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张永和设计森林美院,阿根廷人告别免费博物馆

澎湃新闻 钱雪儿 陆斯嘉
2018-09-17 08:35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上周,关于艺术世界的故事可谓精彩纷呈。最大的“卡司”莫过于阿根廷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但他或许要让阿根廷哭泣了,在其领导下,阿根廷将取消文化部,国民也将告别博物馆、美术馆的免费入场时代;最贵艺术家的王冠,很可能在11月由杰夫·昆斯易主给大卫·霍克尼,后者将冲击8000万美金大关;话题女王草间弥生,继2017年东京大展后,又以一部在美国上映的纪录片《草间弥生:无限》引起关注。由建筑师张永和领衔设计的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日前公布的设计效果图,以及女艺术家曹斐对香港前中区警署的影像追溯也有各自的动人之处。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中国香港 | 多媒体艺术家曹斐

个展“在过满的世界里挖个洞”,追溯大馆的建筑历史与香港影像记忆

曹斐

据The Art Newspaper报道,中国艺术家曹斐的个展正在香港举行,未来还将移步北京举办大型回顾展。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的首次个展“在过满的世界里挖个洞”标志着曹斐迈向更为正式的电影艺术,也是其将于2020年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UCCA)中心举办的大型回顾展的“预告”。

两年后的回顾展“将成为她在中国大陆、在她2006年以来工作的城市里的第一次‘概述’,”UCCA的馆长Philip Tinari说道,为了与大馆的合作,他已经规划了近三年。“我们希望去呈现她职业生涯的广度,同时也想要将展览落足于北京和酒仙桥地区的环境中,后者是798艺术区、曹斐工作室以及中国早期电子产业的‘发源地’。”

曹斐自参加2001年柏林双年展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以来,已经在伦敦蛇形画廊(2008年)、纽约MoMA PS1(2016年)等地展示过自己的作品。“今年到明年,她在德国、法国、英国的各个艺术机构中将有一系列呈现其职业生涯中期的展览,”Tinari说道。不过,虽然曹斐在中国很有名,但她在国内的展览却一直限于群展。

曹斐说,她没有刻意选择在国外发展事业,“一切都是出于偶然”,她说道,“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家太多了,还没有轮到我。我还年轻,刚满四十,这很正常。”

大馆委任了曹斐的新作“监狱建筑师”,这部电影讲述了大馆的过去:前中区警署。她说,具有历史的警署、营房和监狱都将出现在电影里。作为展览的重头展品,它将在大馆建筑群的各个地方得到展示。

这部电影还挖掘了当地的影像历史:曹斐选用了已经息影的女演员周嘉玲,她曾出演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曹斐出生于广州,她将邻近的香港描述为“我的思想故乡”。从1990年代早期来说,她几乎每年都会去那里。“我的童年深受香港电视与电影的影响,”她回忆道,“人们说香港是文化荒漠,但它却是滋养我的一片地方。”(文/钱雪儿)

浙江杭州 | 建筑师张永和

森林里的中国美院良渚校区: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书院模式

从南山校区到象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每个校区亮相,都让人惊喜。特别是象山校区,由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操刀,成为杭州的一大地标。

今年4月奠基的良渚校区,建成后是一个什么模样,众人十分期待。

据《浙江新闻》报道,9月14日,“杭州·余杭”官网挂出一则《关于对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方案设计进行公示的说明》,人们期待中的“良渚校区”终于浮出水面。

校门效果图

从效果图可以看到,美院良渚校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整个校区犹如建在森林里,建筑也非常有特色。

美院良渚校区由著名建筑师张永和领衔的“非常建筑”联手同济大学设计院三院设计。

在建筑界,张永和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也是普利兹克奖评委团中首位“中国面孔”。

今年4月,美院良渚校区奠基现场,该校区领衔建筑师张永和接受采访时表示,围绕“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的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坊、市、馆、舍、所、院、园、道的营造,以期让美院良渚校区实现“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书院模式”的校园特征。(整理/陆斯嘉)

美国纽约 | 艺术家大卫·霍克尼

作品秋季上拍,他或将问鼎“最贵”在世艺术家

大卫·霍克尼

据Artnet报道,上周佳士得宣布了秋季拍卖的一件拍品,它有望创造在世艺术家的价格纪录。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1937-)的画作《艺术家的肖像(游泳池与两个人物)》,又译《艺术家的肖像(水池、人和他的影子)》将于11月15日在纽约佳士得夜场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上拍,估价8000万美元。

一旦成交,不仅将刷新今年5月纽约春拍霍克尼刚刚创下的2845.3万美元的个人最高价,也将刷新在世艺术家最高拍卖纪录。过去5年,这一纪录一直由杰夫·昆斯保持,他高达3米的橘色气球狗雕塑曾在2013年11月纽约佳士得以5840.5万美元成交。

据彭博商业周刊上个月报道,这件作品的卖家是现年81岁的英国亿万富翁乔·刘易斯(Joe Lewis),和霍克尼同龄,身价约55亿美金,他是全球最成功的外汇交易员之一,投资公司Tavistock集团的创始人,英超热刺足球队的老板。此外,他还建立了一个包括毕加索、马蒂斯、培根、弗洛伊德等大师作品的私人收藏,今年泰特的多个大展都包含他收藏的作品。今年夏季,刘易斯想以8000万美元出手这件霍克尼作品,并为此接触了苏富比、佳士得和富艺斯(Phillips)三家拍卖公司。

