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白居易的惭愧:唐宋变革期农业构造的发展与下级官人层

[日]渡辺信一郎/著 徐冲、刘艺颖/译
2023-09-08 13:44
私家历史 >
字号

元和六年(811)的夏天,白居易(772-846)在李固言等友人的目送下,从长安城东面中央的春明门离开了。这年的四月三日,母亲陈氏因意外事故去世。为了服丧,白居易退居长安以东百里之外的下邽县金氏村。前后长达四年即一千三百日的下邽退居时期,与之后元和十年(815)的江州司马左迁事件一起,成为了他诗人生涯中最大的转变期。以这一时期为界,其诗风的核心逐渐发生变化。从以社会讽刺为内容的讽喻诗,转变为描写私事与私生活的闲适诗,正是这一变化的象征性表现之一。探明其诗风的变化本身并不是历史学的任务。不过诗风的变化,应该能反映诗人社会性立场的变化。所以值得探究的是诗风发生变化的社会性根据。这一变化是由他的村庄生活引起的,这是十分重要的事实。这说明其诗风变化的社会性根据,只有通过对这一时期农村的实体与包括诗人在内的下级官人层的动向的探明,才能得到理解。

白居易像

首先以诗人在下邽退居时期创作的《观稼》作为线索:

世役不我牵,身心常自若。

晚出看田亩,闲行旁村落。

累累绕场稼,啧啧群飞雀。

年丰岂独人,禽鸟声亦乐。

田翁逢我喜,默起具樽杓。

敛手笑相延,社酒有残酌。

愧兹勤且敬,藜杖为淹泊。

言动任天真,未觉农人恶。

停杯问生事,夫种妻儿获。

筋力苦疲劳,衣食常单薄。

自惭禄仕者,曾不营农作。

饱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

此诗记述诗人在散步中邂逅农民,流露出面对他们的新奇与自省之感。其主题集约于末尾四句,尤其是其中的“惭”字。如果禄仕者在与农民的邂逅中生出了惭愧的意识,那么惭愧的样相与构成其实体的禄仕者和农民的关系究竟为何?我们的课题不妨暂且设定于此。这一课题的设定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何种程度的普遍性呢?下面首先从观察惭愧的具体样貌开始。

A纪南城出土耒;B张湾出土持耒俑

惭愧诸相与其意识形态背景

关于白居易诗中所见的惭愧,如花房英樹氏已言及的,明显是他文学重要的基础之一。据花房氏的研究,白居易惭愧的内容与对象,随着年代而发生变化。年轻时,诗人尤怀“尸素之愧”,也就是对身为窃禄之人的自己的惭愧。这是他在整个为官生涯中都持续着的。花房氏认为,在左迁江州司马后,白居易在对外之愧之余,又向内生发出了“不才之愧”,再到晚年蔽隐向佛之愧,直面自身的存在。如其观点所明确的,第一种“尸素之愧”正是诗人一生之中的本源性的惭愧意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他文学的基础所在。而且,这第一种惭愧最鲜明的表现,是在退居下邽前后的时期。通过对这一时期惭愧的内容进行更加详尽的分析,或可明了白居易所代表的当时下级官人、士人层之意识的样貌。

关于花房氏概括为“尸素之愧”的惭愧意识,下面进行更详细的考察。从作为官人—禄仕者立场的共通基础出发,可以进一步区别为两种惭愧的意识。第一种是作为官人菲才食禄,由此生出的“尸素之愧”。例如“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适意》,《文集》卷六)“昔余谬从事,内愧才不足。连授四命官,坐尸十年禄”(《纳粟诗》,《文集》卷一)中所见即为此类。这种惭愧,主要是对作为授命者的皇帝的歉疚,这是有唐一代许多官人都已言明的。此外更重要的,则是面对农民而产生的禄仕者—官人的惭愧。前引《观稼》诗正属其例。

此外还有几例。首先可举出白居易任盩厔县尉时(806-807)所作的《观刈麦诗》(《文集》卷一):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此诗的主题与前引《观稼》完全相同。《观稼》中登场的农民,进行着“夫种妻儿获”的典型小农经营。此处所见的农民,也是由妇姑、童稚、丁壮进行的小农经营。所以,更具体地说,是官人在面对勤劳的小农经营时,生出了此处所谓的惭愧意识。这首诗中更是出现了拾捡落穗的贫妇人。此诗的背景,明显是《诗经》中《小雅·大田》的世界。传统上都将其理解为批判周幽王失政的诗。惭愧的意识,反倒有某种对现实存在的王政进行批判的暗喻意味。

