
王建“没想到”土豆产量惊人。今年6月,来自中国农科院、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安徽省农科院等权威机构的10名专家来到代庙村土豆种植基地测产验收,测产结果为“测产田块产量为每亩5085.5公斤”。
“这个产量水平目前在安徽省应该是最高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廖华俊兴高采烈地说。
产量为何如此高?孙疃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周浩说:“除了土壤、种子等原因外,还与基地联手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有关,基地采取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专家在马铃薯生产的关键季节还会到现场来指导。”
前不久,当孙疃镇土豆进入收获季节时,记者曾到现场采访过。傍晚时分,随着一台台收获机在地头驶过,一个个土豆从地里被翻出来——它们个头大、色泽光亮,真不愧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慷慨馈赠!
一二百位村民拿着蛇皮袋和纸箱,弯着腰在地头捡拾土豆。“土豆大小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正在忙碌的村民郑翠兰告诉记者,他来自陕西咸阳,已经在这里干了十几天的活。
“今年土豆品质很好,能卖到一块六一斤,往年只有一块一左右呢。”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了来自山东枣庄的经销商贺敬芝。他说,自己今年在孙疃镇已经采购了1000多吨土豆,都是运到成都的大型批发市场。
“因为种植土豆,今年村集体的收入要超过200万元,这在以前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王建说。
一颗成功“裂变”的土豆
一颗土豆,可以切成多块播种;一项特色种植,能带动多个村庄的群众奔上致富之路。这,大约就是“裂变”的力量。
濉溪县孙疃镇徐圩村一直处在软弱涣散村行列,村级集体经济异常薄弱。2022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动议下,徐圩村注册成立了孙疃镇浍达蔬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流转了本村土地135亩,其中便有8亩种植了土豆。
“我们采用的就是鸿程合作社的‘沃土5号’土豆种。在合作社的指导下,今年每亩地收入有6000元。”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陈丹静说,今年只是试水,下一步,村里还要扩大土豆规模。
记者了解到,为发展土豆种植提供处理纠纷、招工、看管等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耿圩村成立了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耿圩村今年还新建了一个保鲜库,用于租赁给相关企业储存土豆,每年有35万元的使用费。
耿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耿凯说,土豆种植还拉动了就业。村里的村民在土豆基地打工,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虽说还没有过年,但在代庙村,孙疃丰之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已经拿到了土豆分红。“我家20亩地全部流转出去了。一亩地100元分红,最近刚刚拿到2000元。”提到种植土豆,村民赵志玲喜上眉梢。
今年,代庙村新建了多条道路,当地村民开心地称之为“户户通”。“村集体有钱了,村里就有了发挥空间。除了修路外,70岁以上的老人的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也由村里承担。”王建介绍。
“为推动土豆种植,镇里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土豆村’倾斜,同时,在资金、人才上也予以支持。”孙疃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周浩说,“最近,镇里刚刚就扩大土豆种植规模召开了座谈会,村干部、种粮大户们都参加了,明年的保守目标是种植8000亩。”
原标题:《《安徽日报》关注淮北:土豆何以变“金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