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史上首次”!“地下东六环”,重大进展——
历经三年多的建设,“地下东六环”从无到有,终于打通。
8月21日,随着东六环改造工程东线隧道“运河号”盾构机完成掘进,东六环隧道盾构部分实现双线贯通。未来,东六环路将移入地下,缝合起道路两侧的城市空间。
8月21日,东六环东线隧道贯通。(来源:北京日报)
从设计方案的选定,到穿越每一次风险点位,再到施工过程对泥浆的循环利用,建设者们将绿色施工、智慧运营理念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克服了一道道困难,把蓝图变为实景。
将已有高速公路“搬入”地下
尚属头一次
2019年2月,市领导在城市副中心检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指出,规划建设副中心,交通基础设施是重点,也是拉开副中心城市框架的关键环节。六环路入地改造要成为有效织补城市空间的范本。
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创造新高。截至目前,北京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196公里,一条条放射线、环状线和联络线,串联起“车轮上的京津冀”。不过,像东六环这样将已有的高速公路“搬入”地下,在北京的城市建设中还是头一次。
“东六环路相当于城市副中心的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布着办公区、商务区、副中心站等重要功能区域。而现状东六环路交通拥堵,高路基更阻碍了中轴线两侧的沟通,将城市副中心东西两侧一分为二。”首发建设公司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何历超介绍,如何“缝合”东六环两侧割裂的城市空间,是城市副中心建设面临的难题。
在项目前期方案论证阶段,相关单位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及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缝合城市”理念以及生态环保的规划设计理念,对东六环入地段及隧道工法进行全面论证,确保多角度论证下的总体方案达到最优。最终,东六环入地方案确定,通过布设两条地下隧道实现地上空间充分利用,缝合东六环路东西两侧被割裂的空间,实现区域功能、形态、景观等有机统一。
在项目设计阶段,研究人员在隧道工法方面,对长盾构、短盾构、全明挖三种方案进行研究和论证,还先后邀请钱七虎、肖明清等国内顶尖专家为东六环改造工程“保驾护航”。最终在层层优化比选之下,长盾构方案脱颖而出,一条7.4公里的盾构隧道将穿越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地带。
向左旋转手机查看
点击可看大图
↓↓↓
“长盾构方案可节约占地约600亩,减少树木伐移约4.7万棵,地上的建筑、铁路、河道都能免遭破坏。”何历超说,长盾构为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留下了更多空间。“东六环改造工程建成后,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多条市政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原有的高架将改造为公园,让市民工作、生活、交通更加便利。”
无扰动穿越副中心站枢纽
系目前北京埋深最大的地下盾构隧道
今年2月,市领导到东六环西线隧道察看工程进展时指出,要抓好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安全,运用更多智能装备、创新技术和先进工艺,同时注重控制施工成本,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盾构机在地下穿行,要穿越近百处风险源。自重达4000多吨的超大型盾构机,如何安全平稳高效地下穿铁路、河流,正是困难所在。
向左旋转手机查看
点击可看大图
↓↓↓
在建设过程中,东六环改造工程创造了多项第一:盾构一次连续掘进最长距离达4770米,是全国大盾构连续掘进最长的隧道之一;隧道设计断面直径达15.4米,在国内高速公路盾构隧道领域尚属最大;一般地铁隧道的埋深约在20米至30米,而东六环改造的埋深最大达到了59米,是目前北京埋深最大的地下盾构隧道。
隧道为何要挖这么深?在隧道最深位置上方,是正在施工当中的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贴身相遇”的同时,两大工程之间又需要一定的安全距离,所以在此区域进行大埋深下穿。考虑到大埋深、高水压这一问题,盾构机各部件还提前进行了耐压针对性设计,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东六环隧道距离副中心站枢纽底部的抗拔桩只有十几米,两者同时进行施工作业,可以说是整个掘进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东六环项目专业工程师郭琪回忆,下穿期间,副中心枢纽和东六环改造各参建单位每天都会召开例会,共同探讨施工进展等细节。“每天的例会上,双方都会把各自工程要完成的工作向对方通报,一起分析,再进行动态调整,确保盾构机安全平稳地完成穿越。”
在项目部安全质量监控中心内,盾构机的“智慧大脑”正在把运行情况实时传输到大屏幕上,推力、扭矩、行程、俯仰角、推进速度,甚至分区压力,都一览无余。作业人员全天候24小时值守,密切关注各项施工参数变化,通过智能监控、大数据、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的全覆盖,只要有安全问题、参数异常、环保隐患,平台会立刻报警。
由于各项监测数据稳定可控,盾构机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了穿越,加快了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建设。在“京华号”“运河号”两台盾构机完成穿越后,副中心站枢纽基坑主体结构变形控制在3毫米以内,几乎实现无扰动穿越。
渣土量相当于1.5个昆明湖
最终实现“尘归尘,土归土”
绿色发展是城市副中心的最鲜明特色。东六环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整个工程建设,打造绿色低碳环保工地。
在东六环地下施工现场,盾构机刀盘“吃”掉的土,通过排浆管路被运到工地附近的泥浆处理厂,经过四级过滤沉淀,达标的泥浆再循环至盾构机,继续进行盾构作业。施工泥浆经过无害化处理和废浆重复利用,达到“零排放”“零污染”目标。
大直径、长距离盾构施工,出渣量也十分巨大。东六环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每挖一米出渣量为200.2立方米,东六环改造工程单线隧道渣土总量达150万立方米,双线隧道相加,渣土量相当于挖出了1.5个昆明湖。
在东六环改造工程中,将隧道掘进中产生的渣土进行回收利用。“东六环周边的土壤以细砂、粉砂为主,在处理的时候通过离心压力设备,将土壤中的有机质、重金属分离出来,得到的纯砂就是很好的建筑材料。”郭琪介绍,如今这些渣土已经用于东六环改造工程及周边区域的路基填筑、基坑回填作业,实现“尘归尘,土归土”。
随着东六环的入地,未来原有东六环路将被改造成“高线公园”,串联起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副中心站交通枢纽、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多个功能区,打造一条创新发展轴。何历超说,改造后的东六环,将成为集生态景观、绿色交通、文化体育、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空间。“到时候,城市副中心就更漂亮了!”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 出行提示!北京9月1日和4日早晚高峰时段交通压力将明显加大● 《2023北京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8月31日开播!● 北京市公交专用道交通标志标线优化调整工作已完成过半近期热门视频
原标题:《北京“史上首次”!“地下东六环”,重大进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