此外还可举出另一例,即《村居苦寒诗》(《文集》卷一):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表现禄仕者的立场,但主题与前引两诗是一贯的。除见于前两诗的小农的勤劳之外,这首诗更是咏叹了饥寒的痛苦,加深了非劳动者的惭愧。

如上所述,在白居易的惭愧之中,区分了两种惭愧的意识。其一是身为菲才食禄的官人,不能胜任皇帝授任的愧疚;其一是身为禄仕者,在面对农民的勤劳、饥寒之苦时的愧疚意识。但这不仅是白居易个人特有的意识,而是在当时的下级官人层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例如柳宗元自述“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柳河东集》卷二四),总括性地表现出了白居易的两种惭愧之样貌。作为白居易所歌咏的这一主题的先驱者,可以举出的人物还有韦应物与钱起。先将两首诗并列如下:

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

贫民乏井税,瘠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

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铚获。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

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观村人牧山田》,《钱考功集》卷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韦江州集》卷七)

从言说的措辞与主题来看,以上二人的诗明显是白居易的先驱。且这些诗大都以“观某某”为题,显示这种咏叹小农之勤劳以及身为禄仕者/不耕者/官人对此之惭愧的诗,已经大致定型。其他很多诗人肯定也写作过。但以管见所及,这类诗首次出现于韦应物、钱起等所处的大历年间以降,即8世纪末。观察柳宗元的措辞与这些“观某某”诗,可知8、9世纪的下级官人层中,面对农民的惭愧意识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抑或如李绅和聂夷中等人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咏叹农民的辛劳那样,从8世纪末到9世纪,关注农民动向的诗突然增多了。由此可窥得这些诗人们代表的下级官人层对农民认识的变化。

那么,这种认识的变化是什么呢?

通过“观某某”诗表现出的惭愧,产生于食禄者即不耕者与勤劳小农之间。这种意识性关系,如已明确的那样,与六朝隋唐时期士人、官人层所谓“清”的意识形态和基于这种意识形态的生活方式,有着很深的联系。“清”与以其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以清冽的生活实践为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向亲族、故人散施俸禄、赏赐,(二)不营产业,(三)家无余财。这种生活方式、态度得以实践的基础,更在于社会由士农工商的社会性分工关系所组成,而其中的“士”以所谓“食禄之家(士),不与下民(农工商)争利”的意识形态为媒介,存在如下社会(自我)认识:将自己定位为从事精神型劳动——“劳心”的统治者,而将农工商定位为从事体力型劳动——“劳力”的被支配者。在此,存在一种具有明确区分的社会性隔绝,成立于士与庶(农工商)各守其职之上。“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宋书》卷九四《恩倖传序》)的叙述,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一事实。

可以认为,在六朝时期,作为支配者的士人、官人层,通过坚持这种社会性隔绝,反而调和了士与庶(农工商)的关系。于是,士与农之间,或者说士与庶之间,并没有惭愧意识渗入的余地。禄仕者即不耕者与农民之间,如果渗入了像钱起、韦应物、白居易等人所言明的惭愧感情的话,这本身即可说明“清”的意识形态与构成其背景的四民分工论式社会认知出现了极大的动摇。

白居易作为一名士人,本也意欲秉持基于六朝时期以来“清”式理念的生活方式。这一倾向可见于他写给新妻杨氏的诗中。在《赠内诗》(《文集》卷一)中,诗人这样述说着他的人生抱负: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诗中所宣扬的清白、贫素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新妻娘家杨氏的家训,也是白氏的家训,亦为诗人年轻时政治性实践的理念。他在贞元十九年(803)所作的《许昌县令新厅壁记》(《文集》卷二六)中这样叙述道:

叔父自徐州士曹掾选署厥邑令。于是约己以清白,纳人以简直,立事以强毅。以清白,故官吏不敢侵于民;以简直,故狱讼不得留于庭;以强毅,故军镇不能干于县。......呜呼!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贻燕之训,叔父奉而行之,不敢失坠。小子举而书之,亦无愧辞。

清贫的生活方式在被带入政治世界时,就这样成为了支撑官民关系的普遍政治理念。建立在四民分工基础上的社会观,构成了这种“清”式政治理念的背景。此处诗人也并非例外。但是在他身上,开始隐约出现了与六朝时期样貌稍有不同的观念。元和初年所作的《策林》(《文集》卷四六)中,其二十《平百货之价》明示了这一事实:

臣闻谷帛者生于农也,器用者化于工也,财物者通于商也,钱刀者操于君也。君操其一,以节其三。三者和钧,非钱不可也。......

