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0年的教育硬件,“高光时刻”还有多久到来?

2023-09-04 16: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还记得2009年那句火遍全国的广告语吧,“哪里不会点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so easy!”

14年后的今天,“点读机女孩”已经从小女孩成长为中传的研究生,那句洗脑的广告词变成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而步步高点读机和其同类产品还在继续着它们的进化升级。

01

教育硬件:30年,3阶段

其实在步步高点读机以这句广告词出圈前,中国消费者们对教育硬件产品已经不陌生了。

1993年,小霸王第一代学习机诞生。此前小霸王是生产游戏机设备的公司,也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游戏机生产厂家,后来发现市场畅销学习机,于是开始转型,小霸王第一代学习机为分体式键盘加学习卡设计,并喊出了“学三天会打字”的口号,向家长们展示小霸王的“学习本质”。1994年,小霸王升级第二代学习机,邀请成龙做代言,在代言人的推广下小霸王学习机和成龙一样家喻户晓。1995年又一明星产品“文曲星”问世,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那段时间里,这本电子英语词典伴随着“英语热”火遍了大街小巷,直到2003年,文曲星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台。

                                               文曲星,图源网络

这是教育硬件的初创萌芽期,市场规模较小,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功能也不丰富还是单向的信息传输,但电子学习机的种子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种下,为后续发展奠定了用户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前后,是教育硬件的稳步成长期。诺亚舟,读书郎和“哪里不会点哪里的”步步高三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也是这一时期的产品才开始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习机,屏幕变成彩色且越做越大,从键盘式到触控式,从电子词典演化出更多功能。这时期学习机的另一特点是“密集快速的推广”,一方面它们在线下设置密集的销售点和体验店,另一方面它们都选择投放广告,用脍炙人口的广告词“洗脑”消费者,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学习机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快速提升。

                                         图源:步步高官方微博

在2017年左右,教育硬件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手机和平板的普及,它们都可以搭载学习软件和内容,所以之前流行的学习机点读机不再是学习的唯一选择,尤其是在近几年AI技术入局后,教育硬件逐渐向教育智能硬件升级,教育硬件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

从电子词典,点读机,到学习平板再到互联网学习,在过去的30年里,国内教育硬件经过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过去已成定局,但变化时时发生,教育硬件的新竞争已经拉开序幕。

02

教育硬件新竞争中的新机遇

教育硬件快速发展期,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但在消费端却没有那么乐观,百元千元价位的教育硬件并没有被所有家庭当做刚需,即便家长们会在补习和兴趣班上每天投入几万,十几万甚至是更多的费用。直到最近两年,教育硬件在家庭中的使用情况才出现了转机。

 

首先是大环境大背景的影响,疫情催生的宅家经济和“双减”政策带动了教育硬件市场的火热。

疫情期间,宅家办公宅家学习成为常态,无法派出专人在家辅导学习时,不断进化的教育智能硬件成为家长们的好选择。《2022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与用户洞察报告》显示,在疫情影响,消费降级的背景下,家长对于教育智能硬件产品仍保持积极态度,教育智能硬件支出比例超过30%的家长将由目前的16.3%提升至将来的29.5%。

尤其是现在的教育智能硬件产品除了有基本的功能以外,还在人机交互方面有突破性的发展,所以在“双减”政策后,教育智能硬件成为补习班以外的辅助学习助手。

其次是家长们对智能化态度的转变也影响了教育硬件的选择。早些年,发展不完善的人工智能还会被称为“人工智障”,大多数消费者对智能化和智能产品还是持观望或怀疑的态度,而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ChatGPT的应用打开了对人工智能的想象空间,海内外各大公司加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赋能不同行业,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每个人。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下,家长们对教育智能硬件的信任也增强了,AI产品辅助教学并非天方夜谭,反而一步步满足甚至超出家长的期待。

此外,教育的变化对教育硬件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有决定性作用,无论是怎样的学校教育都不能取代家庭教育,这是国内外教育行业的共识,但实际上中国的家庭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几年国家社会和学校都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转变。

 

所以在家庭场景中,教育智能硬件以及相关的高品质家庭教育内容需求量增长,成为教育行业内的蓝海市场。万物互联的时代,教育智能硬件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终端之间彼此联结正试图构建一个新的学习空间,重塑原有的教育模式。

在这样的机遇下,教育硬件未来一片向好,数据显示,中国消费级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在今年将达到500亿元,预计到2026年会达到668亿元,面对如此可期的市场,入局教育硬件的企业究竟应该怎么做?抓住哪些趋势才能抢占先机?

