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的家乡,潍坊(名篇巨著里的潍坊篇)
你知道吗?
潍坊这座城市,充满了故事
文明、辉煌、智慧、诗意
都在这里交汇发生
两千载北海的史卷
在不朽名篇佳作里铺开
六千年文明的峥嵘
在煌煌巨著中熠熠生辉
让我们一起走进
名篇巨著里的潍坊
看看有着怎样的故事
《史记》里的潍坊
是人杰宝地
“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
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这位姜太公也是《封神演义》中的奇幻人物,是被称为帝王之师,千古一相的齐国开创者。
潍坊乃古齐国腹地,据《史记》中记载,姜太公的始封之地——齐国首邑营丘城,就在今潍坊市昌乐县。
古都营丘传五世六侯,历时180多年,而仅姜太公一人在营丘治国修政就长达50年。相传,离开营丘前,他曾说:此地有宝,可及万代子孙!直到1988年,潍坊昌乐发现了一座蓝宝石原生矿,蓝宝石储藏量高达50亿克拉。今天,潍坊昌乐已是闻名世界的“中国蓝宝石之都”。
《论语》里的潍坊
是钟灵毓秀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冶长,孔子的乘龙快婿。今潍坊诸城市贾悦镇近贤村,是公冶长诞生的地方。因家境贫寒,房屋破旧,公冶长携妻子来到群山环抱,曲径通幽的城顶山(今潍坊安丘石埠子镇)东麓之阳,盖了三间茅屋,在这里治学授徒,直到老死。乡人十分怀念他,便将此山改称书院山,立公冶祠,后人称之为书院。如今,公冶长书院已成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冶长传说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孟子》里的潍坊
是浩然正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公孙丑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今潍坊寿光人),孟子的弟子,曾与万章等著《孟子》一书。公孙丑在《孟子》一书中记其言颇多,有公孙丑上下两章,6000多字。“揠苗助长”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正是出自《孟子·公孙丑》,这是孟子和公孙丑探讨如何培养浩然之气时所打的比喻。
《晏子春秋》里的潍坊
是尚德明礼
“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晏婴是夷维(今潍坊高密)人,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传说晏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字经》里的潍坊
是谦恭礼让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因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代相传。而他与潍坊的故事,起源于曾任北海相,故人称“孔北海”。古时候的北海在今潍坊。孔融来到北海之后,实行了很多惠民措施,也正是因为他在北海的这六年,让潍邑文风之盛甲于齐鲁。
《齐民要术》里的潍坊
是夯筑国本
北魏孝文帝时青州益都(今潍坊寿光)人贾思勰,出生于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成年以后,他走上仕途,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写成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
《韩熙载夜宴图》里的潍坊
是历史沧桑
“我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
五代十国南唐名臣、文学家韩熙载,不只以文章立世,其政治才能也可圈可点,一直招人忌惮。在二十四岁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随父母在北海(今潍坊)生活,而这一切美好都在二十四岁那年戛然而止,他只身南逃,几经宦海沉浮,因一幅人称“谍中谍”的《韩熙载夜宴图》,被后人评说千年。
《岳阳楼记》里的潍坊
是兴国利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以户部侍郎知青州,他才高志近,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在范仲淹为政时,青州一带流行一种病,蔓延很快。为此,范仲淹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很快制止了瘟病的流行,众百姓感激不尽。恰在这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且水质纯净,甘甜可口,百姓以为这是范公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醴泉”。范仲淹在泉子上建造了一座亭子。人们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醉翁亭记》里的潍坊
是率真洒脱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欧阳修来青州前一年,他受到无端诬陷,所以此番迁知青州,他的心情是极其灰暗的。但一来到青州,他却深深爱上了这里。欧阳修在青州倡导仁孝、教化乡里、求晴悯农、抗止青苗、为民减负,他不求声誉,但求与民方便,深得青州百姓的爱戴。他也喜爱青州的美景,醉意于青州的山水,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的潍坊
是境界高逸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74年——1076年,苏轼任密州(今潍坊诸城)太守,他一如既往地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捕蝗赈灾,设计弭盗,救活弃婴,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期间,留下了政绩显赫的千古美谈,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词佳作。
坐落在今潍坊诸城的超然台,是北宋熙宁八年(1075)苏轼任太守时,于诸城西北墙上“废台”“增葺之”而成。其弟苏辙依据《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文意,命名曰“超然”。
中秋之夜,苏轼登上超然台,饮酒赏月,以月起兴,在这万家团圆之时,他不由的想起多年未见的弟弟苏辙,挥笔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如梦令》的潍坊
是清新雅致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公元1107年,李清照随夫赵明诚(罢官后)移居青州(今潍坊青州),反倒因祸得福。闲居青州的日子,可以说是李清照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那时,夫妇俩猜书斗茶,花前月下,诗词唱和,并共同致力于金石之学,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生活虽平淡,却也有许多乐趣。他们常一起去淘古书、奇书和名贵字画,买到一本就如获至宝,回到家中共同校勘、整理,这种生活令李清照感叹“甘心老是乡矣”!