作品描绘了霍克尼曾经的情人和缪斯彼得·施莱辛格(Peter Schlesinger),两人相识于1966年。施莱辛格曾是霍克尼的学生,后来成为画家最喜爱的模特。创作这件作品时,两人的感情已接近终结,创作完成是在分手一年之后。这幅画成为霍克尼许多个人画册的封面,并在泰特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进行过巡展。(文/陆斯嘉)

阿根廷 | 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

取消文化部,终结博物馆、美术馆免费时代

据Artnet报道,伴随国家经济进入“紧急情况”,阿根廷本月稍早前宣布将合并包括文化部、教育部在内的一些政府部门。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同时宣布,对出口加征新税种,以此削减支出并遏制比索飙升。

当前变动的远期影响尚不清楚,但是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已然为机构运作而担忧。在一份公职人员的联合声明中,他们表示“取得文化信息是最基本的人权,政府必须保障。”

他们还说,阿根廷目前进入“文化上的紧急情况’’”。现任文化部长巴勃罗·阿维柳托自2015年12月任职以来已裁撤人员、削减预算。目前,随着文化部取消,他已降级为主管文化的秘书。“取消文化部关乎每一个人,措施将导致阿根廷人的教育及其他权利的减少。”上述声明称。

首当其冲的重要变化是,9月25日起,国家各类博物馆将取消免费,改收门票。文化部目前下辖24家博物馆、11个国家研究机构,包括阿根廷国家艺术博物馆。

不久前,博物馆员工集体抗议,反对撤销独立的文化部。“这项决定显然阻隔了人们接触文化和文化财产。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情况,我们不能让其实现。” 一位文化部官员表示。

有报告称,文化部不会裁员,但一份内部文件却显示该部门正陷于财务窘境。据此文件,2018年阿根廷国家图书馆没有采购图书、一项投入文化活动的资金减少了35%、大雕塑家伊鲁尔蒂亚的故居由于用电问题关门。

取消独立的文化部意味着阿根廷倒退回此前的政府结构。2014年成立文化部前,文化事务由阿根廷文化秘书处理,并直接向总统汇报。

阿根廷现有21个部委,根据总统决定,有一半部门将与其他部门合并。与文化部一同被取消的还有卫生部、科技部和社会发展部。

9月6日至12日,瑞士品牌巴塞尔艺博会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展会,该市文化局局长恩里克·阿弗加德罗协同巴塞尔方面工作,艺博会并没有受到政府部门重组的影响。

“马克里执政期间,大部分的基金、奖学金及用于文化创新的经济奖励或取消、或减半、或停止发放”,布宜诺斯艾利斯一间画廊总监说,“阿根廷如今的情况很糟糕,显然,文化是最先被砍掉的。”(文/陆斯嘉)

美国 | “波点女王”草间弥生

纪录片《草间弥生:无限》美国上映,讲述89岁艺术家被人低估的艺术成就

近日,据hyperallergic.com报道,纪录片《草间弥生:无限》在美国上映。影片记述了这位89岁日本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由希瑟·楞次(Heather Lenz)导演。

草间弥生自1977年以来就住在东京的一家精神疗养院里,她从脆弱的精神状态中挖掘自己的艺术灵感,创造出令人着迷的绘画、水彩、雕塑、装置和行为艺术,她的作品有一种灵魂在混沌宇宙中漂游的感觉。纪录片中采访了草间弥生的朋友、藏家、策展人、艺术史学家,他们指出,草间弥生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是一种“处理疯狂”的方式。

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

电影《草间弥生:无限》从艺术家“老生常谈”的童年讲起:她的母亲反对她创作艺术,为她带来了伤痕。而她那玩弄女性的父亲又给她带来了另一层心理上的阴影,使她对性一直报以厌恶。影片讲述了很多关于草间弥生的故事:多次企图自杀、参与裸体艺术活动、因性别与种族而遭受的职业挫折等等。

1958年,草间弥生来到了纽约。在纽约的艺术圈,作为一名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无疑受到了排挤。她到纽约时,女性艺术只被允许在群展上展出。在电影中,回忆当年,草间弥生依然感到崩溃:当时她很穷,每天只能不停歇地作画。后来,她的作品被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看见,后者称赞她是“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然而,在这之后,她又经历了一系列挫折,才渐渐为人所知。

草间弥生说,许多人都是她的“模仿者”。在1964年的展览“一千只船”中,她把艺术作品的照片贴在展墙上,展览结束后没多久,安迪·沃霍尔就将自己的泽西奶牛印刷品贴在他展览的展墙上。克拉斯·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从草间弥生的作品里吸取了很多灵感,后来做了他标志性的“柔软雕塑”。所以,草间弥生产生了“妄想症”,总是害怕他人窃取自己的想法。

除了讲述草间弥生的情绪动荡以及她的创作,导演还表现了她身为艺术家激进的那一面——她呼吁同性恋者获得平等权利,强烈批判越南战争,还是第一个在纽约主持同性恋婚礼的人。她为自己争取关注的同时,也不断地为其他边缘群体谋求权益。(文/钱雪儿)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