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气候政策评论|美国银行业如何参与气候金融行动
有关银行业对于气候变化的反应,最早可以追溯至21世纪初国际社会提出的“赤道原则”,当时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基于银行所面临的社会与环境风险,提出了一整套防范与识别社会与环境风险的指标体系,后来陆续得到了国际银行业的认可,到目前大约有40多家知名银行加入了赤道原则,并被称为“赤道银行”。时至今日,银行业所面临的社会与环境议题变得更加具体化,并通过ESG等指标体系,形成了更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分析框架,其中气候变化议题越来越被称为这一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银行业的高度重视。
一、研究表明银行有必要积极参与气候行动
首先是受外部性影响,银行自身缺乏参与气候行动的积极性。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的结果,比如无法将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及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如清洁空气和水。因此,经济学家认为,应通过适当政策来纠正这些外部性和市场失灵,如碳定价、监管、补贴或标准等。
其次是银行正在面临来自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挑战。银行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例如物理风险(极端天气事件对资产或运营造成的损害等)、转型风险(例如影响某些部门或活动的价值或经营能力的政策、技术或市场变化等)和责任风险(因气候影响或行动引起的法律索赔或争议等)。
再次,银行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气候金融监管压力,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能够管理和披露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要求银行将气候因素纳入其治理、风险管理、压力测试和报告框架中,以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和透明度,并使银行的经营活动能与《巴黎协定》的目标相一致。
最后,社会责任机制和利益相关者要求银行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银行面临来自投资者、客户、员工、民间社会团体和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的压力,要求他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支持向低碳经济转型,这些压力会影响银行的声誉、客户忠诚度、员工凝聚力和股东支持度等,进而影响银行在气候相关领域的发展机遇,包括为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绿色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农业等气候解决方案提供资金,并从绿色低碳创新、竞争力和声誉中受益。
总体上,大部分研究都表明银行等金融机构正面临着气候环境危机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机遇,因此,在合规、需求、投资者兴趣等方面有着较高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其采取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
二、国际银行业关注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弹性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气候金融原则框架
作为国际银行体系审慎监管的主要全球标准制定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BCBS)一直积极致力于解决银行业所面临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把解决气候风险作为加强金融稳定性的重要部分。2021年11月,BCBS发布了一份关于有效管理和监督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原则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要基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和披露等四个领域的13项原则,改善银行以及监管机构在气候金融方面的相关实践。此外,BCBS还陆续发布多份有关气候金融的报告,涵盖气候相关风险驱动因素及其传播渠道、气候相关金融风险——衡量方法、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识别、各国在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方面现有监管和监督举措的盘点等内容,这些报告为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银行体系提供了概念基础,并充分总结了衡量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各种方法。
2、金融稳定委员会建立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体系
另一个监测全球金融体系的国际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 )也在开展解决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相关工作。金融稳定理事会认为,气候变化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稳定构成重大威胁,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参与者采取一致性和前瞻性的行动。特别是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15年专门成立了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以制定自愿、一致的气候相关财务风险披露方案,供公司、投资者、贷款人、保险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使用。并于2017年发布了最终建议,为披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的信息提供了一个框架。
三、美国银行业的气候行动
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相类似,美国银行业也出于监管、市场和声誉等方面的因素而逐渐开始重视气候变化议题,逐步意识到与高碳或对环境有害的活动或部门(如化石燃料、森林砍伐或泥炭地破坏)相关的各类气候风险。尤其是拜登当选总统以来,随着联邦政府持续大力推出气候行动和气候金融政策,近期,主要的几家美国银行也都陆续表态,要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并积极发展气候金融。
其一,美国银行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监管压力,尽管联邦政府目前还没有做出明令规定,但各种政策信号都表明,银行必须积极管理和披露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和机遇,并使其活动与《巴黎协定》的目标相一致。比如,2022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起气候情景分析试点项目,试点将涉及研判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对特定投资组合和业务战略的影响,用以提高银行衡量和管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能力,美国最大的六家银行参与其中。
其二,美国银行业积极响应市场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如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绿色抵押贷款和绿色基金,用以支持对环境或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项目或活动。比如,美国绿色债券市场在 2022 年达到创纪录的 3800亿美元,预计 2023 年将进一步增长。
其三,美国银行业高度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的相关发展。一是投资者对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标准越来越重视,投资者越来越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在气候行动和影响方面的透明度和责任性,受此影响,美国银行积极披露ESG信息和提高ESG绩效。二是积极参与ESG 投资,ESG投资规模增长迅速,2020 年美国金融机构管理的可持续类资产达到17.1万亿美元。
其四,美国银行业也意识到通过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发展潜力和机遇,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来增强其气候风险评估、测量、监测和报告能力,通过开发新产品、服务、技术和商业模式,应对气候挑战并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以美国第二大的商业银行——美国银行为例,他们主要通过融资、运营和宣传等活动来应对气候变化。一是宣布净零排放目标。美国银行宣布在2050年之前在融资、运营和供应链中实现温室气体(GHG)净零排放,以保持与《巴黎协定》的目标相一致。二是启动了气候金融计划,到2030年投入1万亿美元的贷款,以加速向低碳、可持续经济的过渡,其中主要侧重于低碳能源、能源效率和可持续交通,此外,还涉及节水、土地使用和废物等领域;三是发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报告,改善气候相关业务风险的披露度和透明度,以确保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得到必要的重视。四是加入各种行业倡议,参与制定衡量和管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和机遇的共同标准、框架和最佳实践,例如碳会计金融伙伴关系、净零银行联盟和气候金融中心等。
当然,美国银行业开展气候金融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数据不足、方法有限、监管不确定、产能限制和市场壁垒等方面。一是在气候行动和气候金融方面缺乏明确和一致的政策框架,比如美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国家碳定价机制或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强制披露制度,这给银行及其利益相关者采取气候行动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导致银行在开展气候风险披露和管理上缺乏明确的监管要求和市场预期。
二是美国银行对化石燃料行业的高风险敞口,这在全球经济转向绿色低碳的过程中,给银行业带来重大的转型风险。根据相关研究报告,在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间,美国银行通过贷款、债券和股票等形式,向化石燃料公司提供了1.9万亿美元的融资,超过所有其他任何国家。
三是美国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日益增加,这给银行及其客户带来了重大的物理风险。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美国银行在其贷款组合、运营和抵押品中都面临飓风、野火、洪水、热浪和水资源紧张等气候风险,这些风险将带来信用损失、运营中断、资产减值和诉讼成本。由于缺乏数据、工具和专业知识来量化其贷款组合中气候变化的物理和转型风险,银行不仅难以衡量和模拟不同产品、部门和地区的气候风险,同时也很难看清绿色低碳投资的潜在机会。
(作者李志青系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