调和农工商三者均衡的主体,在六朝时期被认为是官人、士人层。但现在占据其位置的是君主,这一主体在以往四民分工论的结构之外拥有独立的政治性理念与基础。其手段则是通过操作钱货流通进行物价调整。四民分工论虽仍然保持了形式上的结构,但由于货币流通与位居其上的君主权的存在,进入了解体的过程。下一世纪的牛希济《治论》(《文苑英华》卷七四六)中,记录了这一无可挽回的过程:

且古者四人各业,以成其国。士世其诗书,农本其耒耜,工传其绳墨,商积其货财。......所以今之世,士亦为商,农亦为商,工亦为商,商之利兼四人矣。审利要时,一中百得。易于耕织,人人为之。故诸侯庶人,亦争趋之矣。且四人之中,其一为农,亦已为鲜矣。加之浮食之众,曷可胜纪。......

四民分工论建立在抑商崇本的基础上。而在10世纪当下,四民却都从事商业活动,在商业发展与货币流通中,四民分工论以及“清”式理念失去了其社会性根据与实体。但是,在白居易的时代,即9世纪初,诗人仍意欲秉持清白的生活理念,并试图在政治上也同样践行。实际上,就普遍倾向而言,以8、9世纪为界,“清”式实践理念急速地衰退了。白居易可以称得上是史乘所见“清”式理念的最后一位践行者。而且如前文所示,他自身的社会认识也出现了重大变化,以至于开始重视钱货流通与对其进行调整的君主权。诗人之所以流露出惭愧之情,正是缘于在这一四民分工论与“清”式理念的变质、解体过程中,作为禄仕者即官人本来的样态开始出现动摇之际,恰好邂逅了构成其根底的新农民。

白居易的惭愧,总体上是产生于禄仕者即士人与下民即农工商之间关系的变质过程中,这一关系本是“清”式理念的支柱。但更具体地说,并非是从这种社会性分工关系的普遍变化中直接产生的,而是在其农村生活中通过与农民的直接接触方才得以出现。为了探明惭愧本来的内容,必须进一步深入当时的农村,分析其中所发生变化的样态。我们试着从诗人所在的村庄金氏村开始考察。

子日手辛锄(正仓院御物)

下邽县金氏村与白居易的农业经营

白居易在渭水之畔定居,是他担任校书郎之年,也就是贞元二十年(804)的春季(《泛渭赋·序》,《文集》卷二一)。这个华州下邽县义津乡治下的村庄,被称为金氏村。退居时身体欠佳的诗人,自称“金氏村中一病夫,生涯濩落性灵迂”,过着“唯看《老子》五千字”的生活(《村居寄张殷衡》,《文集》卷一四)。这个“一村四十家”(《九日登西原宴望》,《文集》卷六)的村庄,“十室八九贫”(《村居苦寒诗》,《文集》卷一)。与渭水北岸相连的下邽之地,就整体而言属于平原地区(《九日寄行简》,《文集》卷一四)。但是,其中也有华北特有的台地状起伏。其中之一即村西的山坡,登上可见“南阡有烟火,北陌连墟墓。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吾庐在其下,寂寞风日暮”(《西原晚望》,《文集》卷一〇)。贯穿村域的南北两条道路之间,分散着规模为数户左右的小聚落,它们之间大概保持着150米左右的距离。据愛宕元氏所研究的周村可知,数十家规模的村落,是华北地区普遍的村落。与其北陌相连的墓域,在元和六年(811)十月八日安葬了诗人的祖父锽、父季庾、母陈氏,元和八年(813)二月廿五日安葬了祖母白氏、末弟幼美。墓地的落成,意味着这里已成诗人的本根之地。村庄周围也有其他墓域(《重到渭上旧居》,《文集》卷九)。此外,题为《登村东古塚》(《文集》卷一〇)的诗中,描写了从村东的古老墓域望见的村庄景色: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

