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天火爆全网的“酱香拿铁”,这些人不能喝!
“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
没想到这句歌词照进了现实!
今天(9月4日)
瑞幸咖啡和贵州茅台联名推出的
“酱香拿铁”正式上架开卖
19元一杯
相关消息在社交媒体刷屏了
喝茅台联名咖啡能否开车
一度冲上了热搜第一
下午2点半,
小编打开瑞幸咖啡小程序看到
“酱香拿铁”已经售罄
据了解,“酱香拿铁”使用白酒风味厚奶,含53度贵州茅台酒,酒精度低于0.5%。零售价38元/杯,使用优惠券后预计19元/杯。
小编的朋友圈
也直接被这款酱香拿铁刷屏了!
这款酱香型拿铁好喝吗?
网友“且对酒当歌”表示:“不爱喝酱香型,但是这个酱香拿铁很不错!回味很醇厚,酒香四溢。上班期间公然饮酒。”
网友“猫小猫”认为,“有酒味,酱香型,不难喝,很奇特”。
不过,也有网友通过开玩笑的方式表达了担忧:”我要问问人事,一边上班,一边喝这个,会不会扣我工资。”
同时,还有网友发出疑问:“喝完这个开车算酒驾吗?”
对于饮品内含有酒精,瑞幸官方小程序客服回应称:酱香拿铁酒精含量低于0.5度,但未成年人、孕妇、驾驶人员、酒精过敏者不建议饮用。
酒精是通过植物发酵而来,其成分就是我们常说的乙醇。因此,我们日常食用的多种食品,在保存时同样会经历发酵过程,产生酒精。食用这样的食品后,从口腔中吹气确实会产生大量酒精,造成“酒驾”。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北京市交管局法制科,该科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喝完含酒精饮品后不要再开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100毫升就被认定为饮酒驾车。
瑞幸咖啡酱香拿铁酒精度低于0.5%,消费者喝完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否会超过20毫克/100毫升的安全值?
对此,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不能简单以饮品中的酒精含量来计算。“你本身吃的粮食可能就含有酒精,这些含有乙醇的饮料、食物,会进一步增加你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对酒精的吸收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不能简单根据饮品中的酒精含量来换算。”
小编整理了容易引起酒驾的食物
开车的朋友需注意
以免造成酒驾
1. 酒心巧克力
既然是酒,那就从最显而易见的酒心巧克力说起。酒心巧克力中直接加入了酒类物质,食用后立即吹气,会产生250mg/100ml左右的酒精含量。
不过,由于酒心巧克力中的酒精量级不够,在3分钟后会逐渐消散。
2. 腐乳
腐乳内含有很多发酵物质。以一块腐乳作实验,食用后立即吹气,会产生400mg/100ml左右的酒精含量。当然,这样的酒精物质同样会短暂停留在口腔内,2分钟后测试便会消散。虽然食用后会产生很高的酒精含量,但鉴于腐乳的包装等实际情况,很少有人在开车的时候吃豆腐乳。
3. 格瓦斯饮料
格瓦斯饮料是一种面包发酵饮料,由于与酒类同是饮品,所以很多车主都认为饮用格瓦斯后会造成酒驾。
经过测试,饮用格瓦斯后立即吹气,仅会产生30mg/100ml的酒精含量,半分钟后即可消散,所以格瓦斯这种饮品大家可以放心饮用。
4. 蛋黄派
由于包装小巧、食用方便,蛋黄派可以算是车内比较常见的零食了。
由于蛋糕中含有蛋黄奶油,食用后立即吹气会产生约60mg/100ml左右的酒精含量,消散时间在2分钟左右。
5. 榴莲
榴莲被称作“水果之王”,这主要是因为榴莲的营养非常丰富。食用榴莲后立即吹气,会产生50mg/100ml左右的酒精含量,但1分钟后即可消散。
6.荔枝
与榴莲相同,荔枝这种水果也会自行发酵,产生一定的酒精。不过在食用后立即吹气,仅会产生20mg/100ml左右的酒精含量,半分钟后即可消散。
7.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可以应对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状。有的车主不经意间会服用藿香正气水后驾车,殊不知它的重要成分正是乙醇。在服用藿香正气水后,测试设备直接爆表,显示650mg/100ml。虽然数值如此之高,但在5分钟后基本消散。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酒驾食品”
经过实际测试
大家也能够发现一些规律
这些食品只是食用之时
在口腔内会产生大量酒精
经过几分钟便会逐渐消散
一位交警表示:"因为每个人对酒精的代谢情况不一样,对于驾驶员来说,一些本身含酒精的食品,比如酒香草头,醉蟹等,尽量还是少吃或者不吃。"
图文:东方网、@瑞幸咖啡、中新经纬 、微信朋友圈等
转录编辑:汤婧娴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点击图片查看)
原标题:《今天火爆全网的“酱香拿铁”,这些人不能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