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种食物吃多了,高血压、心血管病会“偷偷”找上门
原创 腾讯医典
很多人都知道,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盐,也就是钠摄入过多,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来源:Soogif)
不仅如此,长期高盐摄入,还会导致胃黏膜直接损伤,增加胃炎、胃癌风险;增加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容易发胖等等健康问题。
2019年,《柳叶刀》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中国因为饮食结构而导致的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排世界第一,而高盐饮食就包括在内[1]。
那么,你是不是在想,做菜少放点盐不就可以避免高盐饮食了?
其实,很多“盐值”高的食物,不仅美味、危险,还善于隐藏。
不久前,发表在《世界卫生组织简报》的一项研究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日常摄入的盐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而且大部分的盐都是“隐形盐”。
而这些盐隐藏在我们可能每天都吃的包装食品中......
这项研究由中国疾控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共同完成,分析了全国 51,803种食品营养成分及15,670名中国成年人食品消费量的数据[2]。
结果发现,中国人从预包装食品(包括调味品)中摄入的钠含量约为每天1302.5毫克,相当于3.3克的盐,占每日盐摄入量的30.1%。
其中从酱油、鱼露等调料中摄入的钠最多,其次是速食食品、咸味黄油等制品、调味过的面食,面条等(如挂面、方便面等)、腌制蔬菜和加工肉制品等。
比起食盐,我们每天都用的调味品中的钠更容易被忽视。其实,只要是吃着鲜的、有咸味的调味品中基本都富含钠,如酱油、鱼露、鸡精、味精、蚝油、醋等。
(来源:Soogif)
而这其中有很多食物看着一点都不“咸”,因此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比如我们常吃的挂面、面包、蛋糕、雪糕、话梅等,一些用了膨胀剂、甜味剂、防腐剂的食物里都有不少钠。
这些“隐形盐”也让我国变成吃盐“大户,2020年,中国人每日平均摄入的盐超过10克[3]!
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健康成年人每日吃盐的量要控制在5克以内。很多人每天吃的盐都是远远超过健康推荐摄入量的。
(来源:Soogif)
那么,到底该如何逃脱高盐的“魔爪”呢?
首先,我们得先了解哪些食物是“藏盐大户”。
这里准备了一份常见的高钠食物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精准“避雷”。
虽然很难做到完全不吃高钠食物,但可以尽量少吃。
但是,这么多“藏盐大户”都牢记于心肯定十分困难......那该怎么办呢?
学会看营养标签/营养成分表很重要!
在购买食品前,记得看一眼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钠含量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食品,需要警惕。
习惯了高钠食物后,突然开始少吃盐,难免会觉得嘴里没味道。但掌握了以下小技巧[4],少吃盐就没那么难啦:
1.培养清淡口味
少外食,少吃外卖。为了留住顾客的“胃”,很多餐厅都会在烹饪时使用大量调味品,达到鲜美的口感。
更重要的是,外卖或外食食品中的钠不受我们控制,即使很多打着“减盐”标签的餐食,也可能暗藏很多钠。
(来源:Soogif)
少选择以上提到的高钠食物。可以尽量控制频率,不要天天吃,多多自己做饭。
2.循序渐进,逐渐减少用盐,并使用低钠盐
减盐要循序渐进,按照目前的食盐用量,每天逐渐减少,最终达到每天不超过5克的目标。
推荐使用低钠盐,低钠盐中将部分钠离子替换成了钾离子,而钾离子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风险。但肾脏疾病人群不适宜。
3. 使用限盐勺
限盐勺的容量以平勺为标准。市面上常见1克和2克这两种规格。
以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为标准,使用2克限盐勺的话,一人餐一顿饭最多1勺盐,三人餐一顿饭最多3勺盐。
(来源:Soogif)
4.选用新鲜食材和多样化的烹饪方法
食用本身味道较强的蔬果,比如西红柿、洋葱、柠檬、香菜、香茅、九层塔、薄荷、紫苏等,可以用来提升菜的口感、减少放盐。
(来源:Soogif)
多采用蒸、烤、煮、汆、拌等烹调方式,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不是每道菜都需要加盐。对于炖、煮的菜肴,由于汤水比较多,更要注意少放盐。
都学会了吗?
可以转发到家族群中,全家都要注意隐形盐,少吃盐哦!
9月1日到9日,“腾讯九九公益日”活动期间,腾讯医典发起“守护1000名乡村女生的生理卫生健康”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女生加油计划,为欠发达地区女生送去生理卫生用品,传递生理卫生知识。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参与答题活动,
让我们一起守护乡村女孩生理健康!
⬇️⬇️⬇️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
还可以为乡村女孩们在线捐款,
善款将用于为欠发达地区女生
送去生理卫生用品,传递生理卫生知识
⬇️⬇️⬇️
审稿专家:左小霞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Afshin, Ashkan, et al.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393.10184 (2019): 1958-1972.
2. Zhang P, Zhang J, Li Y, et al. Sodium content targets for pre-packaged foods, China: a quantitative study and proposal.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23 Jul 1;101(7):453-469.
3. Hipgrave, David B., et al. "Salt and sodium intake in China." Jama 315.7 (2016): 703-705.
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