《清明上河图》里的潍坊
是东方长卷
一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指尖之间,犹如穿越至宋时,历经时光洗礼,将繁华尽收眼底,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隔空对谈”。横跨于青州南阳河之上的万年桥,是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古桥,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当年张择端正是以这座桥为原型创作的《清明上河图》。
《潍县竹枝词》里的潍坊
是隽雅真挚
“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祖籍苏州的郑板桥,曾调任潍县做知县,从此“七载春风在潍县”。当时,潍县所在的胶东地区发生了特大灾情。身为地方官的郑板桥一方面深入乡村了解灾情,一方面积极上书朝廷,请求帮助。在一时得不到朝廷回应的情况下,郑板桥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先斩后奏,提前开仓放粮,并动员士绅富户舍粥济民。
在潍县,郑板桥不但政声斐然、深得百姓拥戴,还留下了大量的书画和诗文作品,这是一笔价值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和精神财富。乾隆十八年,郑板桥从潍县离任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
《十钟山房印举》里的潍坊
是金石之都
触摸金石脉络,仰望闻名海外的万印楼,自有一种生命的动感和活力。万印楼是陈介祺于清道光三十年创立的。一代金石大师,晚清金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陈介祺,是潍县人。陈介祺故居就位于今潍坊市潍城区增福堂街。
陈介祺将收藏的一万零二百八十四方古印加以整理,《十钟山房印举》面世,共一百九十四册本。集印之丰,册数之多,成为印谱史上的巅峰巨作。而潍坊,也是著名的“中国金石之都”。
2017年陈介祺金石文化周,以毛公鼎为原型铜铸的“金石之都”宝鼎正式亮相,宝鼎的落成使“金石之都”这块金字招牌永驻潍坊,“中国金石之都”成为潍坊又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
《有的人》里的潍坊
是为民初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他被誉为“世纪诗翁”,他的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被世人熟知,他就是潍坊诸城人,臧克家。
《有的人》,堪称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首诗,它讴歌鲁迅为人民甘做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以激情与哲理的互补共生而自然形成的艺术张力,深沉地叩问人生的真谛,引导不同时代的人们向往真善美,走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正路大道。
《郭味蕖画集》里的潍坊
是翰墨飘香
出生于潍坊的郭味蕖,是中国近现代花鸟画的开拓者、改革者,他以一人之力编撰而成的《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是我国美术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他所著的《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对花鸟画教学有着深远影响。
潍坊是著名的“中国画都”。古往今来,潍坊书画名家辈出,郭味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一直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精髓,其充满昂扬时代精神的书画作品和对中国绘画技法的守正创新,在花鸟画现当代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红高粱》里的潍坊
是热情奔放
高粱熟来红满天!高密东北乡十八里坡上,高粱酿成酒,流成血,涌动在那片土地上滋养了一辈又一辈“我爷爷”“我奶奶”……这是1986年莫言向世界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长篇小说《红高粱》,那自由不羁的想象,那汪洋恣肆的语言,那奇特新颖的感受,震动了文坛。《红高粱》的故事凝聚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民族自尊,它让故事成为经典,让经典融入血脉,让血脉铸造了中国人的魂魄。
《黎明的河边》里的潍坊
是炽热鲜红
峻青,历任胶东《大众报》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随军记者。他18岁投身革命,参加过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1953年,峻青重新回到潍坊昌邑大地,来到了他曾经战斗生活过的董家隅庄村和广刘村,回忆了同故乡山东老区人民战斗的峥嵘岁月,开始了《黎明的河边》初稿的写作,边写眼泪边滴落在稿纸上,一直写到外面响起小鸟悦耳的叫声。
历史齿轮,滚滚向前,今天的“黎明的河边”已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袭承千年底蕴
焕发一城风华
故事不止于此
更好潍坊的新篇章
正在奋力续写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记者:马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