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广西十二世居民族知识线上科普(一)

2023-08-30 20: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四季如春,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他们世代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接触、不断交融,最终形成了广西今天“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又在居住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的影响,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灿烂文化。

壮族

壮族是广西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南宁、柳州、崇左、百色、河池、来宾、防城港等市。壮族民族语言为壮语,使用的壮字是由汉文化教育的文人(也包括巫师)借助汉字或汉字的偏旁部首所创造的。1989年编写的《古壮字字典》收载大约4900个字和大约1万种异体字。

古壮字字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为壮语发明了一套用拉丁字母书写,并加上数个特殊字符去标示壮族特有的发音和音调的壮文方案。这套字母方案一直在全国通用。到了1980年代后期,由于壮文的特殊字符在当时的计算机水平来说,对壮文信息化造成了妨害,政府又修订原有的壮文,将特殊字符用两个拉丁字母来标示,并将一些罕用的字母当作标调符号使用。

壮族喜唱山歌,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所以广西又被称为歌的海洋。20世纪60年代初,一部反映壮族人民生活的电影《刘三姐》曾经轰动国内外。刘三姐是民间传说中的壮族歌仙,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现代的壮家儿女,仍然善于用山歌来传情达意。

电影《刘三姐》剧照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都会赶歌圩,举办山歌对唱、祭拜祖先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赶歌圩都热闹非凡,小的歌圩参加者有一二千人,大的可达数万人。

唱山歌

这天,壮族姑娘还会在对歌时将手中绣球抛向钟情的小伙子,如果小伙子也有意,就系上信物将绣球抛回。绣球便成为青年男女传情的信物。

绣球传情

绣球还是壮族的吉祥物。绣球是由花瓣组成的一个球形,从壮族本身、花图腾崇拜演变而来,十二个花瓣,代表十二个月。靖西县旧州镇有一条绣球街。当地壮族妇女一针一线,精心刺绣制成的绣球,结构独特、选料考究、色彩鲜艳,是广西绣球中的上品。2006年,靖西绣球被国家文化部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绣球已经逐步转化为壮族人民对外表达友好祝福和深厚民族情谊的礼品。

壮族绣球

三月三节前壮族家家都会准备五色糯米饭。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五色糯米饭

在壮族,铜鼓是壮族深厚文化底蕴和性格特质的独特乐器文物,是壮族及其先民集冶金、铸造技术、美术雕刻、音乐文化集一身,精心铸造的一种礼乐器。目前,广西博物馆馆藏铜鼓共有300多面。其中最大的一面鼓,面径达1.65米,重约300公斤。最小的面径仅有40厘米,重十多公斤。铜鼓上有象征地方民族文化特征的饰纹。在节日和一些盛大活动中,都会敲击铜鼓,进行艺术表演。

壮族铜鼓

除铜鼓外,还有壮族古老乐器中的“奇葩”——天琴,因天籁玄音,从祭天法器演变成乐器,融入壮族人民的音乐生活及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之中,主要流行于崇左龙州地区及左江流域。2021年天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天琴

壮族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色彩艳丽、花纹繁复,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壮锦以棉纱为经,以彩色丝线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壮族人民的巧手下,壮锦可以加工成壮锦披肩、壮锦袋、壮锦壁挂、壮锦被面、壮锦床垫等。这些工艺品,大多数是装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是壮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壮族的民间工艺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十分畅销,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

壮族姑娘纺织壮锦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壮族女子服饰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及膝下的宽大裤。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男子服饰

在壮族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风景优美的壮族村寨,其中以风情独特的“干栏式”民居最具有代表性。壮族村寨的布局非常讲究,大多依山傍水,视野开阔。一个村寨,少则几十户,多则两三百户。

壮族干栏式民居多为木质结构,竖木为柱,楼面和四壁用木板合成,顶上盖瓦。用石头砌基础,摏泥或砌砖为墙。房屋一般有两层或者三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存放杂物,最上层存放粮食。在南方,雨季漫长,闷热潮湿,这种干栏式建筑不但外形美观,而且很具科学性。人们居住在凉爽干燥的第二层木楼里,能避免毒虫病害的侵袭。