03

教育硬件四大趋势

坚守阵地的传统教育硬件企业,拥有强大技术底座的互联网科技大厂和以教育基础为优势的教育企业,三大阵营在教育硬件行业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在发挥所长的同时,必不可少的就是洞察行业发展的趋势,并且抓住趋势善用趋势。

健康成长在多方面,精微极质创造机会

成长不止在成绩这一方面,孩子的成长是多维度全方位的,所以教育硬件产品也不能只关注学习进步,而是要从更多细节处为学生考虑,以细分场景和需求进行更细致的洞察,通过技术创新和极致的产品体验找到可感知的差异化价值,成为教育硬件产品创新的机会,企业需加大科技创新与资源投入,打造出更多开创性的教育新物种。

比如护眼是成长中绕不开的话题,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错误的用眼方式造成眼部疲劳,学习环境光线差等成为困扰很多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不好的习惯和不合格的产品都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基于这一点,不少教育硬件产品都在护眼上下足了功夫,网易有道打造有道智能护眼灯,专为孩子近视防控设计,不仅采用光学双引擎激发更护眼的全光谱,还更加智能,可以根据场景调节光或是对不当坐姿进行提示。

                                              图源:网易有道

素质教育之下,内容广而精

素质教育是教育行业未来的宠儿,它并不是和应试教育相对的,而是应试教育的升级,即从学科知识转向德智体美劳,注意力、分析力、领悟力、专注力等多方面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教育智能硬件产品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作为辅助工具,起到了答疑解惑,培养兴趣的作用,所以在消费者选购时内容才是他们最看重的,教育智能硬件企业需要持续丰富内容资源,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可凭借独家优质内容锁定粘性用户,未来盈利模式可以内容资源付费为主,功能付费为辅。

 

内容不仅要广还要精,除了学科内容以外,还应拓展非学科教育领域的趣味拓展板块,而在这些内容之中,知识是第一层,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各方面能力才是关键,内容的差异化就是靠积累内容的投入,通过时间的积累做成护城河。

大模型路径,AI+教育

为什么说AI+教育是必然?教育硬件的智能升级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在教育公平方面也推动了优质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体验都可以得到提升,在学习之外的成长领域,智能化的产品也将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

今年,大模型成为智能教育硬件的新高地,例如依托AI技术,围绕学习场景,打造系列学习产品和服务的网易有道,就在今年7月份发布了“子曰”教育大模型,并落地硬件产品——有道词典笔X6 Pro,以及有道词典笔S6和有道听力宝Pro三款新品,为网易有道找到了新的增长引擎,抢占了市场先机。

                                            图源:网易有道

网易有道CEO周枫提到“因为孔子是我国的教育先贤,又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奠基者。‘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我们希望“子曰”教育大模型可以朝着这样的理想去努力;同时它也是一个跟说话(语言)相关的技术,故名‘子曰’。”

以场景为先,「子曰」教育大模型为不同学习场景设计了定制化模型,以实现模型与场景的高度契合,LLM翻译、AI作文指导等6方面应用成果助力用户的高效高质学习。

寻求增量市场,回到终端服务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传统教育硬件企业在那个时代凭借线下终端店快速打响名气开拓市场,时至今日,当线上成为消费者大多数时候的选择时,线下还重要吗?

教育硬件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体验是影响消费选择最重要的一环,如何使用,学生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如何,家长怎么配合等,这些都不同于一般的产品,需要有终端服务人员来讲解和跟进才能给用户最好的消费体验,而这样的终端服务也是开辟下沉市场的关键,因为相对而言,三四线城市和乡镇的家长们对教育硬件会给予更大的期待,终端服务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和体验。

教育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还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问题,做教育硬件并不只是做一款产品,如何用产品帮助学生成长才是关键,所以在技术之外,企业的主线把握和价值观塑造也尤为重要。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教育硬件持续发展但似乎并没有迎来真正的热潮,如今站在新的起点能否创造新的高度,答案即将揭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