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

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

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

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

这大概是元和七年(812)写作的,是诗人的伤春之作。放眼望去是既没有花也没有鸟的荒村,诗人眼中的金氏村一派抑郁之气。但是,村民爱种的栗与枣,却是自古传承下来可赖以活命的救荒食物。村民的生活与诗人的生活于此交错。这时候诗人还没有发现“勤且敬”的农民。这个大半都由贫家构成的金氏村,其名称来自金氏陂。元和九年(814)秋,诗人强留友人李固言在村庄留宿,与他对饮淡薄的村酒。“春明门前别,金氏陂中遇”,中间相隔有四年之久(《村中留李三固言宿》,《文集》卷六)。金氏陂的存在,可以追溯至汉代昭帝时期的金日䃅赐田。《太平寰宇记》卷二九《关西道·华州》“下邽县”条中有以下的记述:

金氏陂,在县东南二十里。按《舆地志》云:“汉昭帝时,车骑将军金日䃅有功,赐其地。”挚虞《三辅决录(注)》云:“金氏本下邽人也。”今陂久废,即渠西废陂是也。唐武德二年(619)引白渠入陂,复曰金氏陂。贞观三年(629),陂侧置金氏监;十二年(638),此监废,其田赐王公。古云:“此陂水满,即关内丰熟。”西又有金氏陂,俗号曰东陂,南有月陂,形似月也,亦名金氏陂。

从挚虞的记述中可知,金氏陂似乎建于汉代,进入晋代后则成为了废陂。但金氏陂的存在,从《水经注》卷一九《渭水注》中可以再度得到确认。其后直到唐初,它又一次成为了废陂。金氏陂的建成,大概关涉到太始二年(前95)白渠的创建与其后对金日䃅的赐田。其后虽在六朝时期几经兴废,但在唐初得到修复后,可以认为有一组陂均被称为金氏陂。金氏村的名称,无疑来自金日䃅赐田与金氏陂。不过现在尚不知金氏村建立于何时。但是它无疑位于由白渠与若干陂进行灌溉的水利之地,从村东相接的古老墓群可推测村子已有很长的历史。金氏村位于水利之地,这从村内存在桥以及村域中有河流经过也可获知(《渭村雨归》,《文集》卷一〇)。金氏陂涨水时,关中一带便能获得丰收。但诗人沉浸于忧郁中,似乎从未留心过这个村庄本来的丰饶。白居易的家位于金氏村的南端。家门面向渭水蔡渡的渡口(《重到渭上旧居》,《文集》卷九),离渭水有150米左右的距离。从此处向南面偏东望去,更是可以看见华山连绵的山峰。门的周围,栽种了榆、柳、槐、桃、桑、椹等树木,其中坐落着五六间茅屋(《村居苦寒诗》〈《文集》卷一〉、《西原晚望》〈《文集》卷一〇〉、《重到渭上旧居》〈《文集》卷九〉)。这一为树木所包围,其后增筑至二十间的草堂,在金氏村中是相当惹人注目的。大概从退居第二年秋季至冬季开始,以这一草堂为据点,决意务农的诗人投身于农业经营之中。下面将对其始末进行考察。

元和六年(811),刚刚退居的诗人遭受了他最爱的独生女金銮的夭折。从六年秋到七年秋,在相继到来的不幸与疾病之中,他在金氏村所作的诗为忧愁所系。不过或得益于从官场脱身的解放感,自七年秋开始诗人的身心均有所好转。某天傍晚散步时,他意外遇见了一位老农,《观稼》就这样作成了。对“勤且敬”的农民的发现,使得作为禄仕者而无所事事的自己深感惭愧。于是到了七年冬,诗人决意自己成为农民:

种田计已决,决意复何如?

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

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

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余。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

安得放慵堕,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

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归田三首》其二,《文集》卷六)

诗人将骑乘用马换为牛,在田头指挥仆夫着手开拓新田,还打算在来年亲自操犁参加劳动。他的农业经营到底是什么样貌,可根据他的诗作来进行一些考察。在《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文集》卷一五)中,诗人这样描述了他的经营:

......

世虑休相扰,身谋且自强。

犹须务衣食,未免事农桑。

薙草通三径,开田占一坊。

昼扉扃白版,夜碓扫黄粱。

隙地治场圃,闲时粪土疆。

枳篱编刺夹,薤垄擘科秧。

穑力嫌身病,农心愿岁穰。

......