壮族干栏式民居

京族

京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沿海而居,具有发达的渔业文化与独特的民族风情。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跨境而居的同源民族,习俗相近,语言相通。京族语言因素复杂,语言学家难以确定其语言属系。京、汉两族人民的长期友好相处,绝大部分京族人民都通用汉语(粤方言)、汉文。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字喃”。“字喃”意为南方的字,即喃字,系13世纪末京族人民在利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本民族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歌本和宗教经书中仍保留使用。

京族喃字

目前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氵万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约占京族人口的60%左右,素有“京族三岛”之称。

关于京族三岛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惊心动魄的传说:

相传江平一带原来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边崖壁上住着一只蜈蚣精,凡是船只经过,必须要献出一个人的肉身来供奉,否则蜈蚣精就会兴风作浪,打翻船只。讨海为生的人们对蜈蚣精怨愤冲天,但又束手无策。后来,上天派来神仙镇海大王,将蜈蚣精被斩成三段,头,变成巫头岛;身,变成山心岛;尾,变成氵万尾岛。

而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唱哈节”,也要从一个传说讲起。“唱哈”是京语,即“唱歌”之意,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统治,得到京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后来人们便修建“哈亭”,在里面设他的灵位来纪念他。又因为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后人便以歌传歌来歌颂他。于是,久而久之,一年一度的唱哈节便成为京族人民的节日,在历代“唱哈”人的口中传唱,创造出《过桥风吹》《进香歌》《洗贝歌》等描绘细腻,含蓄优美的传统民间音乐,被誉为“歌海民族”。

京族哈节

京族唱哈歌

“哈亭”,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选用最好的木料建筑而成,京族人民会在屋脊的正中镶嵌双龙戏珠的浮雕,在屋宇的墙上画上反映三岛传说的大南瓜等图形,外观非常美丽,唱哈节的哈亭里面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以及各姓的祖先牌位。

京族哈亭

在唱哈节来临之前,京族各家各户布置一新,宴宾待容。到了唱哈节那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云集到哈亭前举行祭祖、迎神、唱哈。

京族服饰特点鲜明,简便飘逸。旧《防城县志》有载:“安南人(即现在的越南人)的服装,男衫长过膝,窄袖袒胸,腰间束带;女衫长不遮臀,裤阔……”这就是京族人的传统服饰。

京族男子穿的是长没膝盖、无领无扣、窄袖袒胸的衣衫,宽而长的裤子,腰间束着彩色腰带,一般是束一两条,也有多达五六条的,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

京族女子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婀娜多姿,下摆舒展,开叉至腰际,活动方便。

京族女子很讲究发饰,头发是正中平分,两鬓留着“落水”,结辫于后,用黑布或黑丝线缠着,再自左至右盘绕在头顶上成一圈,状如一块圆砧板,故俗称“砧板髻”。

京族服饰

京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有“进酒舞““进香舞”、“竹竿舞”、“天灯舞”。哈节祭祀仪式开始时,首先由主祭者带领人们迎接来自海上、天宫各位神灵、祖先进入神位,紧接着是向诸神敬酒和献礼。这时身着粉红色丝质长衫、黑色长裤,头扎紫罗兰色发带被称作"桃姑"的京族淑女,伴随祭鼓频频起舞。"桃姑"们在劝慰神灵饮酒的《进酒舞》中,反复以双膝微颤的三角步进退往复于神案前,同时双手在胸前表演从小指依次轮指带动手腕转动的"轮指手花"和两手互绕、手指轮转拉开的"转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达京族少女对诸神的爱戴和崇敬。

京族“进酒舞”

京族“天灯舞”

京族乐器包括独弦琴、二胡、秦琴、竹梆等,其中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乐器,以三片桐木组成方形长匣或半边大竹筒作琴身,长约一米。右端约15公分处凿一孔,置一小圆木作琴码,左端约5公分处也凿一孔以立摇杆即把手,用钢丝独弦把琴尾和琴头竹(木)柄系紧。仅有一条琴弦,却能同时奏出两个音,演奏时左手制柄,右手以竹片拨奏,琴音柔和悠长,富于装饰音和长颤音,表现力丰富,是京族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族独弦琴弹奏

风吹饼是京族的特色小吃,也是京族饮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其以稻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打米浆、铺浆、盖蒸、拌芝麻、加浆、托晒、烘烤等多道工序制成。饼大而薄,易被风吹走,故而得名风吹饼。2016年,京族风吹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族风吹饼

来源:防城港市群众艺术馆

转载:防城港市民宗委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视频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原标题:《广西十二世居民族知识线上科普(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