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整装待发迎开海:​记者实地探访胶州东营渔港

2023-08-31 23: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马丙政 马妮娜 掌上青岛

整理崭新的渔具、

修补破损的鱼网

为生锈的零件做“保养”、

加油加冰加水

储备生活物资……

休渔期终于结束,随着开海捕捞在即,沉寂多日的胶州市东营码头开始热闹起来,众多船老大领着船员们忙碌着,为出海做相应的准备。渔民出海前在干什么?今年将收获哪些新鲜海货?开海后海鲜什么时候能上岸?8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胶州市九龙街道办事处的东营渔港一探究竟。

现场:

为出海渔船上紧“发条”

说到每年渔民最忙的时候,就是出海前的四五天。下午3时许,记者驾车一来到东营码头,便听见鞭炮声此起彼伏,远远望去一排排整齐靠岸的几百余艘渔船,伴随着轰隆隆的马达声,渔船师傅喊着号子把鱼网拉起。不远处,几名渔民们正紧锣密鼓地拧紧每一处螺丝,敲打着每根船竿,为即将远行的渔船换上了新灯泡,为船油箱加满柴油。

“你们快出来透透气,别中暑了!”船老大宋先生,在现场指挥着工人们检修渔船的同时,不忘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在眼前的一艘渔船上,6个人齐心协力,想要拉起大鱼网,还要费一番心思。两个人把鱼网的钩子挂到吊装上,另外两个人拉动一侧的缰绳,鱼网在4个人的辅助下随着滑轮的转动而跟着缆绳上升,就这样,大鱼网从一个船被吊到另外一个船上。另一艘渔船上,“渔船的零件长时间不用生锈了,涂上油,更润滑。”给渔船做“大保健”的郑师傅边干边笑着说。

忙碌:

渔民为开海做足准备

记者注意到,码头上,有的渔民忙着加油、加水和储存冰块,还有的渔民忙着将新鲜蔬菜、水、煤气等生活物资运送到渔船上。走上渔船,看到锅碗瓢盆简陋的船舱内陈列着电冰柜、蒸饭柜、煤气灶,如同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家,鸡蛋、饼干、面包、方便面、饮料等食品满仓。

在捕鱼行业干了20年多年,来自江苏淮安的付大哥,正配合一位师傅为渔船出海缠满了线缆,一旁的老师傅看到有段微有腐烂的缆绳忙喊停,“这段陈旧的缆绳不结实,别要了。”据了解,拴船锚用的缆绳会高强度用力,出海前检修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来来往往的渔师傅们,井然有序的忙碌着。有的船舱里装满了装有行囊的尼龙袋子,有的渔船上铺满了整理好的鱼网,还有的渔船上整齐地排列着塑料筐……船老大们8月31日凌晨从码头出发,行驶到胶州湾近海海域待命,等到9月1日12点前往捕捞的区域,等待正式开海。

经验:

一网能捕捞上万斤海鲜

“9月1日开海后,我们一般两天出一次海。一艘540马力的渔船,一般载有八九个人出海,渔船一次补给可以连续运行一个月的时间。”东营村的孙师傅,是土生土长的渔民,他向记者分享着出海的经验。

记者问询每年开海渔师傅们能捕捞到啥海鲜尖货?“我们近海捕鱼主要以刀鱼、鲅鱼、鲳鱼、小黄花,螃蟹、虾虎为主,一般撒下去1000多米的拖网,预计四五个小时收网,一网根据鱼获多少,一般二三千斤到上万斤不等。”常年在大公岛和朝连岛附近海域捕捞作业的船老大宋先生娓娓道来。

船老大孙学富干了30年,以拖网捕捞作业为主,一网下去,好的行情能收获刀鱼、鲅鱼、鲳鱼等海货五千到一万斤。

鲁胶渔60685师傅有序的整理地网,这是为肥美的螃蟹捕捞做充分的准备。“我们常去101海域往北的区域捕捞,一次下网两海里的距离,最多时候能打两千多斤螃蟹。”