经营前线的据点是园(田)舍。诗人首先刈草开道,分出一部分新开耕地辟为一处园舍。被枳篱包围的用地中设有屋舍,置放着碓(脱谷机)。为了养蚕,门扉在白天被关闭。屋舍周围的田地中正种着薤。空地上设有作业场即场圃,用于在农闲时期制作肥料,以备对耕地进行施肥。此外,诗人亲自用锸移植了松与竹,并引流泉水入内。这一园舍与农民的田舍稍异其趣,其外围分布的耕地的面积尚不能直接确定。不过,如《咏怀》诗(《文集》卷一四)中“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的记载所示,可知诗人的理想是农地二顷(约十公顷多)左右。初期的经营面积,大概也与这相差不远。唐末至宋代,二顷农地常常作为士大夫的理想性土地所有,在诗赋中得到咏颂。这在意识形态上来自苏秦的“雒阳负郭田二顷”(《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但是,以唐宋变革时期为界,作为理想性土地所有的二顷耕地,为何变得引人注目,其社会性背景尚未得到重视,因此也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充分的说明。二顷农地面积广大,仅靠家庭劳动难以完成经营。如上文所示,是在诗人的指挥下,由仆夫进行耕种。这种情况在江南也是共通的。例如,许氏溪亭所附的二顷农场,也是“镃基之功,出于僮指”(权德舆《许氏吴兴溪亭记》,《权载之文集》卷三二)。诗人在任江州司马时,这样回忆下邽的初夏:

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僮仆。

日暮麦登场,天晴蚕拆簇。(《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文集》卷一〇)

诗人的农业经营,主要是由僮仆的劳动完成的。《纳粟诗》(《文集》卷一)中也出现了这种僮仆:

有吏夜扣门,高声催纳粟。

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

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

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

到了田租的收纳期,一家上下彻夜对粟粮进行拣选和调整。此时,僮仆也是主要劳动力。两首诗中出现的两处僮仆,因为押韵而在用字上有所限制。所以,将此直接理解为作为贱人的奴的别称可能是不恰当的。但在白氏之家中,后来有三名婢女获得解放,可见其拥有相当数量的贱人。诗中出现的仆夫、僮仆,有别于弟侄,是有可能被吏胥鞭责并接受主人指挥的劳动人群。他们有着这样的身份性区别,且还未彻底成为劳动的主体,故虽然受到诗体表现的限制,也应该将其视作属于奴隶范畴。即便考虑到诗的文体,也不能否认他们是某种意义上的隶属性劳动者。从身为土地所有者的诗人角度而言,他不仅指挥着这些隶属性劳动者的劳动,作为家长的诗人自身以及其家族也共同从事着劳动,在其直接性劳动过程的内部还未成立明确的分工关系。这尚未超出小经营生产方式的阶段。此外,白居易交纳的田税为“一车三十斛”。据陆贽所述,“今京畿之内,每田一亩,官税五升”(《陆宣公翰苑集》卷二二《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六)。据此计算,可知白居易的经营地扩大到了六百亩即六顷左右。白居易的农业经营,是由家族劳动与隶属劳动者以犁耕农法为基础,对六顷(三十公顷)左右的耕地进行耕种。这明显位于六朝时期以来家父长制式奴隶制经营谱系的延长线上。

白居易的这种经营,在金氏村的四十家中又居于什么位置呢?金氏村中的所有人都是农民,其中大半为贫农。“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叹常生》,《文集》卷一〇)白氏的经营,是驱使隶属劳动力完成的家父长制式(奴隶制)经营,这在金氏村中属于少数的实力农民层。作为实力农民同时也是禄仕者的白居易,在面对“筋力苦疲劳,衣食常单薄”的贫农时,产生了惭愧的意识。如其所咏颂的“言动任天真,未觉农人恶”,这是诗人在目睹农民强韧的天性后加以自省的结果。但是,这确如诗人所言可以单纯归结于农民的“天真”吗?并非如此。“勤且敬”之言行,其背景正是以劳动为根基的农民新生活方式的萌芽,是历史性形成的产物。

“言动任天真”“勤且敬”的农民,是“夫种妻儿获”的典型小农。金氏村中占据大半的贫农,就是这种小农阶层。作为驱使隶属劳动者的实力农民与禄仕者的白居易,与典型小农阶层的金氏村民之间,如果形成了惭愧的意识性关系,我们可以认为这里出现了与六朝时期农业构造有所不同的新农业构造。但是,即便诗人拥有丰富的感性,这一领域也仍然晦暗难明。

唐后半期的阶级构成与惭愧的实体

白居易的村居生活还在继续。下面的诗或作于元和八年(813)时: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

............

