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寻找中美新时代的史迪威——中国领导人接连给美国人复信,个中信号值得深思

2023-09-06 08: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伍楚平 

关注中美关系的朋友应该都注意到了,中国领导人近期接连给美国人复信,释放出的重要信号值得深思。

最新的一封复信是在抗战胜利78周年到来之际,写给曾积极支持中国抗战的美国史迪威将军后人。中国领导人指出,回望过去,中美两国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争取世界和平并肩战斗;展望未来,中美两国也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这封复信不仅展现了中国最高层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明确态度和立场,也把我们带回到80年前风雨如磐的岁月,让人思考史迪威精神的当代价值,为当下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提供了启示。中美需要新时代的史迪威。

▲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3年3月19日—1946年10月12日),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

中美在二战期间的结盟是两国关系史上最重要的合作之一。那个年代,中美尽管相距遥远、国力对比悬殊,却为抗击法西斯侵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史迪威来华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战的艰难时刻。日本法西斯在灾难深重的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中国军队从武器装备到物资补给,都还落后于侵略者。面对艰难险阻,史迪威毅然担负起援华抗战的职责,转战中缅印,训练远征军,开辟驼峰航线,主持修建跨国公路,为中国军民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贡献。他的功绩也因此载入史册,至今被世人铭记。

▲ 1942年,史迪威将军谋划修建了一条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经过缅甸北部到达中国云南的公路,史称“史迪威公路”。这条从印度源源不断向中国运送军需物资的通道成了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生命线。

今天,中美关系又来到新的十字路口。构建中美新时代正确相处之道,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艰巨伟业,事关两国和世界前途命运。是展现担当,知难而进,同中方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还是畏手畏脚,随波逐流,躺在对华强硬的“政治正确”泥沼中无法自拔,美方需要作出正确选择。

✔️ 惟其先行,所以先觉

史迪威用双脚丈量华夏大地,用双眼观察中国人民,也因此较早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进步事业的光明前景。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担任驻华武官期间,史迪威就深入山西等多省实地研究中国共产党发展形势。1942年来到重庆后,他就看清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1944年夏,史迪威将军(左俯身者)在缅甸北部某地视察。此时他正在仔细察看一辆因故障而抛锚的吉普车。

▲ 1944年,史迪威将军(前左)乘吉普车前往缅甸北部巡视作战的中国军队。

他在日记中写道,共产党的纲领是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大众参政、践行诺言,我自始至终支持中国,始终相信伟大的中国人民,期望同共产党部队联合作战,“抗击我们共同的敌人”。

在史迪威的推动下,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开启了美国政府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正式接触。但在史迪威人生的最后阶段,美国兴起了麦卡锡主义,上述接触尝试被迫中断,双方陷入数十年阵营对抗,“美国失去了中国”。

同史迪威相比,当今美国一些自视甚高的政客、自诩中立的学者和以偏概全的媒体人,没到过中国,没交过中国朋友,更不懂中文,却在张口闭口“中国威胁”“竞赢中国”。对中国的无知,没有让他们感到羞耻,倒给他们提供了吹嘘同中国没有“瓜葛”、可以“客观中立”批评中国的资本。

殊不知,闭目塞听、闭门造车,只会让自身陷入“反智主义”的旋涡。脱钩断链、筑墙设垒,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只会给自己制造一个对手,使美国“再次失去中国”。

✔️ 惟其理解,所以坚持

史迪威是一位杰出的美军将领,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他先后五次来华,人生五分之一的岁月在中国度过。他热爱并理解这片古老的土地,对中国人民充满真挚的感情。

▲ 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嘉陵新路63号,坐落着中国唯一一座以外国将军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史迪威博物馆。

▲ 史迪威将军是当时美国军界有名的“中国通”,史迪威博物馆中展示他曾使用过的汉语学习书籍。

他热情讴歌中国人民和中国战士,认为他们从根本上讲是伟大的、民主的;他们诚实、节俭、勤勉、乐观、自主、坚韧、友好、谦恭。他在日记里写道:“我已经是一个中国人了。”在史迪威精神感召下,他的后人举全家之力设立史迪威将军奖学金,促进中美人民交流、了解和友谊,这一友好事业如今已传承至第五代人。

▲史迪威将军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拿着他祖父的照片。

▲ 2023年8月8日,史迪威将军曾外孙女苏珊·科尔、南希·米尔沃德参观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美国一些人仍无法看清这一潮流,对中国、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出了偏差,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唯我独尊的自大心态,不肯不愿也不敢接受中国发展。

他们还固守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有意忽视中美合作共赢的客观事实,认不清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既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忘却了过去50年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妄图抓住所谓“最后十年”窗口期,百般阻挠中国发展,任由“新麦卡锡主义”沉渣泛起,再次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令人欣慰的是,支持中美关系的美国人还在,而且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为两国交往合作奔走疾呼,支持两国人民相知相亲。

不久前,重庆市举办史迪威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史迪威后人在内的中美各界友好人士共约150人出席。大家的普遍呼声是,愿史迪威的精神长存,愿中美人民的友谊长存。

▲ 2023年8月8日,重庆史迪威博物馆,史迪威将军后代和朱德同志后代共植友谊树。

今年6月,“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在福州成功举行。中国领导人专门向论坛致贺信,希望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美方人士热情赞颂中美民间友谊,表示将推动鼓岭情缘世代相传。

8月,中国领导人又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强调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

确实,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那些沉迷于“中国威胁”的美国政客代表不了美国人民。中美合则共赢、斗则双输,这个道理美国人民是懂的。

80年前,史迪威用笔记录下他所看到的中国:“沐浴在阳光中的重庆真是非常漂亮。这里江水清澈,视野开阔。”今天,中国的大门对美国人民始终是敞开的。我们要寻找中美新时代的史迪威,把中美民间友好的火种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我们要寻找中美新时代的史迪威。

原标题:《寻找中美新时代的史迪威——中国领导人接连给美国人复信,个中信号值得深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