干了三十年的营海镇海庄村赵先生,主要捕捞梭子蟹、鲳鱼、鲅鱼等,六位师傅正在整理渔网,一网平均收获二百斤到四百斤梭子蟹。

讲述:

深海中下笼诱捕鳗鱼

堆放在码头渔船旁黑色的塑料渔具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原来是黑色的鳗鱼笼,呈圆柱形,一端封闭,另一端有长长的锥形入口。

在鲁胶渔60196的渔船旁边,干了10多年拉网工作的平度卜师傅,正在给鳗鱼笼拴绳子,再把拴好的鳗鱼笼整齐而有间隔的拴在一整条缆绳上。“我们主要捕捞鳗鱼,由于5000多个鳗鱼笼要固定在一根绳子上,比起拖网作业的渔船来说,工作量相对要大一些,网具还要按照顺序摆好,一旦缠在一起的话,想解开会特别麻烦。”卜师傅说。

“我们常去黄海海域内捕捞鳗鱼,有时候也去浙江舟山的附近海域,一次下30海里的鳗鱼笼,能捕捞上千斤鳗鱼。”据卜师傅介绍,这种诱笼以小鲅鱼作为诱饵,笼子中间有孔和栅栏,鳗鱼可以钻进来寻找诱饵,但是一旦进入,便无法出去。他们到达捕鱼海域后,便就将笼子全部下海,随后只等收获就可以了。起笼子的时候,一个笼子里有一二条鳗鱼,最多的里面装下了五条。

“春季和秋季出海,一年收入十三四万。期盼着今年出海有大丰收,老板给个大红包。”干了十多年船上捕捞工作的菏泽赵先生感慨道。

作业:

223艘渔船将出海捕捞

据了解,29日下午,在胶州市九龙街道召开了全市秋冬季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中,主要针对出海人员的安全技能、渔船安全用电、渔船防火防风及渔船越界捕捞等事项进行培训。通过警示教育、技能培训、应急演练这些还不够,今年胶州市海洋渔业发展服务中心渔政渔港科开发了开工培训小程序,让全体渔业作业人员进行学习,紧跟渔业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测验,答题合格后才能出海。

据胶州市海洋渔业发展服务中心渔政渔港科科长崔勇介绍,出海前,胶州市对所有出海渔船进行了登船安全检查,对不合格的渔船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才能出海。

崔勇说,目前,已为胶州符合出海条件的大小渔船223艘办理渔船进出港报告,为保证渔民的出海安全,他们在出海前安排工作人员为渔船免费发放救生衣,安装北斗终端设备。胶州东营渔港150马力以上的钢壳船只98条从事拖网生产,从事笼壶捕捞海鳗的木壳和钢壳渔船170余艘,大部分在青岛近海捕捞作业,少数船只在黄海海域用笼壶捕捞海鳗。

深读一点:

开海当天便有海鲜上岸

渔船即将出海生产,胶州市渔船航程远、作业周期长,需要加强渔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8月23日,2023年海洋渔业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在胶州东营渔港展开,共进行“防风暴潮灾害海上应急演练、防风暴潮灾害陆地应急演练、商渔船碰撞应急处置演练、渔船失火消防应急演练”四个科目,旨在通过强化联动反应和实战训练演练,进一步提升辖区海洋渔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动、冲得上、打得赢。

记者了解到,开海后,首先上岸的便是各种小海货,大多数渔船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回来,不过,也有不少近海捕捞作业的渔船根据渔获的多少,会选择提前返回码头,一些大马力捕捞渔船将持续捕捞几个月才能回港。

另外,受潮水影响和节省燃料成本,胶州的渔船基本不回东营渔港,一般在胶南的积米崖、崂山沙子口和黄岛的山里码头卸货,在近海使用拖网作业的渔船最快两三天就可回码头卸货,市民有望品尝到新鲜海鲜。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马丙政 马妮娜 摄影报道)

原标题:《整装待发迎开海:​记者实地探访胶州东营渔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