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习时报头版刊文:坚决阻断经济走弱和预期转弱的循环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预期是社会各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综合判断,而这种研判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当下的经济形势。这种相互影响的循环关系,是决定经济发展稳定程度的重要变量。当前,受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关于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也出现了逐步走弱的倾向。鉴于乐观的经济预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前提,对经济预期走弱这一现象应高度重视,科学分析导致预期走弱的各类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阻断经济走弱和预期转弱的循环。
从一般规律看,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往往是经济预期变化的主因。过去几十年,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伴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已逐渐逼近国际一流水平,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日益增大,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增速换挡及由此引发的经济预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然而,也要看到,导致当前经济预期逐渐走弱的重要成因与外部发展环境的异常变化也具有密切关系。国际贸易和产业格局在“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包括“贸易保护”“产业链脱钩”等一系列不利于全球经济平稳运行的异常现象,尤其个别国家对我国高科技产业采取了极端打压和遏制措施,极大冲击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演变的稳定性,显著增加了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的波动性,也对良好经济预期的顺利形成带来了巨大干扰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阻断经济走弱和预期转弱的循环,就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和短期难题精准施策,在破解各类发展难题的过程中,不断引导预期、改善预期并最终形成有助于当前和未来经济形势好转的有利预期。
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正常演变,针对发展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从顶层设计着手,出台系统科学的应对方案,逐步增强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和内生能力。宏观层面上,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合力,为良好经济预期的形成指明方向。中观层面上,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为良好经济预期的形成提供坚实支撑。微观层面上,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及时回应民营经济关切和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为良好经济预期的形成提供充足动力。
针对国际产业、贸易、科技格局变化的冲击,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增强经济体系的韧性和风险抵御能力。在产业格局上,高度重视我国完整产业体系的规模优势,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同时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的持续培育工作;在贸易格局上,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在科技格局上,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确保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安全。
从发展趋势看,短期的经济波动固然会影响和干扰经济预期,但得益于我国经济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以及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只要我们始终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认识发展规律、增强发展本领、完善发展战略、解决发展问题,就一定能阻断经济走弱和预期转弱的负向循环,并转变为预期转强和经济走强的正向循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