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

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住来白发生。

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

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秋游原上》,《文集》卷六)

诗人关心可备凶年的枣实未熟,与村民们逐渐变得心心相印。在这一年十二月五日的大雪中,同情于农民的寒苦,诗人又生出了惭愧(《村居苦寒诗》,《文集》卷一)。次年即元和九年五月,京畿一带遭遇了旱灾(两《唐书·肃宗本纪》):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旱日与炎风,枯燋我田亩。

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但见棘与茨,罗生徧场圃。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夏旱诗》,《文集》卷一)

诗人仍与农民站在一起。

白居易对农民的惭愧意识开始明确成型,是在作成《观刈麦诗》的盩厔县尉时期(806-807)。其后的翰林学士时期(807-810),如“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咏怀》,《文集》卷一四)所示,抒发了对庄居的憧憬。元和六年(811)前,与惭愧的意识相关,退居村庄的决意已经深种在他的心里。因母亲去世而来的服丧,让这一决意变为了现实。这种对归山-庄居的憧憬,并不仅是白居易所特有的。包括诗人在内,在唐末的下级官人层之中,这甚至成为了一种政治性动向。白居易的下邽退居也与这种动向深有关联。柳宗元在《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柳河东集》卷二四)中明显描述了这一动向。他的从弟便过着这样的生活:

......为广州从事。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后以智免(官),归家江陵。有宅一区,环之以桑。有僮指三百,有田五百亩。树之谷,艺之麻,养有牲,出有车,无求于人。

与此相对,柳宗元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

吾不智,触罪摈越、楚间六年。......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

柳宗元以“智”来表述离开官场而庄居,将留在官场的自己归于“不智”的立场,最终与惭愧的意识相联系。庄居是下级官人层的致命一跃,以从惭愧的意识中解放出来达至“智”的立场。这种“智”的立场,在当时的人们中间获得了一定的支持。此点从时人对拾遗充史馆修撰崔瑑退居的评价中可以窥知。天祐三年(906),以照看在孟州济源县私庄抱病的堂叔母为理由,崔瑑乞假获准。孙光宪记录了当时的世评,即“时人义之。或曰:‘避祸而享义名者,亦智也’”(《北梦琐言》卷一五)。在照看堂叔母这一名义之下,“或人”将逃避官场的祸事而庄居这一行为归之于“智”的立场。虽说是唐王朝土崩瓦解之前不久的事,但柳宗元从弟谋的立场与此亦同。当时的官界对有心的下级官人层而言,并不是值得期望的政治世界。虽未明言,但我们知道贯彻这种“智”的立场的颇有其人。例如灞陵的处士骆峻。元和初年,以母亲的死为契机,他去职服丧。丧期结束后,据载他说“污吾迹二十余年者,食丰衣鲜,以有养也,今可以行吾志也”,于是在灞陵东坡旁边开垦了三百亩田地,终身过着处士的生活(《樊川文集》卷九《唐故灞陵骆处士墓志铭》)。无论是退居的直接动机、时期,还是农业经营的规模,都与白居易退居下邽出奇一致。不同的仅是白居易没有将处士的立场贯彻到底,之后重返了官场。可以窥知,这种退居、庄居成为了反映士人、官人层的政治性动向的类型性行动。梁州城固县人崔觐也是“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但因老而无子,便将其田宅家财分给了奴婢,令各为生业(《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这是从一开始就舍去了对进入官场的期望并去而远离之例。白居易似乎也与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了共鸣。除了上述咏颂骆处士野居之作(《过骆山人野居小池》,《文集》卷八)外,还有几首咏颂处士们庄居的诗作。例如:

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

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题施山人野居》,《文集》卷一三)

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

负郭田园八九顷,向阳茅屋两三间。

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

一卧江村来早晚,著书盈帙鬓毛斑。(《题王处士郊居》,《文集》卷一五)

不求王侯、通宵著述的庄居处士们,没有忘记的唯有农业经营。这是多数庄居处士们所共通的。柳宗元的从弟谋与崔觐,都是通过奴婢、僮指进行农业经营,所有的耕地大概数顷到十顷。这与地方富豪层的经营基本同质。毋庸赘言,白居易在金氏村的经营也与这些经营类似。

