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痛别!这位大师走了……

2023-09-01 17: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据多位知情人士证实

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的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

于8月31日凌晨去世

享年85岁

司徒兆敦,曾用笔名佐楠、梁梧舞等。1938年11月,他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开平赤坎,1951年随家人移居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同年留校任教。1997年9月,被北京电影学院授予“金烛奖”。2016年07月,被中国电视纪录片学院奖授予“推动中国纪录片发展杰出贡献奖”。2016年7月,被中法纪录片双年展授予德高望重的电影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作为中国电影界最受人尊敬的泰斗之一,他致力于纪录片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司徒兆敦曾拍摄电影《竹》《青山夕照》《父子婚事》;电视纪录片《路》《环境艺术》《光辉的历程》《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编著有《世界影坛佳话》等著作,在业内有广泛的传阅度。

司徒先生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级的班主任,黄金“第五代”的伯乐。可谓是高徒遍天下,曾得到他指导的学生包括陈凯歌(《黄土地》,1984年)、田壮壮(《盗马贼》,1986年)和张艺谋(《红高梁》,1987年)等。但更多时候,他以一个纪录片的师者身份出现,给学生以热情、准确的指导。作为纪录片师者,他毫无保留地、热情地教导很多青年导演、学生创作纪录片,杨荔钠、张经纬等无数人都得到过他的指点和鼓励。

在司徒兆敦看来,纪录片是告诉观众一个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东西,而故事片则是作者头脑里想象的故事。所以故事片以导演为中心,呈现他所营造的一个世界,而纪录片则是客观存在的,把曾经发生过的记录下来,“所以这是两个伟大”。

他认为,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要义,“做纪录片要找到重点,就是告诉观众究竟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纪录片是强调过程的”。

在北京电影学院,司徒兆敦有一句话很有名:“我可以原谅我说错话,因为我已经说了很多错话,但是,我不能原谅我说假话。”他说:“什么是真事、真相、真理?这是我给学生必上的第一课,因为纪录片就要实事求是。”

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在网上留言,“好难过,我最喜欢的纪录片老师走了。”

大师一路走好!

原标题:《痛别!这位大师走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