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对天空中的征兆有了更多了解吗?并没有

2023-09-04 18: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不论是天上的云彩、耳畔的风声,还是林间的鸟儿、路旁的雪堆,正是这些毫不起眼、却又无处不在的现象创造出了生活中的许多奇妙时刻,隐藏着关于自然的无数小秘密。

英国航海家、探险家特里斯坦·古利,用丰富的观察实例和60余幅精美插图,为我们展现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的缤纷世界,带领我们探寻身边的自然线索。

《天气的秘密》

【英】特里斯坦·古利/著

周颖琪/译

译林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序言

苏格兰作家娜恩 • 谢泼德有句话说得好:“破碎的石头、滋润的雨水、复苏的太阳、种子、根和鸟—万物合而为一。”

作家塔姆辛 • 卡利达斯在赫布里底群岛有一个小农场,她在那里感受到了天气即将发生变化。羊群躲进了附近的森林,鸥群更紧密地围在喂食者身旁。她还感受到了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我的嘴里有一股单调沉闷的味道……这种迟钝的味觉要么预示着麻烦,要么预示着变化。”

天气也是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季的白天更短,会导致数百万人出现季节性情感障碍。可想而知,这种情感障碍在阿拉斯加州的发病率是佛罗里达州的7倍。突如其来的寒风不仅会让人产生生理上的寒冷感,还会让人产生“该回家了”的心理感受。急匆匆往家赶的人们,步伐的节奏也会随着风的鼓点而改变。有研究者发现,某个镇上的人本来在用正常速度行走,但当风力达到6级时,被研究对象的步伐会突然加速。不过,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风对待男女居然还是不平等的。

男性喜欢迎着强风,而女性喜欢背着强风。这项发现背后的研究成果于1976年发表。从此以后,风还是照样吹,但人们对自身的感受却大大改变了。我很好奇,如果现在还有人继续这项研究,他会不会发现造成这种行为差异背后的原因到底是生理性的多一点,还是文化性的多一点。无论如何,春天里率先找到温暖角落的人,依然会是带小孩的妈妈。她们总是能找到最好的避风港,并且远远早于其他人。

人遇到冷风的时候会自动做出反应,即使包得里三层外三层,感觉不到寒冷。有研究表明,哪怕人的额头持续遭到冷风吹拂短短30秒,人的心率也会下降,身体会做好准备将热量集中在核心周围。

无论是好天气还是带来麻烦的坏天气,都塑造着你我,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腓尼基、古埃及、亚述、古巴比伦、中国、阿兹特克、玛雅和印加文明等伟大的古文明,都发源于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的地方,这是现代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

天气和气候撑起了常青的大国,而小气候创造出了那些奇妙的时刻。一片凉爽的山谷里为什么有这么多葡萄园?哦,是河水反射了阳光,让葡萄可以得到双重光照。对于这样的发现,又有谁能不产生一丝愉悦呢?还有多少这样的趣味,就藏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我们会不会注意到,由于雨水中含盐,所以海岸边的彩虹有一点点小?更重要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观察这个行为,本身就可以创造奇迹。

选读

9月末的一天,天气很闷热,只有一点点微风。夏天还在赖着不走。我走过一棵非常熟悉的栎树,向远处张望。头顶着明亮的阳光,我望向南部丘陵树木葱茏的远山。山影在高温中摇晃。低空中有几团毛蓬蓬的云,再往上是一片晴空。空气能见度一般,但我还是能看见远处的大海,此刻的它成了一片死气沉沉的黑色条带。

这天是星期四,而我们一家人想在周末出去野餐。我感到一阵微风拂过我的后脖颈,便回头看了看栎树和它的影子,心里就有了底—眼下的天气还会持续下去。我已经选好了星期天野餐的最佳地点。

在这一小段平平无奇的叙述里,隐藏着好几条线索和两个征兆。我们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去理解,看看之前的天气都发生了些什么,以及它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会向我们揭开天气的秘密。

人们抱怨天气预报不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19世纪有一位名叫罗伯特 • 菲茨罗伊的气象学先驱,他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位海军中将,“预报”这个词就是他发明的。他向天气预报这个疑难领域发起挑战,试图开发出什么新方法,可结果呢?他只要预报错了天气,就要面临公众铺天盖地的批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菲茨罗伊越来越消沉,最终于1865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只是生不逢时。就在他自杀的那一年,英国皇家学会的知识分子们发表了他们对于天气预报的看法:“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哪一位能力足够的气象学家相信,以当前人类的科学水平,我们能按天预测出未来48小时的天气。”

100年以后的20世纪中叶,天气预报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但与之相伴的疑虑并没有消失。1955年,在贝德福德郡邓斯特布尔的中央气象预报站,首席预报员说了一番话,听起来似乎也没比过去自信多少:“任何关于未来24小时以后天气的预报,都很难保证其准确性。”

然而,又过了70年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你只要花几秒钟时间,就能找到好几则天气预报,个个都声称自己掌握了未来十天里的天气情况。这是怎么做到的?是因为我们对天空中的征兆有了更多了解吗?答案是:并没有。

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有四件事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我们掌握了更多且更准确的数据、对天气的成因多了些理解、有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器,以及便捷的通信。电脑可以接收世界各地和各个方面的观测信息,上到大气层,下到海水温度,它把信息吃进去,然后把预报吐出来。

通信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可能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假如你在大西洋中部测了个气压,据此预报了天气,然而对于大洋另一头的人来说,要迎来这则预报得等两个星期以后了,那这样的预报又有什么意义呢?你可能很难想象,就在不到100年以前,人们还保持着在桅杆上挂圆锥形风球的习惯,沿海地区的人们就指望着靠这个风球来预警即将到来的狂风。想想看,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人抓破脑袋,想出能准确预测未来几天天气的办法,那他得挂多少风球,才能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啊!我们可以回顾那些转变发生的时间点,只可惜,对于亲历了某些恶劣天气的可怜人来说,那些转变来得太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在爱尔兰西海岸,上一秒还平静的大海,突然卷起了一阵狂风,44个渔民因此丧命。几千米开外的地方,天气预报已经预测到了这场风暴,并通过广播发出了预警,可惜远在爱尔兰梅奥郡的那些小岛并没有收到。

说回刚才提到的十天天气预报。请注意,预报天气跟靠谱地预报天气这两件事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就我的经验来说,再超能的计算机也只能预测五天之内的天气。对第六天和第七天预报的准确性会明显降低,变成大胆的猜测。不过在当代,至少五天内的天气预报还是有价值的。再早个20年,我不会去关注超出三天范围的天气预报,因为那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在大部分地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正在迅速提升,但有些地方恰恰相反。

随着专业天气预报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和天气之间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关系。第一,我们明明可以自己看天气,天气本身就是一种预报方式,然而大部分人都已经丧失了这份自信;第二,天气和它的根源——土地脱了节。于是,专家描述的天气和我们感受到的天气之间出现了一种偏差。看看电视上和网上的天气预报就会发现,图上会标出那种很大的旋涡,覆盖好多个地区。一则天气预报的覆盖区域,可能就会跨越五个小时的车程。然而,我们亲身经历的天气,覆盖区域则会小得多。

新媒体编辑:何晶

配图:摄图网

原标题:《我们对天空中的征兆有了更多了解吗?并没有 | 此刻夜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