小说类史料中出现的官人们的庄居,更现实地表现了其对应的实体。例如薛氏之子,先代曾治大郡,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但他却选择野居并驱使着“家僮、役客之辈”进行农家经营。身为刘晏判官的李邈,也因庄客持续滞纳了五六年的租课而罢官归庄。更有担任三原县尉的沈聿,也在其任中着手修筑别业-庄,在其任期终了之时归农。以李邈之例为典型,小说中出现的下级官人们,其庄居生活与地方动向密切相关。那里有着逐渐独立的庄客、家僮、奴婢们,还有分田小农。有人是在与以皇帝为顶点的政治性世界的关联中因“智”而庄居,有人则是在与地方动向的关联中归庄而居。正如柳宗元所述的,这本就是一个由“下愧农夫,上惭王官”的惭愧意识所驱动的世界。为了理解下级官人层的这种庄居倾向,需要对他们所身处的当时的整体阶级构成进行考察。

当时的人们如何描述唐代中后期的阶级构成呢?再来观察一下睿宗赐予毕构的玺书:

玺书劳曰:......咸亨、垂拱(670-688)之后,淳风渐替。征赋将急,调役颇繁,选吏举人,涉于浮滥。......昔闻当官,以留犊还珠为上;今之从职,以充车联驷为能。或交结富豪,抑弃贫弱;或矜假典正,树立腹心。......比差御史委令巡察,或有贵要所嘱,未能不避权豪。......(《旧唐书》卷一〇〇《毕构传》)

在此直接描述的是高宗、武则天时期以后的地方官腐败问题。但此处登场的可以说是8世纪初的全社会阶级。在地方,有与当地地方官结托,压制贫弱即贫下层的富豪层。在他们之中,有通过勾结中央贵要而逃避御史监察的权豪。由此,以至于睿宗得出结论:“官守既其若此,下人岂以聊生。数年已来,凋残更甚。”这里所见的第一阶级是以皇帝睿宗为顶点的官守-官僚层,其中可区分为贵要与地方官;第二是被支配阶级中的上层部分即富豪层,与第一阶级的部分人相结托;第三是被支配阶级中的下层即贫家层。更为明确地表现这种阶级构成的是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乙丑发布的玄宗诏敕:

如闻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呑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册府元龟》卷四九五)

由此可见的阶级构成,第一是皇帝、王公百官,第二是富豪层,第三是百姓、客户。叙述的内容与睿宗的玺书大概相同。在上文引用的大中二年(848)正月的《册尊号赦书》中,在叙述租税输纳时,提到的第一是权要层,第二是富豪层,第三是贫家层。可将这种权要层与睿宗玺书中所见的贵要层视为同一阶层。由此可知,8世纪以后的社会由以下四个阶层构成。第一是以皇帝为顶点的王公百官阶级,其中包括被称为贵要、权要的上级官人层和以地方官为首的中下级官人层。他们构成了国家的支配阶级。第二是身为国家被支配阶级的百姓、编户中,被称为富豪层的人们。他们在接受国家支配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是乡村社会的实力农民阶级。第三是在百姓、编户中被称为贫家层的人们,以各种形式受到权要层与富豪层的压制与支配。在这些贫家层之中,应该也包括了流亡后成为客户与浮客的人们,他们属于良民。第四是前揭史料中未出现的奴婢、僮仆等贱人层,他们没有独立的户籍,因此不接受直接的国家支配,构成了社会的最底层。以王公权要层为中心的上级官人层,与以地方官为中心的中下级官人层,均以来源于农民租税的俸禄为形式上的生活手段,由此成为了共通的阶级。但其具体性的经济活动则有所区别。如已见到的,下级官人层、处士层的经济性基础,基本上是与富豪层一致的家父长制式(奴隶制)经营。而权要层则寄食于庄租收入与碾硙之利,二者在经济基础上界限明确。富豪层与贫家层,是农村内部即百姓编户之间的阶级表现,他们共同承受国家的租税、赋役征收,在这点上承担着共通的政治课题。但是另一方面,在土地兼并、佃耕关系、纳税方式、赋役征发样态等各种局面中,他们都存在利害对立关系。于是,这些富豪层一边与权要层以及地方官相结托,一边压制贫下层,由此构成了唐末的基本性阶级关系。富豪层对权力的抵抗明显已经看不到了,而其寄生性性格总体来看趋于强化。权要层虽然垄断了权力,却与在野的富豪层相结托以贪图暴利,既缺乏政治能力,又腐败不堪。这作为7世纪中叶以来的现象,已经由睿宗亲自指出了,在《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中也被白居易所批判。有心的中下级官人想要在政治性世界中发挥才能,除了自身也走上腐败道路外别无他途。而且,他们自身的经济基础家父长制式(奴隶制)经营,正处于农业构造发展的变化过程中。要想贯彻自身的政治理念,必须站在“智”的立场,成为处士,离开官场,除此之外无他。而为了维持自身的经济性基础,只有走向村居并对自身的农业经营进行再编。白居易之惭愧究竟是何物?下级官人层在面对确立了自身农业生产力性基础并走向独立的小农阶层时,必须直面如何回应自身政治理念的变革与经济基础的变化这些问题。正是在这种状况之下,他们以“惭愧”表达这一苦衷。

