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每月150元赡养费要不到,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何反目成仇

2018-09-15 17: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文原标题:《每月150元赡养费要不到,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何走向反目成仇的局面……》

本案正在执行

今年是全国法院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之年,

“决战决胜”的号角已经吹响!

为了让大家零距离感受

人民法院和执行法官们

为破解执行难

付出的决心和努力

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推出系列特别节目

《本案正在执行》

CCTV-12《道德观察》

每周末上午11:20

为您重磅呈现

跟随一线执行法官脚步

直击最真实的执行现场

今年6月,

那名带着瘫痪父亲上大学、

感动了无数网友的

“孝心男孩”赵德龙毕业了。

与相依为命的父亲在毕业典礼上

共同领取“双证”后,

赵德龙将踏上带父上班的新征程。

从上学时的“爱心小屋”到

工作后的“单间宿舍”,

这位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的青年

用自己单薄的肩膀,

独自扛起了照顾病父的重担。

他说:“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我一定要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

同样是父母生病需要依靠子女,

云南省开远市份玉村的杨春龙一家

却因医药费分摊争议引出

一场赡养纠纷执行大战。

血浓于水的温情变为

反目成仇的伤痛。

年逾古稀的杨春龙和老伴

育有四儿两女。

二儿子多年前因故去世,

两个女儿也均已远嫁。

老两口一直跟着小儿子一家生活。

近年来,

杨春龙和老伴的身体每况愈下,

单靠政府发放的养老保险和补贴

不足以承担频繁的医疗费用。

眼见独自负担医药费的小儿子

压力越来越大,

而大儿子和三儿子

却对此不闻不问。

老两口悲从中来,

在向两个儿子索要

赡养费、医药费多次无果后,

他们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法庭。

2017年12月,

开远市人民法院判决

杨春龙的三个儿子

每月向父母支付赡养费150元。

判决生效后,

大儿子和三儿子拒不履行。

即便案件到了强制执行阶段,

他们依旧我行我素。

态度“恶劣”

电话不接,通知拒签,

不参与调解,不履行义务。

理由“偏执”

声称老人二十多年前分家时,

财产分配不均偏向小儿子;

且老人多年来

为小儿子做工赚钱,

生病了理应由小儿子全权负责。

行为“嚣张”

大儿子经常责骂

甚至要殴打老人,

还曾提着刀扬言

要杀小儿子一家。

那么,

面对如此顽固的被执行人,

开远市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

将如何让该案“案结事了人和”?

(点击视频查看精彩执行现场)

9月16日上午11:20

CCTV—12《本案正在执行》

《要不到的赡养费》

敬请期待

来源:CCTV《道德观察》

编辑:冼小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