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热搜第一!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2023-08-30 12: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来源:河南共青团综合自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环球时报、时代周报、经济日报、长安街知事、极目新闻、大英博物馆、百度百科、新浪文化、微博@中国新闻网、@环球网、抖音@煎饼果仔、@夏天妹妹、网友评论

近日

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预告片

冲上热搜

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喜爱

事件源于有网友提议

拍一部名叫《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动画

讲述文物拟人化复苏后逃离大英博物馆

回中国过年的故事

博主@煎饼果仔 在评论区留下“等我”

并联合博主@夏天妹妹

认真翻阅资料,创作剧本

前往英国进行拍摄

开启了一场中华文物奔赴之旅

中国人一直在

关注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无时无刻不盼望着文物的回归

大英博物馆内的中国文物

多达2.3万件

大英博物馆官网显示,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虽然大英博物馆方面宣称,馆藏的中国文物是通过馈赠、购买、交换等方式获得的,但实质上,这些漂泊海外的文物大多都是当年英国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甚至直接对中国制造劫难趁机劫掠或盗取得来的。

大英博物馆官网上展示的部分“中国主题”馆藏截图。

大英博物馆中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中,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大英博物馆

有哪些珍贵的中国文物呢?

《女史箴图》(局部)东晋,顾恺之。它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墓本是当今世界现存最早的中国绢画原本,收藏于紫禁城养心殿。1900年遭英军上尉盗抢后卖给大英博物馆,成为其镇馆之宝。

唐代唐三彩墓葬俑。它原本的主人名叫刘庭训,曾任唐朝忠武将军、河南道与淮南道校尉以及中央枢密使,于公元728年去世后归葬洛阳。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其墓葬被打开,1936年大英博物馆购入这批三彩陪葬俑。

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又称“梅瓶”,外壁以云龙纹为主体纹饰,上方为云肩纹,足部为仰莲瓣纹。

明代龙纹琉璃。曾是山西寺庙屋脊上的装饰品。建造者将龙排成两长行,一行由黄龙组成,一行由蓝龙组成。每个檐壁上有五块瓦片,上面饰有花纹,包括莲花和牡丹。

《地藏十王图》五代时期,大英博物馆拥有敦煌文物1.37万件之多。

龙象耳瓶(大维德花瓶),江西省景德镇,元代,约1351年。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

隋代开皇年间的阿弥陀佛石像。这尊石像矗立在大英博物馆两层之间的楼梯空隙处,腰部有明显的切割痕迹。石像原供奉于河北韩翠村崇光寺。大英博物馆文物档案显示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期间,古董商卢芹斋将此像提交给中国政府并通过驻英大使,捐赠给该馆。当年赴英参展的故宫专家傅振伦明确表示过这尊佛像系1915年由卢芦斋盗卖出国。

康侯簋,又名沬司徒疑簋。出土于1931年的河南辛村,是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礼器,后被倒卖出国,辗转为英国人布鲁克·休厄尔所购,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海外流失文物的

坎坷“归家”之路

随着中国经济繁荣、国家地位及综合国力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华文物回归祖国。从2003年开始的圆明园兽首回归到2015年甘肃大堡子山遗址被盗金饰片回家、2018年回归的青铜虎鎣、2021年亮相春晚的佛首石雕……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9月被成功追索。整组青铜器铸造精致、保存完整,均有铭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20年10月,部分从英国回归的走私文物,包括唐三彩七星盘、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马等珍品。这批文物归国历时25年,是中英两国合作打击文物走私、促进文物追索返还的成功范例。

2020年12月,已流失整整160年的马首铜像正式归藏圆明园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感慨道:“每一件文物的返还都很不容易,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确实,每一件中国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资源的组成部分,寄托着中国人民最深沉朴素的情感,不论被非法贩运到哪里,我们都不会放弃追索的权利。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鸦片战争至今,共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数量就达100余万件。文物大量流失是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从其流失之日起,我们无不希望有朝一日它们能重返祖国的怀抱。正如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主任张永年所言:“中国有个传统,国之重者,国土与国宝。文物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抢救国宝、保护文物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8月28日,话题#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8月27日,《环球时报》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希望其无偿归还中国文物。“作为一家中国媒体,我们正式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请把所有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归还中国……”(滑动查看全文)

我国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在世时曾明确表态:对于那些明火执仗被抢走的文物,我们只能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法律、官方的渠道去追索,绝不可以买,买了就等于认可当年的抢夺合法。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们是不会用国家的钱来回购被掠夺的文物的。“被掠夺本身就是违反人类道义的行为,那么今天再在我们伤口上撒盐,再叫我们用钱来给他买回来,无疑就是第二次掠夺。”

多国要求归还馆藏文物!

“失窃藏品数量令人极为震惊”——随着大英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证实,该博物馆大约有2000件藏品“失踪”,无论是国际媒体还是分析人士都发出震惊的慨叹,将其称为“博物馆史上最大丑闻”,英国《泰晤士报》甚至以“国家耻辱”来形容此案。随着馆藏文物失窃丑闻持续发酵,多国要求博物馆将其藏品归还原籍国的声浪越来越高。

希腊要求归还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人从希腊考古遗址中带走的大量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尔金大理石雕;

埃塞俄比亚希望大英博物馆归还1868年英国在军事行动期间,从该国北部马克达拉夺取的十字架、武器、珠宝、圣坛牌匾等;

尼日利亚政府正式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900件贝宁青铜器;

加纳的阿桑特人也已向大英博物馆施压,要求归还其黄金物品;

……

在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媒体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全世界的网友用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同样的心声,那就是“速速归还”。

中国是世界文物大国

也是世界流失文物大国

众多流失文物散落海外

国宝们的归家之路仍然坎坷

期盼它们早日回家

本文制作:李艺欣(郑州大学)、王宁洁(郑州师范学院)、杞正阳(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胡良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原标题:《热搜第一!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