结语

那么白居易是如何脱离这种事态的呢?元和七年(812)的冬季,他决意正式庄居。其后元和九年(814)五月的旱魃,诗人仍然与农民们一同度过。秋天,李固言造访了村庄,与诗人对饮村酒。但此时前后,诗人心中似乎逐渐生发起了慵惰之情:“有官慵不选,有田慵不农。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缝。”(《咏慵》,《文集》卷六)他对一切感到慵惰。在这年的冬夜,诗人写道: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寞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冬夜》,《文集》卷六)

诗人甚至屈指计算着村居之夜。这一年,也就是元和九年(814)年末,白居易作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再次入朝。翌年,因主张查明宰相武元衡暗杀事件的真相,他一时左迁为江州司马,但其后官途顺畅。他仍然对下邽的土地经营抱有积极性。大和二年(828),他买得下邽杨琳之庄,经营堂院(《祭弟文》,《文集》卷六〇)。到了晚年,在洛阳近郊也有五顷耕地(《达哉乐天行》,《文集》卷六九)。但是,退居村庄自己去做农民之事,已然作罢。讽喻诗的写作,在退居以后急剧减少。仅以留下的诗来看,诗人对社会的关心和权力的批判突然衰退了。其后他作为官员的生活,如任苏州刺史时的政绩所见,可以称得上良吏。但是这与富豪层所走的道路只是形式有异,在对既成权力无批判地迎合这一点上,不能不说他们走的是同一条路。

曾让诗人感到惭愧的农民后来情况如何呢?诗人与“勤且敬”(《观稼》)的田翁的邂逅,是在秋天的社日之后。以此社为中心,农民们似开始了新的结合。远在高宗咸亨五年(674)之时,农民们就已经在春秋的社日之外举办“邑会”,开始了结合。这虽然受到了严格禁止,但肯定没有解散。敦煌的社是广为人知的事实。也可以看到时代晚了很多的例子,如13世纪末华北的农民们以十家为单位结成了“锄社”,共同进行中耕、除草劳动,或是由数家组成一个集体,使用䦆共同进行开耕作业。唐代新出现的社与邑会,以这种生产小共同体为基础,构成了跨越各种生活方面的共同团体。一旦认识到以社与邑会为中心的新生农民性结合是不可能被禁止的,国家便开展了新的对应方式。玄宗时鼓励“农社”的结成,如“贫富相恤,耕耘以时”所示,开始自上而下地积极编成这种生产小共同体。如“及村闾社会,并就千秋节先赛白帝,报田祖,然后坐饮”(《册府元龟》卷二“开元十八年六月礼部奏”条),又如德宗时期也在二月一日的中和节,“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以祈年谷”(《旧唐书》卷一三《德宗纪下》“贞元五年”条)。由此可以看到国家将新生的农民性结合囊括进其礼制性秩序之中的动向。以社与邑会为中心的新生农民性结合拥有什么样的内容?又以什么样的契机结成?这种结合又赋予了唐宋变革期的社会何种定义?这些将会成为今后的研究课题。这里可以说的只是两点。第一,农民们独自开创了新的世界。第二,相比起富豪层与处士们,国家权力一方会更切实地去应对新生农民性结合,使其走向秩序化。会昌三年(843),诗人以七十二岁高龄从刑部尚书致仕。他的仕途大致顺畅。从父祖二代任官都未能超过地方官以上的家系背景来看,他作为官员也更成功,可以说是度过了幸福的一生。但这却是六朝式士大夫最后的自我革新的挫折,面对新生的农民而最终败北。

(本文摘自渡辺信一郎著《中国古代社会论》,徐冲、刘艺颖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原文注释从略,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钟源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